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098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包括钛合金压气机叶片的焊前清洗、待焊接部位加工打磨、焊前无损检测、微束等离子弧焊接、焊后热处理、焊后电解加工及无损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焊接修复,填补国内发动机关键部件焊接修复的技术空白,降低关键部件的维修成本并缩短维修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
,具体涉及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压气机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构件之一,处于发动机的进气端。在服役过程中,叶片因外来物冲击、气流冲刷、摩擦磨损等原因造成叶型尺寸缺失。对损伤的压气机叶片进行焊接修复并加工以恢复叶片外形尺寸,可以减少新叶片的更换数量,缩短维修周期,降低发动机全寿命使用成本。由于压气机叶片服役后表面残留密封圈、密封垫、润滑剂等,且表面存在氧化膜,如果不做彻底清理会影响焊接质量。由于发动机叶片服役过程中承受巨大的交变应力,对修复后的叶片表面完整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采用传统的机加工后进行表面振动光饰和喷丸强化的方法工序较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该方法采用低热输入的微束等离子弧焊接工艺,通过多轴联动机器人带动焊枪实现三维空间的复杂运动轨迹;可实现压气机叶片的精准成形修复,焊接修补区无裂纹、夹杂,焊缝成形饱满,并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焊前清洗;步骤2: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待焊接部位加工;步骤3: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无损检测;步骤4: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微束等离子弧焊接;步骤5: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焊后热处理;步骤6: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焊接区进行电解加工;步骤7:对钛合金压气机焊接修复叶片进行无损检测。而且,所述步骤1中焊前清洗的具体操作为:采用丙酮有机溶剂对叶片进行初步清洗,将叶片上残留的密封圈、密封垫、润滑剂进行彻底清洗;对于叶片表面的氧化膜,通过酸洗进行清洗,酸洗温度30-60℃,酸洗时间1~10min,酸洗腐蚀量为0.02mm,酸洗所用酸洗液的配方为:硝酸10-20%氢氟酸50-60%蒸馏水20-40%。而且,所述步骤2的压气机叶片,对损伤部位采用水刀切割后,将切割面由粗到细进行打磨直至粗糙度优于Ra0.1~0.05。而且,所述步骤3的压气机叶片,按照荧光液体渗透检查标准对叶片进行裂纹检查。而且,所述步骤4的压气机叶片,采用柔性夹持机构夹持,要求损伤叶片待焊接表面高于夹头0.5~3.0mm;依据叶片型面缺失尺寸及每道焊缝堆焊高度,确定堆焊修复的焊道数量;设定焊接轨迹为待焊接表面的中心线,起弧位置为叶片待焊接表面前缘前方0.5~3.0mm,收弧位置为叶片待焊接表面后缘后方0.5~3.0mm,起/收弧位置高度为叶片待焊接表面上方2.0-5.0mm;焊接采用高纯氩气构建三重保护气氛,熔池保护气流量为20-40SCFH,出口位于熔池正上方,垂直向下吹向熔池,焊缝正面保护气流量为100~200SCFH,出口位于焊缝正上方,垂直向下吹向焊缝,焊缝背部保护气流量为3~10SCFH,出口位于叶片夹持工装上,侧向吹向焊缝根部;焊接过程如下:(1)焊枪移动到起弧位置,开启熔池保护气、焊缝正面保护气、焊缝背部保护气,停留20-50秒,将焊接区域空气排除干净,避免空气中的氧、氮、氢元素进入熔池,恶化焊接接头性能;(2)在起弧位置起弧后停留1~10s,待等离子弧稳定后,焊接电流维持在较低功率,焊枪在机械手引导下移动到叶片待焊接表面前缘正上方2.0-5.0mm,以较低功率、较大送丝量进行堆焊,使叶片堆焊区前缘饱满,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3)焊枪以适应焊缝宽度的焊接热输入量和送丝速度继续堆焊;(4)在距离叶片后缘2-10mm位置开始降低焊接电流,并提高送丝速率,焊枪在机械手引导下向叶片收弧位置移动,避免后缘塌陷;(5)在收弧位置关闭等离子弧,同时焊丝回抽脱离熔池,待堆焊区域温度冷却至低于200℃后关闭保护气,完成第一道焊缝堆焊;(6)重复上述焊接过程直至达到设计的焊道数量。而且,所述步骤5的压气机叶片,在真空或氩气气氛环境下进行去应力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不高于钛合金的相变温度。而且,所述步骤6的压气机叶片,通过电解加工将堆焊区多余的钛合金去除,电解加工的阴极采用分散孔出水方式,电解液采用NaCl作为电解液的基础,并加入络合剂;电解电压20V,电流密度55~65A/cm2,加工间隙0.2~1.8cm,加工速度0.15~0.20mm/s。而且,所述步骤7的压气机叶片,采用外观目视检测、X透射检测和荧光渗透检测,同时对叶片相关尺寸进行检测,确认损伤修复区域完整、清洁,无咬边、孔洞缺陷,修复区域前后缘外形饱满,未出现塌陷,外观颜色为银白色或浅金黄色。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采用多轴联动机器人带动焊枪实现三维空间的复杂运动轨迹,通过综合前后缘焊接工艺和钛合金板焊接优化工艺参数,分段设定各段叶片上缘焊接工艺参数,并根据自动焊接系统规划拟合轨迹,可焊出焊缝外形饱满,前后缘无塌陷的压气机叶片,保证了叶片修复质量和精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损伤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酸洗后的钛合金效果图;(a)为正面清洗效果图,(b)为侧面清洗效果;图3为本专利技术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切割加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焊接轨迹规划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堆焊后的压气机叶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电解加工后的压气机叶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其创新之处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叶片焊前清洗:对于如图1所示的出现损伤的压气机叶片,首先采用丙酮等有机溶剂对叶片进行初步清洗,将叶片上残留的密封圈、密封垫、润滑剂等进行彻底清洗;对于叶片表面的氧化膜,通过酸洗进行清洗,酸洗液配方如下:硝酸(10-20%)、氢氟酸(50-60%)及蒸馏水(余量),酸洗温度30-60℃,酸洗时间1-10分钟,采用该工艺清洗的钛合金表面无氧化膜残留,酸洗腐蚀量为0.02mm;清洗后的钛合金试样如图2所示。步骤2、待焊接部位加工:如图3所示,对损伤部位采用水刀切割后,将切割面由粗到细进行打磨直至粗糙度优于Ra0.1~0.05。步骤3、焊前无损检测:按照荧光液体渗透检查标准对叶片进行裂纹检查,如果发现未加工清除的裂纹,从步骤1重复。步骤4、微束等离子弧焊接:采用柔性夹持机构夹持,要求损伤叶片待焊接表面高于夹头0.5~3.0mm;依据叶片型面缺失尺寸及每道焊缝堆焊高度,确定堆焊修复的焊道数量;如图4所示,采用视觉系统通过灰度变化提取叶片待焊接表面轮廓,设定焊接轨迹为待焊接表面的中心线,设定起弧位置为叶片待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焊前清洗;/n步骤2: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待焊接部位加工;/n步骤3: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无损检测;/n步骤4: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微束等离子弧焊接;/n步骤5: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焊后热处理;/n步骤6: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焊接区进行电解加工;/n步骤7:对钛合金压气机焊接修复叶片进行无损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焊前清洗;
步骤2: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待焊接部位加工;
步骤3: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无损检测;
步骤4: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微束等离子弧焊接;
步骤5: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进行焊后热处理;
步骤6:对钛合金压气机叶片焊接区进行电解加工;
步骤7:对钛合金压气机焊接修复叶片进行无损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焊前清洗的具体操作为:采用丙酮有机溶剂对叶片进行初步清洗,将叶片上残留的密封圈、密封垫、润滑剂进行彻底清洗;对于叶片表面的氧化膜,通过酸洗进行清洗,酸洗温度30-60℃,酸洗时间1~10min,酸洗腐蚀量为0.02mm,酸洗所用酸洗液的配方为:
硝酸10-20%
氢氟酸50-60%
蒸馏水2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压气机叶片,对损伤部位采用水刀切割后,将切割面由粗到细进行打磨直至粗糙度优于Ra0.1~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压气机叶片,按照荧光液体渗透检查标准对叶片进行裂纹检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合金叶片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压气机叶片,采用柔性夹持机构夹持,要求损伤叶片待焊接表面高于夹头0.5~3.0mm;依据叶片型面缺失尺寸及每道焊缝堆焊高度,确定堆焊修复的焊道数量;设定焊接轨迹为待焊接表面的中心线,起弧位置为叶片待焊接表面前缘前方0.5~3.0mm,收弧位置为叶片待焊接表面后缘后方0.5~3.0mm,起/收弧位置高度为叶片待焊接表面上方2.0-5.0mm;焊接采用高纯氩气构建三重保护气氛,熔池保护气流量为20-40SCFH,出口位于熔池正上方,垂直向下吹向熔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鹏刘昱乾王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