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诚专利>正文

装卸机械倒车防撞自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84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卸机械倒车防撞自动控制器,包括有设置于驾驶室内的控制装置和设置于装卸机车尾的人体感应传感器;控制装置包括有单片机芯片,分别与单片机芯片连接的电源输入稳压电路、传感器接口、声光报警电路和开关电路;人体感应传感器与传感器接口连接,传感器接口与单片机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人体感应传感器感应装卸机后方盲区是否有人员,当有人员时,自动控制声光报警启动,并通过开关电路控制装卸机械控制系统停止装卸、自动刹车控制系统启动刹车,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卸机械倒车防撞自动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装卸机械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装卸机械倒车防撞自动控制器。
技术介绍
铁路运输现场配置了大量的装载机、集装箱正面吊和叉车等装卸机械,这些装卸车辆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司机通过倒车镜仅能观察到装载机两侧的作业人员,无法观察到车后盲区的作业人员。由于货场流动作业人员多,车辆倒车时会有部分人员处在车后盲区无法被司机观察到而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卸机械倒车防撞自动控制器,能够对车辆盲区内一定距离的人员进行检测,并及时报警自动采取停车和装卸停止的措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装卸机械倒车防撞自动控制器,包括有设置于驾驶室内的控制装置和设置于装卸机车尾的人体感应传感器;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有单片机芯片,分别与单片机芯片连接的电源输入稳压电路、传感器接口、声光报警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的人体感应传感器与传感器接口连接,传感器接口与单片机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的声光报警电路包括有NPN三极管Q1、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二极管指示灯LED和蜂鸣器B1,所述的电阻R7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的电平输出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NPN三极管Q1的基极均与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电阻R10的一端、蜂鸣器B1的一端均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指示灯LED的负极与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指示灯LED的正极、蜂鸣器B1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连接;r>所述的开关电路包括有NPN三极管Q2、电阻R8、电阻R9、二极管D2和继电器,所述的电阻R8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的电平输出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NPN三极管Q2的基极均与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2的正极、继电器线圈RL1的一端均与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继电器线圈RL1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连接,继电器的开关接入到装卸机械控制系统和自动刹车控制系统中,用于控制装卸机械和刹车系统的启停。所述的人体感应传感器为N个,N个人体感应传感器呈一排安装于装卸机的车尾,所述的单片机芯片包括有STM85微处理器和N个HX711AD转换器芯片,每个人体感应传感器与对应的HX711AD转换器芯片的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N个HX711AD转换器芯片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均与STM85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人体感应传感器选用型号为HL2020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的继电器的开关包括有常闭开关和常开开关,继电器的常闭开关接入到装卸机械控制系统中,继电器的常开开关接入到自动刹车控制系统中。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采用人体感应传感器感应装卸机后方盲区是否有人员,当有人员时,自动控制声光报警启动,并通过开关电路控制装卸机械控制系统停止装卸、自动刹车控制系统启动刹车,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技术的人体感应传感器采用型号为HL2020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根据采集工作人员距离车尾的距离,判定是否启动声光报警和开关电路,当距离小于设定报警距离,实现报警,当距离小于设定开关控制距离,实现装卸停止和刹车操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人体感应传感器安装于装卸机车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控制装置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见图1-图3,装卸机械倒车防撞自动控制器,包括有设置于驾驶室内的控制装置和设置于装卸机1车尾的六个人体感应传感器2,六个人体感应传感器2呈一排安装于装卸机1的车尾,人体感应传感器2选用型号为HL2020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控制装置包括有单片机芯片U1,分别与单片机芯片U1连接的电源输入稳压电路(包括有电源输入接口J1、稳压芯片U2等)、传感器接口J2、声光报警电路和开关电路;人体感应传感器2与传感器接口J2连接,传感器接口的S端与单片机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引脚5)连接;声光报警电路包括有NPN三极管Q1、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二极管指示灯LED和蜂鸣器B1,技术电阻R7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1的电平输出端(引脚2)连接,电阻R6的一端、NPN三极管Q1的基极均与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电阻R10的一端、蜂鸣器B1的一端均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指示灯LED的负极与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指示灯LED的正极、蜂鸣器B1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连接;技术开关电路包括有NPN三极管Q2、电阻R8、电阻R9、二极管D2和继电器,技术电阻R8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1的电平输出端(引脚3)连接,电阻R9的一端、NPN三极管Q2的基极均与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2的正极、继电器线圈RL1的一端均与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继电器线圈RL1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连接,继电器的常闭开关通过接口J3接入到装卸机械控制系统中,继电器的常开开关通过接口J3接入到自动刹车控制系统中,用于控制装卸机械和刹车系统的启停。其中,单片机芯片U1包括有STM85微处理器和六个HX711AD转换器芯片,每个人体感应传感器与对应的HX711AD转换器芯片的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N个HX711AD转换器芯片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均与STM85微处理器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六个人体感应传感器2实时采集人员测距信号,然后传输给单片机芯片U1,在电压送入单片机芯片U1后的0.1秒内(时间可以设置),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2和3均输出低电平,此状态表示为正常,NPN三极管Q1和NPN三极管Q2均不导通。当单片机芯片U1判定车后方3.2米有人员信号,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2输出高电平、引脚3输出低电平,此时,声光报警电路启动,二极管指示灯LED点亮、蜂鸣器B1打开,实现声光报警;当单片机芯片U1判定车后方2.5米有人员信号,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2和引脚3均输出高电平,此时,声光报警电路和开关电路均启动,进行声光报警,控制装卸机械停止装卸、刹车系统启动刹车。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卸机械倒车防撞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于驾驶室内的控制装置和设置于装卸机车尾的人体感应传感器;/n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有单片机芯片,分别与单片机芯片连接的电源输入稳压电路、传感器接口、声光报警电路和开关电路;/n所述的人体感应传感器与传感器接口连接,传感器接口与单片机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n所述的声光报警电路包括有NPN三极管Q1、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二极管指示灯LED和蜂鸣器B1,所述的电阻R7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的电平输出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NPN三极管Q1的基极均与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电阻R10的一端、蜂鸣器B1的一端均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指示灯LED的负极与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指示灯LED的正极、蜂鸣器B1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连接;/n所述的开关电路包括有NPN三极管Q2、电阻R8、电阻R9、二极管D2和继电器,所述的电阻R8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的电平输出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NPN三极管Q2的基极均与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2的正极、继电器线圈RL1的一端均与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继电器线圈RL1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连接,继电器的开关接入到装卸机械控制系统和自动刹车控制系统中,用于控制装卸机械和刹车系统的启停。/n...

【技术特征摘要】
1.装卸机械倒车防撞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于驾驶室内的控制装置和设置于装卸机车尾的人体感应传感器;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有单片机芯片,分别与单片机芯片连接的电源输入稳压电路、传感器接口、声光报警电路和开关电路;
所述的人体感应传感器与传感器接口连接,传感器接口与单片机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
所述的声光报警电路包括有NPN三极管Q1、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二极管指示灯LED和蜂鸣器B1,所述的电阻R7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的电平输出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NPN三极管Q1的基极均与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电阻R10的一端、蜂鸣器B1的一端均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指示灯LED的负极与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指示灯LED的正极、蜂鸣器B1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连接;
所述的开关电路包括有NPN三极管Q2、电阻R8、电阻R9、二极管D2和继电器,所述的电阻R8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的电平输出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NPN三极管Q2的基极均与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李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