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盘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21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盘调整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包括框架、第一臂体、第二臂体和吸盘组件,框架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驱动轮,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吸盘组件包括滑块以及与滑块相连的吸盘,吸盘组件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在第一臂体上设有一对链轮,第二臂体上同样设有一对链轮,每对链轮上设有传动链,传动链上对应吸盘组件设有卡块,还包括有太阳轮,在靠近太阳轮的链轮其端面上设有行星轮,太阳轮上设有第三从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盘调整装置,调节时其吸盘组件可顺畅移动,装置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盘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吸盘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发泡内饰件在生产过程中,常需要用到吸盘机构对原料进行输送;针对吸盘机构中吸盘位置的调整;专利号:CN107826761A中公开了一种吸盘自动调整装置,能够自动调节吸盘组件的位置,其依靠连接板左右平移来带动四个第二吸盘沿着倾斜导轨滑动,连接板对第二吸盘施加的力的方向与第二吸盘的移动方向倾斜,第二吸盘的移动受阻即不能顺畅移动甚至会造成卡涩。对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盘调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吸盘调整装置,从而保证装置中组件的移动顺畅性,使装置运行安全可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盘调整装置,包括框架以及吸盘组件;所述框架上交叉设置有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所述框架上还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所述吸盘组件包括滑块以及与滑块相连的吸盘,所述吸盘组件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在所述第一臂体上对应第一滑槽设置有对应的一对链轮,以及所述第二臂体上对应第二滑槽同样设置有一对链轮,每一对所述链轮上套设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上对应吸盘组件设有卡块,所述吸盘调整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相交处的太阳轮,靠近所述太阳轮的链轮其端面上设有行星轮,并且所述太阳轮与行星轮接触啮合,在所述太阳轮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三从动轮,并且所述第三从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传动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框架的一端面设有内齿圈,所述框架的中心设有芯轴,所述框架上还设有第一电机,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均可转动地套设在芯轴上,在所述第一臂体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并且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一驱动轮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从动轮的顶端设置有与内齿圈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臂体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一驱动轮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三齿轮的顶端设置有与内齿圈啮合的第四齿轮。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设有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面设置有与连接板相连的连接架,所述芯轴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连接架之间的居中位置。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为十字形结构,并且在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四个安装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卡块呈U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链轮设有四对并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臂体以及第二臂体的两端,对应的所述传动链也设有四个并且对应套设在每对链轮上。进一步的,所述吸盘组件与传动链上的四个卡块对应且同样设有四个。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轮上套设有第三传动带,并且所述第二驱动轮通过第三传动带与第三从动轮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以及第三从动轮均为同步带轮。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吸盘调整装置,在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吸盘组件通过其中的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在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上对应滑槽的位置均设有链轮以及套设在链轮上的传动链,传动链上对应吸盘组件设有卡块,在靠近太阳轮的链轮其端面上设有与太阳轮啮合的行星轮,太阳轮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三从动轮,从而通过第二电机可驱动吸盘组件沿滑槽移动,移动的卡块始终保持与滑槽平齐,保证了吸盘组件的移动顺畅性,使装置运行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吸盘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吸盘调整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半剖视图;图4为图1中吸盘调整装置的底部示意图;图5为图4中E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中省略框架100后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爆炸示意图;图8为图1的吸盘调整装置调整后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底部示意图;图中:100、框架;110、内齿圈;120、连接板;121、连接架;1211、安装槽;122、芯轴;130、第一电机;131、第一驱动轮;132、第一传动带;133、第二传动带;140、第二电机;141、第二驱动轮;142、第三传动带。200、第一臂体;210、第一滑槽;220、第一从动轮;221、第一齿轮。300、第二臂体;310、第二滑槽;320、第二齿轮;321、第二从动轮;330、第三齿轮;331、第四齿轮。400、链轮;410、行星轮;420、传动链;421、卡块。500、太阳轮;510、第三从动轮。600、吸盘组件;610、滑块;620、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的吸盘调整装置,包括框架100、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100上的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以及活动设置在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底部两端的吸盘组件600,将吸盘组件600的位置调整后可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物料进行吸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吸盘调整装置主要包括:框架100、第一臂体200、第二臂体300以及吸盘组件600。进一步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10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内齿圈110,同时参考图3所示的,在框架100的中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20,在朝向连接板120的下端面位置间隔设置有与连接板120固定连接的连接架121,并且参考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架121为十字形结构,连接架121上沿其轮廓环绕设置有四个安装槽1211,用于与连接板120通过螺栓实现固定;在连接板120和连接架121之间并且居中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芯轴122;在框架100上与芯轴122同轴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130,第一电机130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轮131,并且第一驱动轮131上还间隔套设有第一传动带132和第二传动带133;在框架100的边沿位置安装有第二电机140,在第二电机140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轮141。如图3所示的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交叉分布于连接板120和连接架121之间间隔处,参考图6和7所示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的中间位置对应芯轴122均开设有轴孔并且可转动地套设在芯轴122上。为使第一臂体200能够实现角度的调整,在第一臂体200的上端面可转动地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第一从动轮220,为了将第一电机130的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盘调整装置,包括框架(100)以及吸盘组件(6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0)上交叉设置有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所述框架(100)上还设有第二电机(140),所述第二电机(140)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驱动轮(141),所述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一滑槽(210)以及第二滑槽(310),所述吸盘组件(600)包括滑块(610)以及与滑块(610)相连的吸盘(620),所述吸盘组件(600)通过滑块(610)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210)和第二滑槽(310)中,在所述第一臂体(200)上对应第一滑槽(210)设置有对应的一对链轮(400),以及所述第二臂体(300)上对应第二滑槽(310)同样设置有一对链轮(400),每一对所述链轮(400)上套设有传动链(420),所述传动链(420)上对应吸盘组件(600)设有卡块(421),所述吸盘调整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相交处的太阳轮(500),靠近所述太阳轮(500)的链轮(400)其端面上设有行星轮(410),并且所述太阳轮(500)与行星轮(410)接触啮合,在所述太阳轮(500)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三从动轮(510),并且所述第三从动轮(510)和第二驱动轮(141)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盘调整装置,包括框架(100)以及吸盘组件(6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0)上交叉设置有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所述框架(100)上还设有第二电机(140),所述第二电机(140)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驱动轮(141),所述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一滑槽(210)以及第二滑槽(310),所述吸盘组件(600)包括滑块(610)以及与滑块(610)相连的吸盘(620),所述吸盘组件(600)通过滑块(610)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210)和第二滑槽(310)中,在所述第一臂体(200)上对应第一滑槽(210)设置有对应的一对链轮(400),以及所述第二臂体(300)上对应第二滑槽(310)同样设置有一对链轮(400),每一对所述链轮(400)上套设有传动链(420),所述传动链(420)上对应吸盘组件(600)设有卡块(421),所述吸盘调整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相交处的太阳轮(500),靠近所述太阳轮(500)的链轮(400)其端面上设有行星轮(410),并且所述太阳轮(500)与行星轮(410)接触啮合,在所述太阳轮(500)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三从动轮(510),并且所述第三从动轮(510)和第二驱动轮(141)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100)的一端面设有内齿圈(110),所述框架(100)的中心设有芯轴(122),所述框架(100)上还设有第一电机(130),在所述第一电机(130)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驱动轮(131),所述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均可转动地套设在芯轴(122)上,在所述第一臂体(200)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从动轮(220),并且所述第一从动轮(220)与第一驱动轮(131)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从动轮(220)的顶端设置有与内齿圈(110)啮合的第一齿轮(221),所述第二臂体(300)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齿轮(320)以及与第二齿轮(3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