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048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及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传感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制动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传感模块与信号检测模块电连接,信号检测模块分别与制动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有远程警报装置,制动模块用于阻断输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传感模块检测到输液管的液面位置低于预设高度时,信号检测模块控制制动模块将输液管阻断,以停止输液,并且通过报警模块在本地发出声光警报,以提醒使用者和相邻的人员,还控制无线传输模块向在医护控制室内的远程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信号,而且扩大了适用人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液管液面报警装置,大多只能提供本地声光报警功能,只适用于少部分行动方便意识清醒的轻症患者,不适合面向行动不便或者意识虚弱的患者进行使用。而且本地声光报警后,不在本地常驻的医护人员无法听到,并不能达到有效的报警作用,而此类患者又无法采取行动,现有装置也不能够对这种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及方法,该结构能够同时兼顾本地制动和无线传输报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包括有传感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制动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传感模块与信号检测模块电连接,信号检测模块分别与制动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有远程警报装置,制动模块用于阻断输液管。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制动模块包括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的中部设置转轴,并且其前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夹槽,第二外壳的前端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夹槽相对应的第二夹槽,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配合形成用于将输液管夹持的夹孔,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侧上,以使第一外壳的前端和第二外壳的前端夹合,以将输液管夹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外壳的后端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卡接件,第一卡接件的顶端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卡块,第二外壳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卡接件,第二卡接件的顶端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卡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外壳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电路板,第一卡接件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且设置有永磁铁和复位弹簧,永磁铁设置在背向第一卡块的侧面上,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电路板上,以带动第一卡接件复位,电路板上设置有电磁铁和探测板,探测板设置在第一夹槽的内侧,传感模块包括有用于感应输液管内液体状态的传感器,传感器安装在探测板上,电磁铁用于吸引永磁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制动模块还设置有电源与开关,电源、开关和电磁铁串联,开关与信号检测模块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制动模块还包括有第三外壳,第三外壳的中部与转轴转动连接,并且后端设置有与第二夹槽相对应的第三夹槽,第二夹槽和第三夹槽相向设置,以夹持输液管,转轴上还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上,以使第二外壳的后端和第三外壳的后端夹合,以将输液管夹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夹槽设置有阻断凸起,阻断凸起用于将输液管夹紧,以阻断输液管内部液体的流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S1、将制动模块安装在输液管上;S2、当传感模块检测到输液管的液面低于预设高度时,信号检测模块根据传感模块发出的信号,控制制动模块将输液管夹紧;S3、信号检测模块控制报警模块发出声光警报;S4、信号检测模块控制无线传输模块向远程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信号。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使用者先将制动模块与输液管相连接,并且通过传感模块监控输液管液面位置。当传感模块检测到输液管的液面位置低于预设高度时,传感模块向信号检测模块发出信号,信号检测模块控制制动模块将输液管阻断,以停止输液,从而保护患者,并且通过报警模块在本地发出声光警报,以提醒使用者和相邻的人员,还控制无线传输模块向在医护控制室内的远程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信号,以提醒远程医护人员,使得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反应,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发生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而且扩大了适用人群。附图说明图1为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及方法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制动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制动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三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电磁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传感模块;11、传感器;2、信号检测模块;3、制动模块;31、第一外壳;311、第一夹槽;312、夹孔;32、第二外壳;321、第二夹槽;322、阻断凸起;33、转轴;331、第一弹簧;332、第二弹簧;34、第一卡接件;341、第一卡块;342、永磁铁;343、复位弹簧;35、第二卡接件;351、第二卡块;36、电路板;361、电磁铁;362、探测板;363、电源;364、开关;37、第三外壳;371、第三夹槽;4、报警模块;5、无线传输模块;6、远程警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7所示,一种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包括有传感模块1、信号检测模块2、制动模块3、报警模块4和无线传输模块5,传感模块1与信号检测模块2电连接,信号检测模块2分别与制动模块3、报警模块4和无线传输模块5电连接,无线传输模块5无线连接有远程警报装置6,制动模块3用于阻断输液管。通过上述方案,使用时,使用者先将制动模块3与输液管相连接,并且通过传感模块1监控输液管液面位置。当传感模块1检测到输液管的液面位置低于预设高度时,传感模块1向信号检测模块2发出信号,信号检测模块2控制制动模块3将输液管阻断,以停止输液,从而保护患者,并且通过报警模块4在本地发出声光警报,以提醒使用者和相邻的人员,还控制无线传输模块5向在医护控制室内的远程警报装置6发出警报信号,以提醒远程医护人员,使得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反应,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发生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而且扩大了适用人群。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制动模块3包括有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第一外壳31的中部设置转轴33,并且其前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夹槽311,第二外壳32的前端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夹槽311相对应的第二夹槽321,第一夹槽311和第二夹槽321配合形成用于将输液管夹持的夹孔312,转轴33上套设有第一弹簧331,第一弹簧33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的内侧上,以使第一外壳31的前端和第二外壳32的前端夹合,以将输液管夹持。通过上述方案,使用者在安装制动模块3时,先按压制动模块3的后端,即使第一外壳31的后端与第二外壳32的后端相向移动,使得输液管能够插入夹孔312内,并且使得第一弹簧331变形,在松开制动模块3,第一弹簧331复位的弹力使第一外壳31的前端和第二外壳32的前端夹合,以将输液管夹持,从而使得制动模块3安装在输液管上,装夹方便,便于使用。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外壳31的后端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卡接件34,第一卡接件34的顶端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卡块341,第二外壳32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卡接件35,第二卡接件35的顶端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卡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有传感模块(1)、信号检测模块(2)、制动模块(3)、报警模块(4)和无线传输模块(5),所述传感模块(1)与信号检测模块(2)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2)分别与制动模块(3)、报警模块(4)和无线传输模块(5)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5)无线连接有远程警报装置(6),所述制动模块(3)用于阻断输液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有传感模块(1)、信号检测模块(2)、制动模块(3)、报警模块(4)和无线传输模块(5),所述传感模块(1)与信号检测模块(2)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2)分别与制动模块(3)、报警模块(4)和无线传输模块(5)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5)无线连接有远程警报装置(6),所述制动模块(3)用于阻断输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制动模块(3)包括有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所述第一外壳(31)的中部设置转轴(33),并且其前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夹槽(311),所述第二外壳(32)的前端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夹槽(311)相对应的第二夹槽(321),所述第一夹槽(311)和第二夹槽(321)配合形成用于将输液管夹持的夹孔(312),所述转轴(33)上套设有第一弹簧(331),所述第一弹簧(33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的内侧上,以使第一外壳(31)的前端和第二外壳(32)的前端夹合,以将输液管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外壳(31)的后端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卡接件(34),所述第一卡接件(34)的顶端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卡块(341),所述第二外壳(32)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卡接件(35),所述第二卡接件(35)的顶端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卡块(3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报警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外壳(31)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电路板(36),所述第一卡接件(34)设置在电路板(36)上,并且设置有永磁铁(342)和复位弹簧(343),所述永磁铁(342)设置在背向第一卡块(341)的侧面上,所述复位弹簧(343)的一端连接在电路板(36)上,以带动第一卡接件(34)复位,所述电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明敏倪昀徐振宇傅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和以芯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