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14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座、用于固定U托的第一U托固定组件和第二U托固定组件,以及升降单元,所述第一U托固定组件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升降单元设在所述支撑座的一侧,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可在所述升降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U托固定组件沿Z轴方向运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U托固定组件可升降的、不需要更换U托的、操作更加方便、投入成本更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胀管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在换热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金属管和套装在其上的翅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可保证良好的传热和导热,而且重量较轻、使用寿命较长。目前人们所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胀管机,将带有球头的胀杆插入金属管将金属管胀大,然后抽出胀杆;现有的胀管机,胀管机中的用于固定金属管的U托组件是固定不动的,其高度也是恒定不变的,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的工件,就需要人工在更换工件的时候,同时更换不同高度的U托,如此的缺陷在于:每次在更换工件的时候都要同时更换U托,操作麻烦;此外,还需要配备多种不同高度的U托,投入成本高,且容易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托固定组件可升降的、不需要更换U托的、操作更加方便、投入成本更低的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座、用于固定U托的第一U托固定组件和第二U托固定组件,以及升降单元,所述第一U托固定组件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升降单元设在所述支撑座的一侧,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可在所述升降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U托固定组件沿Z轴方向运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两端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块和导向轮,所述导向块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升降单元的两端,所述导向块上设有与所述导向轮配合的导槽,所述导向轮可在所述导槽内移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板、滑块、与滑块配合的导轨,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升降板和滑块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侧面,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升降板的侧面,所述导轨可在所述滑块内滑动,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位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侧面,且可驱动所述升降板沿Z轴方向运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包括下U托板、上U托板和U托锁定滑板,所述U托锁定滑板位于所述下U托板和上U托板之间,且可在所述下U托板和上U托板之间移动,所述下U托板位于所述升降板上。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驱动组件为丝杆结构。本技术由于包括支撑座、用于固定U托的第一U托固定组件和第二U托固定组件,以及升降单元,所述第一U托固定组件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升降单元设在所述支撑座的一侧,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可在所述升降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U托固定组件沿Z轴方向运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是可由升降单元带动升降的,因此高度是可调节的,所述第一U托固定组件的高度是不可调的,若加工的工件是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的,将该类工件置于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上,本技术在使用时,当加工的工件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时,只需要控制升降单元工作,升降单元带动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相对于第一U托固定组件沿Z轴方向运动,第二U托固定组件可以根据需求上升或者下降,从而满足不同的工件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的需求,这样一来,只需要一种尺寸规格的U托就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U托的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不需要人工在更换工件时,频繁更换不同高度尺寸的U托,只需要控制升降单元调节高度即可,本技术操作简单,只需要配备一种尺寸规格的U托就能满足要求,投入成本更低,且不容易造成浪费;因此,本技术具有U托固定组件可升降的、不需要更换U托的、操作更加方便、投入成本更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外一个视角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完全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第二U托固定组件上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请参见图1至图4,图1至图4揭示的是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座1、用于固定U托9的第一U托固定组件2和第二U托固定组件3,以及升降单元,所述第一U托固定组件2设置在支撑座1上,所述升降单元设在所述支撑座1的一侧,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3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3可在所述升降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U托固定组件2沿Z轴方向运动。本技术在使用时,当加工的工件需要使用不同高度的U托9时,只需要控制升降单元工作,所述升降单元带动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3相对于第一U托固定组件2沿Z轴方向运动,第二U托固定组件3可以根据需求上升或者下降,从而满足不同的工件需要不同高度的U托9的需求,这样一来,只需要一种尺寸规格的U托9就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U托9的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人工在更换工件时,不需要频繁更换不同高度尺寸的U托9,只需要控制升降单元调节高度即可,本技术操作简单,只需要配备一种尺寸规格的U托9就能满足要求,投入成本更低,且不容易造成浪费。本技术中,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两端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块52和导向轮53,所述导向块52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上,所述导向轮53安装在所述升降单元的两端,所述导向块52上设有与所述导向轮53配合的导槽51,所述导向轮53可在所述导槽51内移动,本技术中,在使用时,当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3在所述升降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U托固定组件2沿Z轴方向运动时,所述导向轮53便在所述在所述导槽51内沿Z轴方向移动,从而对第二U托固定组件3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第二U托固定组件3能够沿Z轴方向移动时不发生偏移,也不会因第二U托固定组件3过重而导致倾斜,起到限位的作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板40、滑块41、与滑块41配合的导轨42,以及驱动组件43,所述导向轮53安装在所述升降单元的升降板40的两端,所述升降板40和滑块41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的侧面,所述导轨42安装在所述升降板40的侧面,所述导轨42可在所述滑块41内滑动,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3位于所述升降板40上,所述驱动组件43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的侧面,且可驱动所述升降板40沿Z轴方向运动。本技术中,具体的,所述驱动组件43为丝杆结构,所述驱动组件43包括丝杆431、螺母(图中不可见)、连接块432、丝杆端从动轮433、动力源端主动轮(图中未示出)、皮带(图中未示出)以及动力源(图中未示出),所述丝杆431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上,具体的,所述丝杆端从动轮433设置在丝杆431的一端,所述动力源端主动轮设置在动力源的输出端,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丝杆端从动轮433和动力源端主动轮上,并由丝杆端从动轮433和动力源端主动轮张紧,所述丝杆431穿过螺母,且所述螺母设置在连接块432内,所述连接块432固定在所述升降板40的侧面,通过所述动力源驱动动力源端主动轮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丝杆端从动轮433也随之转动,从而带动丝杆431在螺母内传动,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用于固定U托(9)的第一U托固定组件(2)和第二U托固定组件(3),以及升降单元,所述第一U托固定组件(2)设置在支撑座(1)上,所述升降单元设在所述支撑座(1)的一侧,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3)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3)可在所述升降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U托固定组件(2)沿Z轴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用于固定U托(9)的第一U托固定组件(2)和第二U托固定组件(3),以及升降单元,所述第一U托固定组件(2)设置在支撑座(1)上,所述升降单元设在所述支撑座(1)的一侧,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3)设置在所述升降单元上,所述第二U托固定组件(3)可在所述升降单元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U托固定组件(2)沿Z轴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两端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块(52)和导向轮(53),所述导向块(52)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上,所述导向轮(53)安装在所述升降单元的两端,所述导向块(52)上设有与所述导向轮(53)配合的导槽(51),所述导向轮(53)可在所述导槽(51)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胀管机的U托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晓明陈良旭
申请(专利权)人: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