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50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呈三角形,所述支架由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组成,所述第一支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的一端固定焊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和第三支杆的另一端固定焊接。该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通过支撑柱钢筋被支撑自然隔开,避免了不同规格的钢筋混合交错的问题,每两个支撑柱之间形成“U”型槽,且支撑柱具有高度,可增加钢筋码放高度,提高了场地利用率,通过支撑网可有效保证钢筋在支架上的稳定性,防止钢筋在存取时掉在地上,其原料选用废弃钢管,也可用废弃钢筋代替,加工制作简单,便于推广和灵活调拨,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
本技术属于钢筋收纳架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
技术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含钢筋工程的构件进行集中加工。钢筋集中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零散的较短尺寸的待使用钢筋,其长度约在10cm-150cm之间。目前工地上常用集中堆放的方式进行零散钢筋的分类归置,但在频繁的取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不同尺寸的钢筋存放区域模糊,钢筋交错堆放的现象,同时,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尺寸的钢筋,需要重新截取,也造成了时间和材料的浪费,给加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具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便利的辅助工具,是在钢筋加工厂等集中加工区域用于较短尺寸钢筋的分类码放,达到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取用方便、分类规整有序的目的,提高取用效率,避免钢筋堆放混乱现象,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优点,解决了较短尺寸钢筋集中存放过程中分类规整混乱、取用困难,在频繁的取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不同尺寸的钢筋存放区域模糊,钢筋交错堆放的现象,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尺寸的钢筋,需要重新截取,造成了时间和材料的浪费,给加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呈三角形,所述支架由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组成,所述第一支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的一端固定焊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和第三支杆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焊接处固定焊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的背面固定焊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右侧面固定焊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的背面固定焊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第一固定杆的左侧,所述第一支杆的左侧面固定焊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的背面固定焊接,所述第三固定杆位于第一固定杆的右侧,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顶部固定焊接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呈三角形,所述支撑网的三个边分别与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的外表面固定焊接,所述支架的顶部均匀焊接有十九个支撑柱,十九个所述支撑柱分别位于支架三个交点的顶部和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顶部,十九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均固定套接有防护套,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六个支撑座,六个所述支撑座分别位于支架三个交点的底部、第三支杆底部的中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底部的三分之二处。进一步,所述支架呈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长度均为180cm,所述第三支杆的长度为150cm,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交点到第三支杆的垂直距离为163cm。进一步,六个所述支撑座的长度均为20cm。进一步,十九个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均为15cm,所述支撑柱分别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均分为九段。进一步,所述支撑座、第三支杆、第三固定杆、第一支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二支杆、支撑柱均为φ3mm的钢管。有益效果:1.该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通过支撑柱钢筋被支撑自然隔开,避免了不同规格的钢筋混合交错的问题。2.该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顶部的每两个支撑柱之间形成“U”型槽,且支撑柱具有高度,可增加钢筋码放高度,提高了场地利用率。3.该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结构为焊接式,原料选用废弃钢管,也可用废弃钢筋代替,材料常见,加工制作简单,便于推广和灵活调拨,节约成本。4.该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通过支撑网可有效保证钢筋在支架上的稳定性,防止钢筋在存取时掉在地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掉支撑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支撑座;3、第三支杆;4、第三固定杆;5、防护套;6、第一支杆;7、支撑网;8、第一固定杆;9、第二固定杆;10、第二支杆;11、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包括支架1,支架1呈三角形,支架1由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10和第三支杆3组成,第一支杆6和第二支杆10的长度均为180cm,第三支杆3的长度为150cm,第一支杆6和第二支杆10的交点到第三支杆3的垂直距离为163cm,第一支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杆10和第三支杆3的一端固定焊接,第二支杆10的另一端和第三支杆3的另一端固定焊接,第一支杆6和第二支杆10的焊接处固定焊接有第一固定杆8,第一固定杆8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3的背面固定焊接,第二支杆10的右侧面固定焊接有第二固定杆9,第二固定杆9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3的背面固定焊接,第二固定杆9位于第一固定杆8的左侧,第一支杆6的左侧面固定焊接有第三固定杆4,第三固定杆4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3的背面固定焊接,第三固定杆4位于第一固定杆8的右侧,第一固定杆8、第三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9相互平行,通过第一固定杆8、第三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9可以增加收纳架的稳固性,第一固定杆8、第二固定杆9和第三固定杆4的顶部固定焊接有支撑网7,支撑网7呈三角形,支撑网7的三个边分别与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10和第三支杆3的外表面固定焊接,通过支撑网7可有效保证钢筋在支架1上的稳固性,防止钢筋在存取时掉在地上,支架1的顶部均匀焊接有十九个支撑柱11,十九个支撑柱11分别位于支架1三个交点的顶部和第一支杆6与第二支杆10的顶部,通过支撑柱11钢筋被支撑自然隔开,避免了不同规格的钢筋混合交错的问题,十九个支撑柱11的长度均为15cm,支撑柱11分别将第一支杆6和第二支杆10均分为九段,第一支杆6和第二支杆10顶部的每两个支撑柱11之间形成“U”型槽,且支撑柱11具有高度,可增加钢筋码放高度,提高了场地利用率,十九个支撑柱11的顶部均固定套接有防护套5,防护套5为橡胶防护套,可防止施工人员在存取钢筋时被支撑柱11戳伤,操作更加安全,支架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六个支撑座2,六个支撑座2的长度均为20cm,六个支撑座2分别位于支架1三个交点的底部、第三支杆3底部的中点、第一支杆6和第二支杆10底部的三分之二处,该收纳架在使用过程中,可按照钢筋加工划分区域灵活放置,根据钢筋规格及数量进行分类码放归置,支撑座2、第三支杆3、第三固定杆4、第一支杆6、第一固定杆8、第二固定杆9、第二支杆10、支撑柱11均为φ3mm的钢管,也可用废弃钢筋代替,材料常见,加工制作简单,便于推广和灵活调拨,节约成本。工作原理:首先将该收纳架放在需要位置,使用过程中,可按照钢筋加工划分区域灵活放置,根据钢筋规格及数量进行分类码放归置,因为第一支杆6和第二支杆10上的每个相对“U”型槽之间的距离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呈三角形,所述支架(1)由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10)和第三支杆(3)组成,所述第一支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杆(10)和第三支杆(3)的一端固定焊接,所述第二支杆(10)的另一端和第三支杆(3)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所述第一支杆(6)和第二支杆(10)的焊接处固定焊接有第一固定杆(8),所述第一固定杆(8)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3)的背面固定焊接,所述第二支杆(10)的右侧面固定焊接有第二固定杆(9),所述第二固定杆(9)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3)的背面固定焊接,所述第二固定杆(9)位于第一固定杆(8)的左侧,所述第一支杆(6)的左侧面固定焊接有第三固定杆(4),所述第三固定杆(4)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3)的背面固定焊接,所述第三固定杆(4)位于第一固定杆(8)的右侧,所述第一固定杆(8)、第二固定杆(9)和第三固定杆(4)的顶部固定焊接有支撑网(7),所述支撑网(7)呈三角形,所述支撑网(7)的三个边分别与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10)和第三支杆(3)的外表面固定焊接,所述支架(1)的顶部均匀焊接有十九个支撑柱(11),十九个所述支撑柱(11)分别位于支架(1)三个交点的顶部和第一支杆(6)与第二支杆(10)的顶部,十九个所述支撑柱(11)的顶部均固定套接有防护套(5),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六个支撑座(2),六个所述支撑座(2)分别位于支架(1)三个交点的底部、第三支杆(3)底部的中点、第一支杆(6)和第二支杆(10)底部的三分之二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焊接式钢筋收纳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呈三角形,所述支架(1)由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10)和第三支杆(3)组成,所述第一支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杆(10)和第三支杆(3)的一端固定焊接,所述第二支杆(10)的另一端和第三支杆(3)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所述第一支杆(6)和第二支杆(10)的焊接处固定焊接有第一固定杆(8),所述第一固定杆(8)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3)的背面固定焊接,所述第二支杆(10)的右侧面固定焊接有第二固定杆(9),所述第二固定杆(9)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3)的背面固定焊接,所述第二固定杆(9)位于第一固定杆(8)的左侧,所述第一支杆(6)的左侧面固定焊接有第三固定杆(4),所述第三固定杆(4)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3)的背面固定焊接,所述第三固定杆(4)位于第一固定杆(8)的右侧,所述第一固定杆(8)、第二固定杆(9)和第三固定杆(4)的顶部固定焊接有支撑网(7),所述支撑网(7)呈三角形,所述支撑网(7)的三个边分别与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10)和第三支杆(3)的外表面固定焊接,所述支架(1)的顶部均匀焊接有十九个支撑柱(11),十九个所述支撑柱(11)分别位于支架(1)三个交点的顶部和第一支杆(6)与第二支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鹏飞罗庚娄晶凯姜扬秦禄可王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