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01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涉及支撑纸板件技术领域,其包括承接底座本体,所述承接底座本体的缘边处均翻折设置有第一类支撑板,所述支撑侧板上翻折设置有第二类支撑板,所述第二类支撑板抵接在承接底座本体靠近包装盒底部的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一类支撑板翻折至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
本技术涉及支撑纸板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选择各种包装盒去看望朋友和亲人,现有的包装盒多由纸板折叠拼接和卡接制成,尤其,对于包装盒的底部,主要起到承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包装盒的底部受到的重力较为集中,容易导致露底的情况发生。现有技术中,如图5所示,存在与包装盒底部面积相适配的一种承接底座本体10,承接底座本体10靠近包装盒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省料槽20,且承接底座本体10位于省料槽20内设置有用于提高承接底座本体10承载能力的支撑网格30。采用上述方案,将支撑网格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省料槽中,虽然可以起到提高承接底座本体承载能力的作用,然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作成本,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将第一类支撑板翻折至900充当承接底座本体缘边处的支撑边框,然后将第二类支撑板翻折至承接底座本体的内侧并与承接底座本体抵接,即对承接底座本体的内部进行支撑,无需在承接底座本体的底部另加新的板件进行支撑,进而降低了制作成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包括承接底座本体,所述承接底座本体的缘边处均翻折设置有第一类支撑板,所述支撑侧板上翻折设置有第二类支撑板,所述第二类支撑板抵接在承接底座本体靠近包装盒底部的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将第一类支撑板翻折至900并与承接底座本体呈垂直设置,充当承接底座本体缘边处的支撑边框;然后将第二类支撑板翻折至承接底座本体的内部,并使得第二类支撑板与承接底座本体靠近包装盒的侧面相抵接,对承接底座本体的中部位置进行支撑,即无需在承接底座本体的底部另加新的板件进行支撑,进而降低了该承接底座本体的制作成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类支撑板包括第一边框板,任一所述第一边框板长度方向远离第二类支撑板的一端与承接底座本体对应缘边长度方向的一端相对齐,且所述承接底座本体相邻缘边处的第一边框板相远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边框板长度方向远离第二类支撑板的一端与承接底座本体对应缘边长度方向的一端相对齐,对承接底座本体缘边的转折处起到支撑的作用,有助于防止承接底座本体缘边的转折处因受压而发生弯曲,有助于将承接底座本体所受的压力分散至承接底座本体缘边的转折处,进而提高承接底座本体的承载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类支撑板还包括第二边框板,所述第二边框板翻折设置在承接底座本体的缘边处,且所述第二边框板与相邻缘边处的第一边框板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边框板翻折至900并与承接底座本体呈垂直设置,且翻折后的第二边框板与第一边框板相抵接,进一步提高对承接底座本体缘边转折处的支撑作用,即进一步提高承接底座本体的承载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类支撑板包括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所述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分别与相邻缘边处的第一边框板呈翻折设置,且所述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形成卡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将第一类支撑板翻折至900并与承接底座本体呈垂直设置,充当承接底座本体缘边处的支撑边框;然后分别翻折相邻缘边处的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使得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均与承接底座本体靠近包装盒的一侧面相抵接,且两者之间相卡接固定,即在承接底座本体的底部形成固定的支撑隔板,提高对承接底座本体中部位置的支撑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内侧板上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内侧板长度方向远离第一类支撑板的一端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槽形成卡接配合的第一阶梯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将第一内侧板上的第一阶梯卡块卡接在第二内侧板上的第一卡接槽中,即具体实现了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的卡接方式,简单方便易拆卸。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底座本体靠近包装盒底部的一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有两个,两所述限位凸起分别与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两者背离承接底座中心位置的侧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将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翻折至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两者背离承接底座中心位置的侧壁与两个限位凸起相抵接,进而有助于防止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由于纸板之间的恢复力向外翻折,即提高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在承接底座本体底部的稳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底座本体靠近包装盒底部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二卡接槽分所述承接底座本体靠近包装盒底部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二卡接槽分别与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远离包装盒底部的一侧相卡接别与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远离包装盒底部的一侧相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利用第二卡接槽周侧的侧壁对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进行限位固定,有助于提高了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在承接底座本体底部的稳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类支撑板还包括第三内侧板,所述第三内侧板长度方向的一端翻折设置在第一边框板长度方向远离第二类支撑板的一端,且所述第三内侧板抵接在承接底座本体靠近包装盒底部的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将第一类支撑板翻折至900并与承接底座本体呈垂直设置,充当承接底座本体缘边处的支撑边框,然后分别翻折相邻缘边处的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使得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均与承接底座本体靠近包装盒的一侧面相抵接,并将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固定在承接底座本体的底部,再利用转折第三内侧板,使其抵接在承接底座本体靠近包装盒底部的侧面上,一方面,提高对承接底座本体的承接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承接底座本体缘边转折处的承接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将第一类支撑板翻折至900充当承接底座本体缘边处的支撑边框,然后将第二类支撑板翻折至承接底座本体的内侧并与承接底座本体抵接,即对承接底座本体的内部进行支撑,无需在承接底座本体的底部另加新的板件进行支撑,进而降低了制作成本;通过在承接底座本体缘边转折处设置的第一边框板、第三内侧板和第二边框板,有助于提高承接底座本体缘边转折处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承接底座本体整体的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主要体现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一主要体现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结构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二主要体现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结构的仰视图一;图4为本实施例二主要体现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结构的仰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包括承接底座本体(1),所述承接底座本体(1)的缘边处均翻折设置有第一类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支撑板(2)上翻折设置有第二类支撑板(3),所述第二类支撑板(3)抵接在承接底座本体(1)靠近包装盒底部的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包括承接底座本体(1),所述承接底座本体(1)的缘边处均翻折设置有第一类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支撑板(2)上翻折设置有第二类支撑板(3),所述第二类支撑板(3)抵接在承接底座本体(1)靠近包装盒底部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支撑板(2)包括第一边框板(21),任一所述第一边框板(21)长度方向远离第二类支撑板(3)的一端与承接底座本体(1)对应缘边长度方向的一端相对齐,且所述承接底座本体(1)相邻缘边处的第一边框板(21)相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支撑板(2)还包括第二边框板(22),所述第二边框板(22)翻折设置在承接底座本体(1)的缘边处,且所述第二边框板(22)与相邻缘边处的第一边框板(21)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内用承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支撑板(3)包括第一内侧板(31)和第二内侧板(32),所述第一内侧板(31)和第二内侧板(32)分别与相邻缘边处的第一边框板(21)呈翻折设置,且所述第一内侧板(31)和第二内侧板(32)形成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荣陆军方春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贸界龙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