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431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丁香150‑170份、木香240‑260份、吴茱萸80‑100份、沉香80‑100份、降香240‑260份、花椒160‑18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药物辛味以辛温为主。辛温入络,可散寒通络止痛,并引诸药入里,透邪外达。具有应用方便、价格低廉、标本兼治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腹痛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可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常会涉及到邻近的器官或组织疾病,如胃肠消化器官、肝、胆、胰腺疾病、妇科疾病或泌尿生殖器官等。另外,与某些不明原因的疾病或症状,如内分泌失调、胃肠痉挛、胰腺炎、卵巢肿瘤、过敏性紫颠等密切相关。临床上对于腹痛可酌情选用阿托品、消炎痛、硫酸镁、地巴唑等药物和针灸疗法。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汤剂具有煎煮步骤多、耗时长,且携带不便等不足,且中药汤剂对于老幼虚弱之体、不配合服药之人、不适宜服药之症更难以发挥其疗效。西药疗法虽可以短暂缓解疼痛,但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大,易产生依赖性,且某些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胃肠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不宜服用,使用群体受限制。针灸疗法虽然能很快镇痛且副作用小,但是存在针灸师缺乏、针刺水平不一、针刺可能带来疼痛等问题。脾胃虚寒证之腹痛的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胃肠动力药、止泻药、止吐药、5-羟色胺药物、解痉药、微生态调节剂等,其疗效亦欠理想,且长期使用毒副作用明显,患者常常不能耐受,导致病情反复,部分脾胃功能失调性症状如手足不温、畏寒等甚至无药可用。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颇具特色。中药外用散剂是将原药材或饮片研成粉末,均匀混合,分装于一定的载体中直接外用或用一定液体(水、醋或蜂蜜)润湿后调成稀糊状,黏稠适中,调敷患处的一种外用制剂。《伤寒杂病论》中有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王不留行散言:“小疮即粉之”以及头风摩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疢上,令药力行”。其具有表面积较大、易分散、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便于透皮吸收等特点,且副作用小,经济,适用人群广等优点。中药散剂外敷疗法为药物经皮吸收的机理,现代药剂学中将其称为经皮给药系统。外敷药物经皮肤吸收进入体内的途径主要有四个:一是通过动脉通道,药物通过角质层和表皮深层转运而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二是通过水合作用,中药外敷“气团藏而不泄”,敷料和药物贴敷于皮肤,在角质层形成一种汗液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得角质层含水量增加,角质层经水合作用而膨胀为多孔状态,有利于药物的穿透;三是通过表面活性剂作用,如膏药中某些药物所含的脂肪酸或环烷酸的铅盐,即所谓的铅皂,铅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进皮肤对药物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四是通过外敷药物中芳香的药物如丁香、肉桂、沉香等的促进作用,这些芳香、易挥发类的药物具有促进其它中药成分快速渗透皮肤的促透作用。中药散剂外敷疗法治疗腹痛效果显著。董氏运用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总有效率88.1%。温胃散敷脐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疗效确切,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韩氏运用理气止痛散外敷合用良附丸内服总有效率96.67%,高于单用良附丸内服90.00%。近代医家的临床研究为中药贴剂的临床使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温通经络,通达气机,散寒止痛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丁香150-170份、木香240-260份、吴茱萸80-100份、沉香80-100份、降香240-260份、花椒160-180份。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药物辛味以辛温为主。辛温入络,可散寒通络止痛,并引诸药入里,透邪外达。具有应用方便、价格低廉、标本兼治的优势。广木香:辛苦温,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本草纲目》:“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现代药理证实其能促胃动力、利胆、促进胃排空还具有抗炎、抗癌、解痉镇痛作用。丁香:辛苦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行气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本草正》言其能:“温中快气”,《本草经疏》谓之:“辛温暖脾胃而行滞气……而香气又能走窍除秽浊也。”现代研究证实丁香挥发油有很好的透皮吸收作用。丁香中含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抑制作用。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主要功效为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神农本草经》谓其:“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逐风邪,开腠理”,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临床主要应用为寒凝疼痛、畏寒呕吐、虚寒泄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吴茱萸挥发主要有镇痛、抑菌、促进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作用及抗氧化等作用。吴茱萸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吴茱萸烯,有芳香健胃,抑制肠道内异常发酵作用。吴茱萸次碱,可抑制PGD2产生,及抑制外源性花生四烯酸转化为PGE2。花椒:辛温,有小毒。归脾、胃、肾经。《本草纲目》云:“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症”,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杀虫等功效。治胃腹冷痛、呕吐、泄泻、血吸虫、蛔虫等症。现代药理表明花椒具有抗癌、麻醉、镇痛、抗菌杀虫、抗血凝、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等多种药理作用。降香:辛温,归肝、脾经,《本草纲目》云“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用,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伤痛,呕吐腹痛等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发现,降香不仅能抗血栓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还能够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沉香: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呃逆呕吐,肾虚气逆喘急等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报道,沉香具有镇静、镇痛、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广泛药理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丁香160-170份、木香250-260份、吴茱萸80-90份、沉香80-90份、降香240-250份、花椒160-17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组分:丁香167份、木香250份、吴茱萸83份、沉香83份、降香250份、花椒167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敷贴,所述中药敷贴为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分混合研磨后过筛,得到中药粉末,向中药粉末中加入生姜汁或醋调匀,压为饼状得到。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敷贴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研磨后过80-120目筛。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敷贴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药敷贴中的中药粉末的质量含量为99~10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腹痛的药物中的应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应用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药物的用药方式为肚脐贴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丁香150-170份、木香240-260份、吴茱萸80-100份、沉香80-100份、降香240-260份、花椒160-18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丁香150-170份、木香240-260份、吴茱萸80-100份、沉香80-100份、降香240-260份、花椒160-1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丁香160-170份、木香250-260份、吴茱萸80-90份、沉香80-90份、降香240-250份、花椒160-17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丁香167份、木香250份、吴茱萸83份、沉香83份、降香25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斌陈斌李培武杨云英庄昆海潘静琳翁森辉何龙杨晓军熊文生米红江其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