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检测系统、方向盘及包含其的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140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检测系统、方向盘及包含其的汽车。其中,手检测系统包括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控制器,手检测系统具有加热模式和手检测模式;在加热模式下,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导电层结构通电,以使第一导电层结构产生热量;在手检测模式下,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导电层结构的阻抗检测手检测系统上是否放置有人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复用第一导电层结构实现了集成加热功能和手检测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层级结构,降低了成本。在加热模式下,第一导电层结构作为加热负载在通电时自身产生热量。在手检测模式下,人手放置在手检测系统上导致第一导电层结构的阻抗发生变化,控制器基于该阻抗检测手检测系统上是否放置有人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检测系统、方向盘及包含其的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手检测系统、方向盘及包含其的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驾驶辅助系统越来越普遍以及用户对汽车主动安全的关注,对方向盘离手检测功能(Handon/offDetection,简称HOD)的需求越来越多。结合方向盘加热功能的普遍应用,有许多方向盘集成了方向盘离手检测和方向盘加热这两个功能。其中,方向盘离手检测功能是指,通过检测方向盘包裹材料中传感器接收到的阻抗变化,判断驾驶员的手是否离开了方向盘,为高级辅助驾驶提供可靠的驾驶员状态。方向盘加热功能,是指方向盘表面包裹材料中带有热阻丝等通电发热的材料,可以通电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与温升时间可调。目前,实现集成方向盘离手检测和方向盘加热这两个功能的已有方案为:方向盘为三层导电信号结构,其中,第一层为离手检测的传感器层,第二层为离手检测的传感器层,第三层为发热材料,作为加热负载。这种方案需要三层导电信号结构,层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三层导电信号结构实现集成方向盘离手检测和方向盘加热功能,存在层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等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检测系统、方向盘及包含其的汽车。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手检测系统,包括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控制器,所述手检测系统具有加热模式和手检测模式;在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通电,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产生热量;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的阻抗检测所述手检测系统上是否放置有人手。可选地,所述手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的一端通过第一开关与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开关接地;在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闭合;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断开。可选地,在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器依次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闭合;和/或,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依次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断开。可选地,所述控制器通过向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发送PWM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或断开。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开关为MOS管。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通过电容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和/或,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的材料包括石墨烯和银浆。可选地,所述手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层结构;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的阻抗检测所述手检测系统上是否放置有人手。可选地,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输出交流信号,并通过采集所述交流信号的电流获取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的阻抗。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的外面,且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之间设有绝缘层。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的材料为导电织布,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通过电容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方向盘,包覆有第一方面所述的手检测系统。可选地,所述手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层结构;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的阻抗检测所述方向盘上是否放置有人手。可选地,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输出交流信号,并通过采集所述交流信号的电流获取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的阻抗。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的外面,且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之间设有绝缘层。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的材料为导电织布,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通过电容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设有至少一个感应区域,且每个感应区域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可选地,所述感应区域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设于所述方向盘的正面左半区域、正面右半区域及背面区域。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方向盘。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检测系统,通过复用第一导电层结构实现了集成加热功能和手检测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层级结构,降低了成本。具体地,在加热模式下,第一导电层结构作为加热负载,在通电状态下可以自身产生热量。在手检测模式下,人手放置在手检测系统上会导致第一导电层结构的阻抗发生变化,控制器基于第一导电层结构的阻抗检测手检测系统上是否放置有人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手检测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PWM信号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手检测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方向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方向盘的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检测系统,包括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控制器,所述手检测系统具有加热模式和手检测模式。在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通电,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产生热量。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的阻抗检测所述手检测系统上是否放置有人手。其中,第一导电层结构相当于传感器,其等效阻抗会随着人手的靠近或者远离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手检测系统中,通过复用第一导电层结构实现了集成加热功能和手检测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层级结构,降低了成本。具体地,在加热模式下,第一导电层结构作为加热负载,在通电状态下可以自身产生热量。在手检测模式下,人手放置在手检测系统上会导致第一导电层结构的阻抗发生变化,控制器基于第一导电层结构的阻抗检测手检测系统上是否放置有人手。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手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的一端通过第一开关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开关接地。在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闭合。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闭合实现加热模式和手检测模式的切换。具体地,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闭合,以实现控制第一导电层结构通电,从而使得第一导电层结构进入加热模式。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断开,第一导电层结构仅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采集第一导电层的阻抗,使得第一导电层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控制器,所述手检测系统具有加热模式和手检测模式;/n在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通电,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产生热量;/n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的阻抗检测所述手检测系统上是否放置有人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控制器,所述手检测系统具有加热模式和手检测模式;
在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通电,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产生热量;
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的阻抗检测所述手检测系统上是否放置有人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的一端通过第一开关与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开关接地;
在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闭合;
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断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模式下,所述控制器依次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闭合;和/或,
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依次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断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向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发送PWM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或断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开关为MOS管。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通过电容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的材料包括石墨烯和银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层结构;
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的阻抗检测所述手检测系统上是否放置有人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手检测模式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一导电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结构输出交流信号,并通过采集所述交流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仁蒋成悦韩雁斌夏康林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