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上福专利>正文

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181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具体包括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受电装置和嵌装在地面的供电箱,供电箱内安装若干组供电模块,每组供电模块主体为H型升降架,H型升降架的底部安装一块软铁和两根弹簧;H型升降架的凹槽内设置两个通电触头A,通电触头A与供电箱的盖板底部设置的电缆相对应;通电触头A再通过导线连接H型升降架顶部的通电触头B;通电触头B与受电装置内的两组碳刷可接触;两组碳刷之间设置有电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电动汽车边供电行驶边充电,同时整个系统更加稳定、高效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供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车充电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仍然有以下一些常见问题。一是电动车续航里程限制,主要是因为电池容量有限,同时电池衰减,电池污染,电池自身重量等等因素也会有影响。二是快速充电的问题,目前充电时满足不了两三分钟饱和,而且充电桩数量有限。即使满足充电桩数量,占地面积以及目前线路不能满足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的负荷(改造线路庞大开支)。三是如果使用换电池站,需要成倍的备用电池,上述弊病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供电时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本技术的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包括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受电装置和嵌装在地面的供电箱,供电箱的盖板与路面水平,供电箱内安装若干组供电模块,每组供电模块主体为H型升降架,H型升降架的底部安装一块软铁和两根弹簧;H型升降架的凹槽内设置两个通电触头A,通电触头A与供电箱的盖板底部设置的电缆相对应;通电触头A再通过导线连接H型升降架顶部的通电触头B;通电触头B与受电装置内的两组碳刷可接触;两组碳刷之间设置有电磁铁。上述H型升降架的底脚在套筒中滑动配合,底部有缓冲垫。盖板上设有两排圆孔,以供通电触头B升降,在供电箱顺向设置两个支撑板与供电箱上边缘突出部形成两排圆孔,圆孔中安装有波纹管用于防水;并且该圆孔和盖板上的圆孔一一对应。进一步的,通电触头B上升高度为5-8cm。进一步的,碳刷外侧设置有防护罩。进一步的,防护罩采用绝缘材料。进一步的,电磁铁的长度50-60cm,可吸附6组供电模块,且电磁铁的前端为圆弧状。进一步的,受电装置通过升降杆安装在电动汽车车底,升降杆和十字支撑杆套接在一起,升降杆和十字支撑杆之间设置回位弹簧。进一步的,十字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调节装置箱内,调节装置箱设置电机,电机固定在电机机座上,电机机座与滑轨滑动配合;电机机座一端设置圆柱和方柱,十字支撑杆一端的圆环套在圆柱上;升降杆一端为U型,U型端头向内侧凸起,并在凸起部设置一对压力感应开关,压力感应开关对应方柱;升降杆U型的一端底部设有复位开关,复位开关对应横杆,横杆的上表面处中间一段外覆盖有铜片;所述电机一端连接齿轮,齿轮和固定在调节装置箱啮合。进一步的,升降杆和十字支撑杆之间设置定位线。进一步的,调节装置箱开设窗长方形口,以供升降杆左右调节。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实现电动汽车边供电行驶边充电,形成带电公路,一劳永逸,维修方便,维护成本低。2、本技术的调节装置使供电状态保持稳定。让整个系统更加稳定、高效和安全。中国16万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主要交通要道,均可安装。聚焦拉动内需创新基础建设的大好时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受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供电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盖板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升降杆和十字支撑杆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包括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受电装置(如图1所示)和安装在地面的供电箱5,供电箱5内安装若干组供电模块。如图2所示,每组供电模块主体为H型升降架8(H型升降架8的抬升过程起到防止路面水介质导电作用),H型升降架8的底部安装一块软铁13和两根弹簧14;H型升降架8的凹槽内设置两个通电触头A7,通电触头A7与供电箱5的盖板9底部设置的电缆10相对应;通电触头A7再通过导线连接H型升降架8顶部的通电触头B6;通电触头B6与受电装置内的两组碳刷1可接触;两组碳刷1之间设置有电磁铁2。上述H型升降架8的底脚在套筒15中滑动配合,底部有缓冲垫29。如图3所示,盖板9上设有两排圆孔,以供通电触头B6升降,在供电箱5顺向设置两个支撑板11与供电箱5上边缘突出部形成两排圆孔,圆孔中安装有波纹管12用于防水;并且该圆孔和盖板9上的圆孔一一对应。进一步的,通电触头B6上升高度为5-8cm。进一步的,碳刷1外侧设置有防护罩3。进一步的,防护罩3采用绝缘材料。进一步的,电磁铁2的长度为50-60cm,可吸附6组供电模块,且电磁铁2的前端为圆弧状。进一步的,受电装置通过升降杆4安装在电动汽车车底,升降杆4和十字支撑杆16套接在一起,升降杆4和十字支撑杆16之间设置回位弹簧17。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十字支撑杆16的一端安装在调节装置箱20内,调节装置箱20设置电机18(电机左右移动的作用是保持受电装置与供电模块在同一直线上,当偏移到达左右极限位置时,电磁铁2自动断电),电机18固定在电机机座19上,电机机座19与滑轨22滑动配合;电机机座19一端设置圆柱24和方柱25,十字支撑杆16一端的圆环套在圆柱24上。如图5所示,升降杆4一端为U型,U型端头向内侧凸起,并在凸起部设置一对压力感应开关27,压力感应开关27对应方柱25;升降杆4U型的一端底部设有复位开关28,复位开关28对应横杆21,横杆21的上表面处中间一段外覆盖有铜片23;所述电机18一端连接齿轮26,齿轮26和固定在调节装置箱20啮合。进一步的,升降杆4和十字支撑杆16之间设置定位线。进一步的,调节装置箱20开设窗长方形口,以供升降杆4左右调节。进一步的,电磁铁2和H型升降架8表面涂覆有憎水材料。供电过程:当电动汽车行驶到供电位置,受电装置下降到供电箱5上方,电磁铁2通电产生磁力吸引H型升降架8的底部的软铁13上升,带动H型升降架8上升,通电触头A7和电缆10接通,通电触头B6和受电装置内的碳刷1接通。此时,电流通过电缆10传输给通电触头A7,在通过导线传输给通电触头B6,在通过碳刷1传输给电动汽车开始供电。受电装置通过该供电模块后,电磁铁2对软铁13的吸引力消失,弹簧14拉动H型升降架8下降,回复到原位置,结束供电。后面模块依次启用,完成对电动汽车持续供电。电动汽车变道时,电磁铁2和受电装置抬升,且自动回位到中间位置;电磁铁2识别到另一条道路上的供电箱5,才继续工作。受电装置调节过程:U型端头上压力感应开关27是左右导向让受电装置与下面供电箱5内的通电触头B6保持一条直线;复位开关28是受电装置左右达到极限位置,通过接触碰撞使电磁铁2断电,断电后电磁铁2没有吸引力自动抬升,抬升后就压在下面铜片23导电让电机18驶向中间位置,中间位置断电,从而使受电装置达到复位保持中间位置。在供电过程中,如果受电装置向左发生偏移,带动升降杆4也向左偏移,在杠杆作用下升降杆4另一端向右挤压右侧的压力感应开关27,此时电机18顺向转动,电机底座19和受电装置向左调整,以保持供电稳定。反之亦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受电装置和嵌装在地面的供电箱(5),供电箱(5)的盖板(9)与路面水平,供电箱(5)内安装若干组供电模块,每组供电模块主体为H型升降架(8),H型升降架(8)的底部安装一块软铁(13)和两根弹簧(14);H型升降架(8)的凹槽内设置两个通电触头A(7),通电触头A(7)与供电箱(5)的盖板(9)底部设置的电缆(10)相对应;通电触头A(7)再通过导线连接H型升降架(8)顶部的通电触头B(6);通电触头B(6)与受电装置内的两组碳刷(1)可接触;两组碳刷(1)之间设置有电磁铁(2);/n所述H型升降架(8)的底脚在套筒(15)中滑动配合,底部有缓冲垫(29);/n所述盖板(9)上设有两排圆孔,以供通电触头B(6)升降,在供电箱(5)顺向设置两个支撑板(11)与供电箱(5)上边缘突出部形成两排圆孔,圆孔中安装有波纹管(12)用于防水;并且该圆孔和盖板(9)上的圆孔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受电装置和嵌装在地面的供电箱(5),供电箱(5)的盖板(9)与路面水平,供电箱(5)内安装若干组供电模块,每组供电模块主体为H型升降架(8),H型升降架(8)的底部安装一块软铁(13)和两根弹簧(14);H型升降架(8)的凹槽内设置两个通电触头A(7),通电触头A(7)与供电箱(5)的盖板(9)底部设置的电缆(10)相对应;通电触头A(7)再通过导线连接H型升降架(8)顶部的通电触头B(6);通电触头B(6)与受电装置内的两组碳刷(1)可接触;两组碳刷(1)之间设置有电磁铁(2);
所述H型升降架(8)的底脚在套筒(15)中滑动配合,底部有缓冲垫(29);
所述盖板(9)上设有两排圆孔,以供通电触头B(6)升降,在供电箱(5)顺向设置两个支撑板(11)与供电箱(5)上边缘突出部形成两排圆孔,圆孔中安装有波纹管(12)用于防水;并且该圆孔和盖板(9)上的圆孔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触头B(6)上升高度为5-8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1)外侧设置有防护罩(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采用绝缘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电公路电动汽车受电行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上福
申请(专利权)人:唐上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