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及出炉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255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及出炉方法,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包括电解炉,配置于电解炉上方的横向移动装置,配置于横向移动装置驱动端的纵向移动装置,以及配置于纵向移动装置驱动端的坩埚抓取装置,坩埚抓取装置配置有用于抓取电解炉内坩埚的夹具,该横向移动装置下方配置有夹具矫正装置,所述夹具矫正装置用于校正抓取坩埚后产生局部弯曲变形的夹具。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方法基于该出炉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避免出炉过程存在的烧伤、热辐射、肌肉劳损等危害,还能够大幅提高出炉效率、出炉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操作简单,工业适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及出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稀土冶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及出炉方法。
技术介绍
在稀土金属冶金行业中,液态稀土金属及合金出炉是熔盐电解制备稀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直接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和内部缺陷,该工序具备热辐射高、烟尘气味大、操作强度高等特点,对操作工存在灼伤、热辐射、肌肉劳损等危害。目前国内主要出炉方式包括人工舀勺出炉、人工提锅出炉、虹吸机械出炉三种方式,其中虹吸机械出炉大幅改善了操作条件,避免了以上危害,但是由于虹吸机械出炉存在易夹渣、易堵管等缺点致使产品质量波动大,且产品品质低于人工出炉。截止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仍采用人工舀勺和人工提锅的出炉方式。在申请号为:CN202010244940.0,专利名称为“一种电解炉出炉方法及出炉机械手”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通过坩埚夹持机构从电解炉中取出装好已经电解好的熔融金属的坩埚实现了坩埚的出炉,然而在高温熔盐电解炉内,夹具在夹持坩埚时容易发生形变,影响后续夹具的夹持工作,影响出品质量和出品效率,若长时间不对夹具进行处理,极易导致夹具夹持坩埚中途倾翻等严重后果的发生。申请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及出炉方法,其不仅能够避免人工出炉过程存在的烧伤、热辐射、肌肉劳损等危害,解决了夹具形变问题,提高了出炉效率、出炉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包括电解炉,配置于电解炉上方的横向移动装置,配置于横向移动装置驱动端的纵向移动装置,以及配置于纵向移动装置驱动端的坩埚抓取装置,坩埚抓取装置配置有用于抓取电解炉内坩埚的夹具,该横向移动装置下方配置有夹具矫正装置,所述夹具矫正装置用于校正抓取坩埚后产生局部弯曲变形的夹具。进一步地,所述夹具矫正装置包括施压装置、矫正内定位芯和若干矫正外定位块,该夹具可套接于该矫正内定位芯,若干该矫正外定位块可合抱于该夹具,当若干该矫正外定位块合抱于该夹具时,该施压装置用于施加矫正作用力于该夹具。进一步地,数个所述矫正外定位块环绕于矫正内定位芯设置,且矫正外定位块底部铰接配置于矫正内定位芯底部。进一步地,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还包括配置于横向移动装置下方的坩埚中转装置,该坩埚中转装置包括坩埚翻转装置以及配置于坩埚翻转装置的坩埚卡槽,靠近坩埚中转装置的地面上配置有锭模。进一步地,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还包括配置于横向移动装置下方的坩埚补给装置,该坩埚补给装置用以放置若干坩埚。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方法,基于该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炉前准备,根据电解炉类型,调整夹具下降至在电解炉内夹持或放置坩埚的行程参数,使该行程参数适配于该电解炉的规格;S2.出炉抓取,该横向移动装置驱动坩埚抓取装置平移至电解炉上方预定位置停止;在该纵向移动装置驱动下,该夹具下移并夹取坩埚;抓取坩埚完成后,在纵向移动装置驱动下,夹持有坩埚的夹具向上移动至出离电解炉;S3.坩埚放置,该横向移动装置驱动夹持有坩埚的坩埚抓取装置平移至中转工位,在该纵向移动装置驱动下,该夹具下移并将该坩埚放置于坩埚卡槽;坩埚放置完成后,该纵向移动装置驱动夹具上移;S4.夹具矫正,该横向移动装置驱动坩埚抓取装置平移至矫正工位,在该纵向移动装置驱动下,该夹具下移套接于该矫正内定位芯,且若干该矫正外定位块合抱于该夹具,利用施压装置施加矫正作用力于该夹具,以矫正该夹具;夹具矫正完成后,该纵向移动装置驱动夹具上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5.坩埚补给,该横向移动装置驱动坩埚抓取装置平移至补给工位,在该纵向移动装置驱动下,该夹具下移并夹取空坩埚;补给完成后,纵向移动装置驱动夹具上移,当该横向移动装置驱动坩埚抓取装置平移至电解炉上方预定位置时,该夹具将空坩埚放置于电解炉内。在步骤S3中,当所述坩埚放置于坩埚卡槽后,坩埚翻转装置驱动该坩埚卡槽翻转,以将该坩埚内的金属液倒至锭模。该坩埚内的金属液倾倒后,待坩埚冷却,由现场技术人员对其确认可否继续使用,如能使用,将坩埚外表面清理干净后放置于坩埚自动补给装置中继续使用,如不能使用,则放入废旧生产工具箱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通过配置夹具矫正装置,从而对夹具进行了矫正,避免了夹具在高温熔盐电解槽中抓取坩埚,导致夹具部分不同程度的发生形变、影响重复夹取坩埚的情况发生,从而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坩埚抓取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产品质量稳定性得到提高。(2)本专利技术通过配置横向移动装置、纵向移动装置、坩埚抓取装置、夹具矫正装置、坩埚中转装置和坩埚补给装置,解决了人工出炉过程对操作工可能造成的烧伤、热辐射、肌肉劳损等危害;解决了虹吸机械出炉过程因易夹渣、易堵管等造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品质较差问题;并且降低了劳作强度,提高了操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出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出炉装置的夹具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出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出炉方法的流程框图。图标:1-电解炉,2-横向移动装置,3-纵向移动装置,4-坩埚抓取装置,41-夹具,5-定位安装板,6-夹具矫正装置,61-矫正内定位芯,62-矫正外定位块,71-坩埚卡槽,72-坩埚翻转装置,73-锭模,8-坩埚补给装置,9-控制系统,11-抓取定位红外线发射件,12-抓取定位光敏接收件,21-夹具出炉红外线发射件,22-夹具出炉光敏接收件,31-中转定位红外线发射件,32-中转定位光敏接收件,41-矫正定位红外线发射件,42-矫正定位光敏接收件,51-补给定位红外线发射件,52-补给定位光敏接收件,10-坩埚。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包括电解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于电解炉上方的横向移动装置,配置于横向移动装置驱动端的纵向移动装置,以及配置于纵向移动装置驱动端的坩埚抓取装置,坩埚抓取装置配置有用于抓取电解炉内坩埚的夹具,该横向移动装置下方配置有夹具矫正装置,所述夹具矫正装置用于校正抓取坩埚后产生局部弯曲变形的夹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包括电解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于电解炉上方的横向移动装置,配置于横向移动装置驱动端的纵向移动装置,以及配置于纵向移动装置驱动端的坩埚抓取装置,坩埚抓取装置配置有用于抓取电解炉内坩埚的夹具,该横向移动装置下方配置有夹具矫正装置,所述夹具矫正装置用于校正抓取坩埚后产生局部弯曲变形的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矫正装置包括施压装置、矫正内定位芯和若干矫正外定位块,该夹具可套接于该矫正内定位芯,若干该矫正外定位块可合抱于该夹具,当若干该矫正外定位块合抱于该夹具时,该施压装置用于施加矫正作用力于该夹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矫正外定位块环绕于矫正内定位芯设置,且矫正外定位块底部铰接配置于矫正内定位芯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于横向移动装置下方的坩埚中转装置,该坩埚中转装置包括坩埚翻转装置以及配置于坩埚翻转装置的坩埚卡槽,靠近坩埚中转装置的地面上配置有锭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于横向移动装置下方的坩埚补给装置,该坩埚补给装置用以放置若干坩埚。


6.一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方法,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出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炉前准备,根据电解炉类型,调整夹具下降至在电解炉内夹持或放置坩埚的行程参数,使该行程参数适配于该电解炉的规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博颜浩肖银杨桂林邓之金文涛邓耀李娟严俊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有研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