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21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包括:顶针座;司筒针,所述司筒针固定连接在所述顶针座上;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移动设置于所述顶针座,所述司筒针贯穿于所述推动组件;司筒,所述司筒套设在所述司筒针上,且连接在所述推动组件上;其中,所述司筒针远离所述顶针座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司筒。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口熔体中产生气泡会导致水口熔体的结构强度降低,从而使水口熔体极易断裂,从而影响开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及注塑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及注塑模。
技术介绍
目前的注塑加工中,在顶出结构的前端会连接一段水口熔体,在模具进行开模时,水口熔体抱紧顶出结构的前端从前模拉出,从而带动注塑产品从模具前模离模。但现有的注塑过程中,水口熔体凝固在顶出结构的前端过程中,在水口熔体内容易夹杂气泡,在开模过程中,水口熔体中的气泡会导致水口熔体的结构强度降低,从而使水口熔体极易断裂,从而影响开模。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及注塑模,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口熔体中产生气泡会导致水口熔体的结构强度降低,从而使水口熔体极易断裂,从而影响开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包括:顶针座;司筒针,所述司筒针固定连接在所述顶针座上;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移动设置于所述顶针座,所述司筒针贯穿于所述推动组件;司筒,所述司筒套设在所述司筒针上,且连接在所述推动组件上;其中,所述司筒针远离所述顶针座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司筒。进一步,所述司筒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穿设在所述司筒内;针尖,所述针尖位于所述针杆远离所述顶针座的一端,所述针尖设置为圆锥形。进一步,所述顶针座上固定设置有司筒针座,所述司筒针座上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司筒针还包括尾座,所述尾座连接所述针杆,所述尾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连接有螺丝堵头,所述螺丝堵头抵靠所述尾座。进一步,所述推动组件包括:顶针连接板,所述司筒卡嵌在所述顶针连接板上;顶针压板,所述顶针压板连接在所述顶针连接板朝向所述顶针座的一侧。进一步,所述司筒包括:筒座,所述筒座卡嵌于所述顶针连接板上,所述顶针压板抵靠所述筒座;筒体,所述筒体连接在所述筒座上。进一步,所述顶针座上固定设置有导向轴;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固定设置在所述推动组件上,并贯通所述推动组件;所述导向轴滑移设置在所述滑套内。进一步,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顶块,所述顶块连接在所述推动组件上;所述顶针座上开设有第一避空槽,所述顶块位于所述第一避空槽内。进一步,所述顶块上开设有第二避空槽,所述司筒针座位于所述第二避空槽内。进一步,所述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通过所述复位弹性件的驱动而朝向所述顶针座移动。基于相同的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注塑模,包括:模具模板;以及如上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所述顶出结构连接在所述模具模板上。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其中,在顶针座上设置司筒针,在推动组件上设置司筒,在注塑时,注塑料凝固在司筒针的前端形成水口熔体,在开模时通过司筒针拉出水口熔体和注塑件,通过推动组件带动司筒移动,从而使司筒前端从司筒针上推出水口熔体,使注塑件和模具脱离。司筒针远离顶针座的一端用于连接水口熔体,该顶针座一端凸出于所述司筒,这样使水口熔体在凝固时围绕所述司筒针前端,从而使水口熔体内部不易产生气泡,没有气泡的水口熔体的结构强度更高,不易断裂。同时司筒针前端位于水口熔体内也增强了水口熔体的结构强度,使水口熔体更加不会断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实施例的爆炸图。图中各标号:100、顶针座;110、司筒针座;111、第一安装孔;112、螺丝堵头;120、导向轴;130、第一避空槽;140、第二固定螺钉;200、司筒针;210、尾座;220、针杆;230、针尖;300、推动组件;310、顶针连接板;311、第一固定螺钉;320、顶针压板;330、滑套;340、顶块;341、第二避空槽;400、司筒;410、筒座;420、筒体;500、复位弹性件;600、水口熔体。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及注塑模,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该顶出结构可应用于注塑模的动模上,为方便结构描述,以顶出结构上连接注塑件的一端为前端,与前端相对的一端为后端,前后端所在的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动模在开模时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座100,司筒针200,推动组件300,司筒400。所述顶针座100用于设置在动模上。所述司筒针200固定连接在所述顶针座100上,所述司筒针200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即司筒针200的轴向与前后方向同向。所述推动组件300移动设置于所述顶针座100,所述推动组件300沿前后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顶针座100,所述司筒针200贯穿于所述推动组件300。所述司筒400连接在所述推动组件300上,且所述司筒400套设在所述司筒针200上滑动,司筒400跟随所述推动组件300沿前后方向移动。如图1、图3所示,所述司筒针200远离所述顶针座100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司筒400,即所述司筒针200的前端凸出于所述司筒400的前端面。通过上述方案,在顶针座100上设置司筒针200,在推动组件300上设置司筒400,在注塑时,注塑料凝固在司筒针200的前端形成水口熔体600,在开模时通过司筒针200拉出水口熔体600和注塑件,通过推动组件300带动司筒400移动,从而使司筒400前端从司筒针200上推出水口熔体600,使注塑件和模具脱离。司筒针200远离顶针座100的一端用于连接水口熔体600,该顶针座100一端凸出于所述司筒400,这样使水口熔体600在凝固时围绕所述司筒针200前端,从而使水口熔体600内部不易产生气泡,没有气泡的水口熔体600的结构强度更高,不易断裂。同时司筒针200前端位于水口熔体600内也增强了水口熔体600的结构强度,使水口熔体600更加不会断裂。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中,所述顶针座100上固定设置有司筒针座110,所述司筒针座110上开设第一安装孔111,所述司筒针200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内,所述第一安装孔111为螺纹孔。如图1、图2所示,所述司筒针200包括:针杆220,针尖230,以及尾座210,所述针杆220沿前后方向设置,并穿设在所述司筒400内,且所述针杆220的前端凸出于所述司筒400的前表面,这样当水口熔体600凝固在针杆220上时,通过司筒400的前表面对水口熔体600进行限位,使水口熔体600的后端面限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顶针座;/n司筒针,所述司筒针固定连接在所述顶针座上;/n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移动设置于所述顶针座,所述司筒针贯穿于所述推动组件;/n司筒,所述司筒套设在所述司筒针上,且连接在所述推动组件上;/n其中,所述司筒针远离所述顶针座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司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针座;
司筒针,所述司筒针固定连接在所述顶针座上;
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移动设置于所述顶针座,所述司筒针贯穿于所述推动组件;
司筒,所述司筒套设在所述司筒针上,且连接在所述推动组件上;
其中,所述司筒针远离所述顶针座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司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筒针包括:针杆,所述针杆穿设在所述司筒内;
针尖,所述针尖位于所述针杆远离所述顶针座的一端,所述针尖设置为圆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座上固定设置有司筒针座,所述司筒针座上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
所述司筒针还包括尾座,所述尾座连接所述针杆,所述尾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连接有螺丝堵头,所述螺丝堵头抵靠所述尾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顶针连接板,所述司筒卡嵌在所述顶针连接板上;
顶针压板,所述顶针压板连接在所述顶针连接板朝向所述顶针座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生姜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