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车轮上的垫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29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在车轮上的垫片结构,它涉及车轮领域,它包含镁合金轮圈、轮胎、垫片结构和复数固定件,镁合金轮圈外设置有轮胎,镁合金轮圈的中部一侧设置有垫片结构,且通过数个复数固定件固定连接,垫片结构包含垫体、第二套孔、凸缘和第二固定孔,垫体的中部贯通两侧面形成第二套孔,第二套孔的一侧设置有凸缘,且凸缘突出于垫体一侧面,垫体上以第二套孔为中心环形设置有数个第二固定孔。它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使用方便,该垫片结构可固定于镁合金轮圈与车辆轮轴之间,不仅可以降低镁合金轮圈与车辆轮轴之间的摩擦,而且减少两者磨耗可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在车轮上的垫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车轮上的垫片结构,属于车轮

技术介绍
:轮胎须藉由轮圈方能安装于车辆轮轴上,并透过车辆之传动机构的带动而得以运转,使车辆行驶于道路上;由于道路并非完全平整,使行驶中的车辆产生上下起伏震动之状况,因此轮圈之结构强度及变形忍受性攸关车辆行进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传统的轮圈系以金属材料所制成,由于金属材料制成的轮圈重量重、强度不佳,除了变形率高之外,也因车辆重量负荷较重而增加油耗,有违节能环保趋势;于是遂有业者开发出复合材轮圈,藉以提供轻量化且结构强度可达行车安全需求。故近年来,轮圈使用铝合金材质已经相当普遍,不过在90年代以前,除了少数强调性能、高价的跑车、房车之外,大多数市售车的轮圈仍以铁制品居多,随着材质与制法的进步,市售车所使用的轮圈也逐渐改由重量较轻的铝合金材质取代。除了使用铝合金材质外,不少专为赛车运动而开发的竞赛车辆或是造价高昂的超级跑车,目前也已经导入了镁合金材质,或是以碳纤维混入金属的方式来打造轮圈。不论是金属材料所制成之轮圈,或者是重量较轻的铝合金或镁合金所制成之轮圈其固定于车辆轮轴时,该轮圈表面会与轮轴接触,而当车辆之传动机构带动,使轮轴与轮圈运转时,轮圈与轮轴表面会形成摩擦,进而产生磨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在车轮上的垫片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在车轮上的垫片结构,它包含镁合金轮圈、轮胎、垫片结构和复数固定件,镁合金轮圈外设置有轮胎,镁合金轮圈的中部一侧设置有垫片结构,且通过数个复数固定件固定连接;镁合金轮圈包含环形本体和盘体,环形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盘体,盘体的中部贯通两侧面形成第一套孔,且以第一套孔为中心放射状设置有复数道轮辐,第一套孔的中心环形设置有数个呈阶层状的第一固定孔;垫片结构包含垫体、第二套孔、凸缘和第二固定孔,垫体的中部贯通两侧面形成第二套孔,第二套孔的一侧设置有凸缘,且凸缘突出于垫体一侧面,垫体上以第二套孔为中心环形设置有数个第二固定孔。作为优选,所述的垫片结构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垫片结构通过凸缘套合于盘体的第一套孔内。作为优选,所述的凸缘为连续性封闭式圆形结构设计,也可以为非连续性之构形结构设计。作为优选,所述的复数固定件是由衬体和锁固件组成,衬体设置在第一固定孔内,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三固定孔,锁固件设置在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使用方便,该垫片结构可固定于镁合金轮圈与车辆轮轴之间,不仅可以降低镁合金轮圈与车辆轮轴之间的摩擦,而且减少两者磨耗可增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垫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锁固件的安装截面图。1-镁合金轮圈;101-环形本体;102-盘体;1021-第一套孔;1022-复数道轮辐;1023-第一固定孔;2-轮胎;3-垫片结构;301-垫体;302-第二套孔;303-凸缘;304-第二固定孔;4-复数固定件;401-衬体;4011-第三固定孔;402-锁固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在车轮上的垫片结构,它包含镁合金轮圈1、轮胎2、垫片结构3和复数固定件4,镁合金轮圈1外设置有轮胎2,镁合金轮圈1的中部一侧设置有垫片结构3,且通过数个复数固定件4固定连接;镁合金轮圈1包含环形本体101和盘体102,环形本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盘体102,盘体102的中部贯通两侧面形成第一套孔1021,且以第一套孔1021为中心放射状设置有复数道轮辐1022,第一套孔1021的中心环形设置有数个呈阶层状的第一固定孔1023;垫片结构3包含垫体301、第二套孔302、凸缘303和第二固定孔304,垫体301的中部贯通两侧面形成第二套孔302,第二套孔302的一侧设置有凸缘303,且凸缘303突出于垫体301一侧面,垫体301上以第二套孔302为中心环形设置有数个第二固定孔304。其中,所述的垫片结构3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垫片结构3通过凸缘303套合于盘体102的第一套孔1021内;所述的凸缘303为连续性封闭式圆形结构设计,也可以为非连续性之构形结构设计;所述的复数固定件4是由衬体401和锁固件402组成,衬体401设置在第一固定孔1023内,衬体401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1023相对应的第三固定孔4011,锁固件402设置在第一固定孔1023、第二固定孔304和第三固定孔4011内。本具体实施方式在整体组装时,将垫片结构3设置在镁合金轮圈1的一侧,垫片结构3通过凸缘303套合于盘体102中部的第一套孔1021内,且数个第二固定孔304分别对应于数个第一固定孔1023,衬体401上的第三固定孔4011与第一固定孔1023对应,固定件4上的锁固件402设置在第一固定孔1023、第二固定孔304和第三固定孔4011内,并将该镁合金轮圈1和垫片结构3固定在车辆轮轴上。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使用方便,该垫片结构可固定于镁合金轮圈与车辆轮轴之间,不仅可以降低镁合金轮圈与车辆轮轴之间的摩擦,而且减少两者磨耗可增加使用寿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在车轮上的垫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镁合金轮圈(1)、轮胎(2)、垫片结构(3)和复数固定件(4),镁合金轮圈(1)外设置有轮胎(2),镁合金轮圈(1)的中部一侧设置有垫片结构(3),且通过数个复数固定件(4)固定连接;/n镁合金轮圈(1)包含环形本体(101)和盘体(102),环形本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盘体(102),盘体(102)的中部贯通两侧面形成第一套孔(1021),且以第一套孔(1021)为中心放射状设置有复数道轮辐(1022),第一套孔(1021)的中心环形设置有数个呈阶层状的第一固定孔(1023);/n垫片结构(3)包含垫体(301)、第二套孔(302)、凸缘(303)和第二固定孔(304),垫体(301)的中部贯通两侧面形成第二套孔(302),第二套孔(302)的一侧设置有凸缘(303),且凸缘(303)突出于垫体(301)一侧面,垫体(301)上以第二套孔(302)为中心环形设置有数个第二固定孔(304);/n所述的复数固定件(4)是由衬体(401)和锁固件(402)组成,衬体(401)设置在第一固定孔(1023)内,衬体(401)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1023)相对应的第三固定孔(4011),锁固件(402)设置在第一固定孔(1023)、第二固定孔(304)和第三固定孔(40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车轮上的垫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镁合金轮圈(1)、轮胎(2)、垫片结构(3)和复数固定件(4),镁合金轮圈(1)外设置有轮胎(2),镁合金轮圈(1)的中部一侧设置有垫片结构(3),且通过数个复数固定件(4)固定连接;
镁合金轮圈(1)包含环形本体(101)和盘体(102),环形本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盘体(102),盘体(102)的中部贯通两侧面形成第一套孔(1021),且以第一套孔(1021)为中心放射状设置有复数道轮辐(1022),第一套孔(1021)的中心环形设置有数个呈阶层状的第一固定孔(1023);
垫片结构(3)包含垫体(301)、第二套孔(302)、凸缘(303)和第二固定孔(304),垫体(301)的中部贯通两侧面形成第二套孔(302),第二套孔(302)的一侧设置有凸缘(303),且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拓宇张臻邹卫钢钱铭崔兴忠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镁航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