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上料的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70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上料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所述打印机主体下方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内部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部套接有料辊,所述料辊上设有丝线,所述丝线一端贯穿于导向座内部,所述导向座一端通过支架与所述打印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上方设有导向轮一,所述导向轮一内部嵌入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导向轮一相邻一侧设有导向轮二,所述导向轮二一端嵌入连接有传动轴,通过设置导向轮一与导向轮二,导向轮二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并且导料管与打印机进料口连接,使用时,导向轮一与导向轮二代替人工上料,上料速度快的同时减少操作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上料的3D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上料的3D打印机,属于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现在市场上使用料线作为原材料的3D打印机,在其打印产品时,操作人员需手动拉动料线从料线盘上拆开,将料线头塞入打印机头内,开启3D打印机,通过机头内部的挤压装置拉动料线进行打印,从而在使用3D打印机时,需要操作人员先了解3D打印机结构,进行人工辅助送料,使用不便,增加了加工工序,操作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快速上料的3D打印机,通过设置导向轮一与导向轮二,导向轮二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并且导料管与打印机进料口连接,使用时,导向轮一与导向轮二代替人工上料,上料速度快的同时减少操作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上料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所述打印机主体下方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内部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部套接有料辊,所述料辊上设有丝线,所述丝线一端贯穿于导向座内部,所述导向座一端通过支架与所述打印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管上方设有导向轮一,所述导向轮一内部嵌入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导向轮一相邻一侧设有导向轮二,所述导向轮二一端嵌入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导向轮二上方一侧设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贯穿于定位板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在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所述挡板内部开设有容纳所述支撑杆通过的通孔,所述挡板上设有销轴,所述销轴插接于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杆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料辊在所述支撑杆外部转动连接,所述导向座内部为空心且底部呈喇叭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嵌入连接于所述打印机主体内壁上,所述主动齿轮直径小于所述从动齿轮直径,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打印机主体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管为透明塑料管,所述导向管出口处与3D打印机进料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轮一在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轮一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导向轮二内部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导向轮一与导向轮二内部均设有橡胶防滑垫,所述导向轮一与所述导向轮二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丝线的直径。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挡板与销轴,在使用时,先将料辊套在支撑杆上,然后将挡板翻转在支撑杆上,接着将销轴插在挡板与支撑杆上,从而将料辊进行限位,防止料辊在转动时从支撑杆上脱落,影响打印工作。2、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轮一与导向轮二,导向轮二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并且导料管与打印机进料口连接,使用时,导向轮一与导向轮二代替人工上料,上料速度快的同时减少操作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导向轮一与导向轮二结构图。图中标号:1、打印机主体;2、支撑板;3、转轴;4、挡板;5、支撑杆;6、料辊;7、丝线;8、导向座;9、导向轮一;10、固定轴;11、导向轮二;12、传动轴;13、从动齿轮;14、主动齿轮;15、驱动电机;16、导向管;17、定位板;18、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快速上料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1,打印机主体1下方一侧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一端设有转轴3,转轴3内部设有挡板4,挡板4内部一侧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外部套接有料辊6,料辊6上设有丝线7,丝线7一端贯穿于导向座8内部,导向座8一端通过支架与打印机主体1固定连接,导向座8上方设有导向轮一9,导向轮一9内部嵌入连接有固定轴10,导向轮一9相邻一侧设有导向轮二11,导向轮二11一端嵌入连接有传动轴12,传动轴12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3,从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14啮合,主动齿轮14一端与驱动电机15输出端连接,导向轮二11上方一侧设有导向管16,导向管16贯穿于定位板17内部。如图2所示,挡板4在转轴3上转动连接,挡板4内部开设有容纳支撑杆5通过的通孔,挡板4上设有销轴18,销轴18插接于挡板4与支撑杆5内部,料辊6在支撑杆5外部转动连接,导向座8内部为空心且底部呈喇叭形,挡板4可以使用销轴18固定,从而防止料辊6从支撑杆5上脱落。如图2所示,从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14嵌入连接于打印机主体1内壁上,主动齿轮14直径小于从动齿轮13直径,驱动电机15设于打印机主体1内部,驱动电机15可以通过主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13带动导向轮二11转动输送丝线7。如图2、图3所示,导向管16为透明塑料管,导向管16出口处与3D打印机进料口连接,导向轮一9在固定轴10上转动连接,导向轮一9内部设有凹槽,导向轮二11内部设有弧形凸起,导向轮一9与导向轮二11内部均设有橡胶防滑垫,导向轮一9与导向轮二11之间的距离小于丝线7的直径,导向管16用于引导丝线7输送方向,导向轮一9与导向轮二11可以代替人工上料,提高上料速度。这里说明,打印机主体、驱动电机均为现有技术,故而涉及其它的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使用中:使用时,先将料辊6套在支撑杆5上,然后将挡板4翻转在支撑杆5上,接着4将销轴18插在挡板与支撑杆5上,从而将料辊6进行限位,防止料辊6在转动时从支撑杆5上脱落,影响打印工作;然后启动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带动主动齿轮14转动,从而使主动齿轮14带动从动齿轮13与传动轴12转动,传动轴12转动时可以带动导向轮二11转动,然后工作人员将丝线7的一端从料辊6上引出,然后穿过导向座8内部,接着将丝线7一端从导向轮一9与导向轮二11下方插入,导向轮二11带动丝线7向上移动,然后将从导向轮一9与导向轮二11之间引出的丝线7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上料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主体(1)下方一侧设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一端设有转轴(3),所述转轴(3)内部设有挡板(4),所述挡板(4)内部一侧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外部套接有料辊(6),所述料辊(6)上设有丝线(7),所述丝线(7)一端贯穿于导向座(8)内部,所述导向座(8)一端通过支架与所述打印机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8)上方设有导向轮一(9),所述导向轮一(9)内部嵌入连接有固定轴(10),所述导向轮一(9)相邻一侧设有导向轮二(11),所述导向轮二(11)一端嵌入连接有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3),所述从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14)啮合,所述主动齿轮(14)一端与驱动电机(15)输出端连接,所述导向轮二(11)上方一侧设有导向管(16),所述导向管(16)贯穿于定位板(17)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上料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主体(1)下方一侧设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一端设有转轴(3),所述转轴(3)内部设有挡板(4),所述挡板(4)内部一侧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外部套接有料辊(6),所述料辊(6)上设有丝线(7),所述丝线(7)一端贯穿于导向座(8)内部,所述导向座(8)一端通过支架与所述打印机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8)上方设有导向轮一(9),所述导向轮一(9)内部嵌入连接有固定轴(10),所述导向轮一(9)相邻一侧设有导向轮二(11),所述导向轮二(11)一端嵌入连接有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3),所述从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14)啮合,所述主动齿轮(14)一端与驱动电机(15)输出端连接,所述导向轮二(11)上方一侧设有导向管(16),所述导向管(16)贯穿于定位板(17)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上料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在所述转轴(3)上转动连接,所述挡板(4)内部开设有容纳所述支撑杆(5)通过的通孔,所述挡板(4)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兰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