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及蒸煮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56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包括分层蒸煮装置、搅拌混合装置及精滤装置,所述分层蒸煮装置的出液口与搅拌混合装置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搅拌混合装置的出液口与精滤装置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分层蒸煮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和底部分别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罐体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加热管最大的工作效率,加大了导热管与药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率,不仅可以降低能源的损耗,而且大大提高了蒸煮效率,满足不同中药材的蒸煮需要。药渣存储在储药管中,同时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及蒸煮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及蒸煮工艺,属于中药材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蒸煮中草药的方法是将各种中草药混合在一起后放入到药锅中一起煮,煮完后再用纱布过滤出药渣供人们饮用,现有的中药蒸煮锅一般通过蒸汽加热或电加热,蒸汽加热速度较慢,进而降低了蒸煮效率,电加热虽然速度快,但是加热不均匀,亟待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及蒸煮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及蒸煮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层蒸煮装置、搅拌混合装置及精滤装置,所述分层蒸煮装置的出液口与搅拌混合装置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搅拌混合装置的出液口与精滤装置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分层蒸煮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和底部分别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罐体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罐体内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上层隔板、中层隔板及下层隔板,罐体的中心具体储药管,所述储药管与罐体同轴设置,且储药管贯穿所述上层隔板、中层隔板及下层隔板,其上端与进料口连接,其下端与出料口连接,所述储药管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滤水网孔,上层隔板、中层隔板及下层隔板将罐体的内腔分割为上腔体、中上腔体、中下腔体及下腔体,所述罐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下腔体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下腔体相连通的出液管,所述上层隔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上层加热装置,所述中层隔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中层加热装置,所述下层隔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下层加热装置,所述罐体的底板上表面安装有底层加热装置。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还包括与上腔体相连通的第一冲洗口及第一排污口,与中上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冲洗口及第二排污口,与中下腔体相连通的第三冲洗口和第三排污口。优选地,所述上层加热装置、中层加热装置及下层加热装置均为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位于隔板的上表面。优选地,所述搅拌混合装置为搅拌釜,包括釜体和位于釜体内部的搅拌轴,用于存储和将分层蒸煮装置排出的药液搅拌均匀。优选地,所述精滤装置包括外壳以为外壳内部的过滤网,用于将药液中的杂质进行清除。优选地,所述储药管的网孔直径为0.5-3mm,壁厚为3-5mm,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具有封堵门,所述罐体的顶部还具有进气阀及排气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工艺,所述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装药、注水,打开进料口同时关闭出料口,将待蒸煮中药材装入储药管中,注药完毕后关闭进料口,通过进水管向下腔体中注水,下腔体注满水后通过储药管上的滤水孔继续向中下腔体中注水,中下腔体中注满水后通过储药管上的滤水孔继续向中上腔体中注水,中上腔体中注满水后通过储药管上的滤水孔继续向上腔体中注水,上腔体中注入一半水后,停止注水;步骤二:加热、蒸煮,依次开启底层加热装置、下层加热装置、中层加热装置及上层加热装置,对上腔体、中上腔体、中下腔体、及下腔体的水进行加热,热水对储药管中的中药材进行蒸煮,蒸煮0.5-3h,关闭上层加热装置、中层加热装置、下层加热装置及底层加热装置;步骤三:放液,打开出液管,所述上腔体中的药液流入中上腔体、中上腔体的药液流入中下腔体、中下腔体的药液流入下腔体、下腔体中的药液经出液管排出;步骤四:均质,步骤三排出的药液进入搅拌混合装置中,搅拌混合装置将用于存储和将分层蒸煮装置排出的药液搅拌均匀;步骤五:过滤,步骤四排出的药液进入精滤装置中,用于将药液中的杂质进行清除;步骤六:灌装,步骤五过滤完毕的药液进行灭菌灌装,得到成品。所述步骤二,蒸煮步骤中,加热至60℃-70℃的温度下保温20-40min,再然后0℃-95℃温度下保温70-90min;还包括排渣步骤,将出料口打开,药渣经出料口排出;还包括清洗步骤,开启第一冲洗口、第二冲洗口、第三冲洗口及进水管,通过第一冲洗口、第二冲洗口、第三冲洗口及进水管向罐体内注水,并经第一排污口、第二排污口、第三排污口及出液管排出。所述罐体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上层加热装置、中层加热装置、下层加热装置及底层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不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及蒸煮工艺,上层加热装置、中层加热装置、下层加热装置、底层加热装置相互配合,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加热管最大的工作效率,加大了导热管与药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率,不仅可以降低能源的损耗,而且大大提高了蒸煮效率,满足不同中药材的蒸煮需要。药渣存储在储药管中,同时便于清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层蒸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层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层蒸煮装置1.1、进料口1.2、出料口1.3、罐体1.4、上层隔板1.5、中层隔板1.6、下层隔板1.7、上层加热装置1.8、中层加热装置1.9、下层加热装置1.10、储药管1.11、进水管1.12、出液管1.13、底层加热装置1.14、支撑腿2、搅拌混合装置3、精滤装置4、第一冲洗口5、第一排污口6、第二冲洗口7、第二排污口8、第三冲洗口9、第三排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如图1-3所示,所述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包括分层蒸煮装置1、搅拌混合装置2及精滤装置3,所述分层蒸煮装置1的出液口与搅拌混合装置2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搅拌混合装置2的出液口与精滤装置3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分层蒸煮装置1包括罐体1.3,所述罐体1.3的上部和底部分别具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罐体1.3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罐体1.3内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上层隔板1.4、中层隔板1.5及下层隔板1.6,罐体1.3的中心具体储药管1.10,所述储药管1.10与罐体1.3同轴设置,且储药管1.10贯穿所述上层隔板1.4、中层隔板1.5及下层隔板1.6,其上端与进料口1.1连接,其下端与出料口1.2连接,所述储药管1.10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滤水网孔,上层隔板1.4、中层隔板1.5及下层隔板1.6将罐体1.3的内腔分割为上腔体、中上腔体、中下腔体及下腔体,所述罐体1.3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下腔体相连通的进水管1.11,所述罐体1.3的底部设置有与下腔体相连通的出液管1.12,所述上层隔板1.4的上表面安装有上层加热装置1.7,所述中层隔板1.5的上表面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层蒸煮装置(1)、搅拌混合装置(2)及精滤装置(3),所述分层蒸煮装置(1)的出液口与搅拌混合装置(2)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搅拌混合装置(2)的出液口与精滤装置(3)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分层蒸煮装置(1)包括罐体(1.3),所述罐体(1.3)的上部和底部分别具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罐体(1.3)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罐体(1.3)内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上层隔板(1.4)、中层隔板(1.5)及下层隔板(1.6),罐体(1.3)的中心具体储药管(1.10),所述储药管(1.10)与罐体(1.3)同轴设置,且储药管(1.10)贯穿所述上层隔板(1.4)、中层隔板(1.5)及下层隔板(1.6),其上端与进料口(1.1)连接,其下端与出料口(1.2)连接,所述储药管(1.10)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滤水网孔,上层隔板(1.4)、中层隔板(1.5)及下层隔板(1.6)将罐体(1.3)的内腔分割为上腔体、中上腔体、中下腔体及下腔体,所述罐体(1.3)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下腔体相连通的进水管(1.11),所述罐体(1.3)的底部设置有与下腔体相连通的出液管(1.12),所述上层隔板(1.4)的上表面安装有上层加热装置(1.7),所述中层隔板(1.5)的上表面安装有中层加热装置(1.8),所述下层隔板(1.6)的上表面安装有下层加热装置(1.9),所述罐体(1.3)的底板上表面安装有底层加热装置(1.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层蒸煮装置(1)、搅拌混合装置(2)及精滤装置(3),所述分层蒸煮装置(1)的出液口与搅拌混合装置(2)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搅拌混合装置(2)的出液口与精滤装置(3)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分层蒸煮装置(1)包括罐体(1.3),所述罐体(1.3)的上部和底部分别具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罐体(1.3)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罐体(1.3)内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上层隔板(1.4)、中层隔板(1.5)及下层隔板(1.6),罐体(1.3)的中心具体储药管(1.10),所述储药管(1.10)与罐体(1.3)同轴设置,且储药管(1.10)贯穿所述上层隔板(1.4)、中层隔板(1.5)及下层隔板(1.6),其上端与进料口(1.1)连接,其下端与出料口(1.2)连接,所述储药管(1.10)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滤水网孔,上层隔板(1.4)、中层隔板(1.5)及下层隔板(1.6)将罐体(1.3)的内腔分割为上腔体、中上腔体、中下腔体及下腔体,所述罐体(1.3)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下腔体相连通的进水管(1.11),所述罐体(1.3)的底部设置有与下腔体相连通的出液管(1.12),所述上层隔板(1.4)的上表面安装有上层加热装置(1.7),所述中层隔板(1.5)的上表面安装有中层加热装置(1.8),所述下层隔板(1.6)的上表面安装有下层加热装置(1.9),所述罐体(1.3)的底板上表面安装有底层加热装置(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1.14),所述还包括与上腔体相连通的第一冲洗口(4)及第一排污口(5),与中上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冲洗口(6)及第二排污口(7),与中下腔体相连通的第三冲洗口(8)和第三排污口(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加热装置(1.7)、中层加热装置(1.8)及下层加热装置(1.9)均为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位于隔板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合装置(2)为搅拌釜,包括釜体和位于釜体内部的搅拌轴,用于存储和将分层蒸煮装置(1)排出的药液搅拌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滤装置(3)包括外壳以为外壳内部的过滤网,用于将药液中的杂质进行清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中药材加工的新型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管(1.10)的网孔直径为0.5-3mm,壁厚为3-5mm,进料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冯文沛程光伟时维一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地源天然药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