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413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所述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包括用于贮存神经阻滞药液的正压注射器,用于控制注药的药液腔和用于抽吸的负压腔;所述正压注射器内提供将其内部的药液向外推的正压,且其注射头通过连接管与药液腔的药液进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实现了单手大拇指的按压动作即可完成传统神经阻滞操作中需两人配合的抽吸及注药动作,极大地解放了人力,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约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具有广阔且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阻滞麻醉:是指将局麻药物注射至躯干或四肢的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旁,暂时阻断该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局部神经阻滞对患者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等影响较小,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合并较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需要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同时也能满足患者镇痛的需求,是疼痛科室常用镇痛方法,也为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了保障。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超声作为麻醉医生的第三只眼,对患者健康影响小,能够提供准确的解剖定位,保证了神经阻滞效果的完善,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目前临床常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实施方法,术者一手持超声探头,一手持神经阻滞针,随着超声影像显示阻滞针靠近待阻滞的神经附近,由助手负责回抽有无血液(判断是否误入血管),后注入局麻药物。临床常用神经阻滞针,神经阻滞针(不同长度)连接注药延长管及导电线,分别连接注射器及神经刺激仪。(应用超声引导技术可不用神经刺激)目前常用实施方法中,需两人配合操作,浪费人力,同时术者与助手可能在注药时机、注药量等问题上存在差异,配合欠佳,延长操作时间,影响阻滞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超声引导下应用的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实现单人完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贮存神经阻滞药液的正压注射器,用于控制注药的药液腔和用于抽吸的负压腔;所述负压腔为中空腔体结构,其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阻滞针连通的连接口A,或者,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阻滞针连通的连接口A和可供药液进入的药液进口;连接口A、药液进口的位置不冲突;负压腔内部设置有活塞A;所述活塞A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杆通过伸出负压腔的顶部伸向神经阻滞装置外;所述活塞杆为空心柱体,且空心柱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A,空心柱体的底部侧壁开设有通孔B;活塞本体横向开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药液通道的入口可与药液进口接通且密闭连接;药液通道的出口可与连接口A接通且密闭连接;所述药液腔为中空腔体结构,其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口B,以及可供药液进入药液腔的药液进口;连接口B与药液进口的位置不冲突;药液腔内部设置有活塞B,药液腔内的活塞B可通过上下移动封闭或打开药液进口和连接口B;所述活塞B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本体横向开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药液通道的入口可与药液进口接通且密闭连接;药液通道的出口可与连接口B接通且密闭连接;所述正压注射器内提供将其内部的药液向外推的正压,且其注射头通过连接管与药液腔的药液进口相连通。所述负压腔和药液腔为一体结构;所述药液腔设置在负压腔的下部;药液腔的活塞B与负压腔的活塞A为同一个;活塞本体顶部至装置顶部内壁的腔体为负压腔;活塞本体底部至装置底部内部的腔体为药液腔;负压腔的腔体的侧壁上仅开设可与阻滞针连接的连接口A;药液腔的药液进口与连接口B分别设置在药液腔腔体侧壁相对的两个位置且二者高度一致;优选地,负压腔的通孔A到活塞本体顶部的距离为a,装置内壁顶部至底部的距离为b,活塞A的活塞本体的高度c,负压腔连接口A到药液腔连接口B的距离为d,活塞本体的药液通道底部至活塞本体底部的距离为e,活塞本体的药液通道顶部至活塞本体顶部的距离为j,连接口A的口径为i,连接口B的口径为f,药液进口的口径为g,药液通道的管径为h,阻断位置至装置内壁底部距离为k,为其中a≥b–c=e,c≥d,e>f=g=h=k,j>i。所述神经阻滞装置的底部开设有底部开口;所述负压腔的连接口A和药液腔的连接口B位于同一侧,且阻滞针的针尾为可分别连接连接口A和B的双通管结构;优选地,所述双通管结构为硬质材料。所述负压腔和药液腔为分体结构;药液腔、负压腔分别设置在药液流动的通路上的不同位置,药液腔设置在负压腔的上游;负压腔的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阻滞针连通的连接口A和可供药液进入的药液进口;负压腔的药液进口可通过连接管与药液腔的连接口B连通;负压腔底部设有开口与大气相通;药液腔底部设有开口与大气相通。药液腔的活塞杆位于腔内的部分靠近活塞本体的一端套装有弹簧;更优选地,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的高度为a,装置内壁顶部至底部的距离为b,活塞本体高度为c,活塞本体的药液通道底部至活塞本体底部的距离为d,药液进口最低处至药液腔内壁顶部高度为f,药液进口最高处至药液腔内壁顶部高度为e,其中a+c>f,e>a+c-d,b-f=d;优选地,所述药液腔和负压腔的底部均设置底部开口,药液腔顶部设置顶部开口。所述正压注射器内,针筒内靠近注射器注射口的一端设置有可封闭注射口的弹性单向活瓣;优选地,所述弹性单向活瓣12包括2片弧形弹片121;所述弧形弹片的底部周缘与所述针筒靠近注射口一端的内壁周缘相适配且固定连接于针筒内壁,2片弧形弹片侧部边缘及顶部边缘相互适配且相互贴合;优选地,所述弹性单向活瓣12为底面开放的中空圆柱/圆锥/圆台形结构,所述开放的底面圆形周缘与所述针筒靠近注射口一端的内壁周缘相适配且固定连接于针筒内壁,所述中空圆柱/圆锥/圆台形结构的顶部设置有缝隙开口,所述缝隙开口可允许连接管的一端穿过。一种可单人操作的神经阻滞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的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并结合超声引导操作。一手操作超声仪定位神经,另一手采用所述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进行抽吸和注药。操作一体结构的负压腔和药液腔包括如下步骤:(1)提拉活塞杆,使活塞至顶部,将阻滞针插入经超声定位的神经周围;(2)手指堵住活塞杆顶部的通孔A,下压活塞杆,进行负压抽吸;(3)若无回血,则放松通孔A;(4)下压活塞杆,开放药液通道,注入药物;优选地,所述步骤还包括:(5)若有回血,则放松通孔A,提拉活塞杆至顶部,产生的正压将抽吸进负压腔内的血液通过活塞杆中空柱体顶部的通孔A排出;(6)采用超声探头重新定位神经,并重复步骤(1)-(4);更优选地,所述负压抽吸中下压活塞杆指下压活塞杆使活塞本体不超过限位块。操作分体结构的负压腔和药液腔包括如下步骤:(1)提拉负压腔的中空活塞杆,使活塞A至顶部,将阻滞针插入经超声定位的神经周围;(2)手指堵住活塞杆顶部的通孔A,下压活塞杆,进行负压抽吸;(3)若无回血,则提拉负压腔的活塞杆至顶部以开放负压腔的药液进口;(4)下压药液腔活塞杆以开放药液腔的药液进口,注入药液;优选地,所述步骤还包括:(5)若有回血,则开放通孔A,提拉负压腔的活塞杆至顶部,产生的正压将抽吸进负压腔内的血液通过活塞杆中空柱体顶部的通孔A排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贮存神经阻滞药液的正压注射器,用于控制注药的药液腔和用于抽吸的负压腔;/n所述负压腔为中空腔体结构,其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阻滞针连通的连接口A,或者,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阻滞针连通的连接口A和可供药液进入的药液进口;连接口A、药液进口的位置不冲突;/n负压腔内部设置有活塞A;所述活塞A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杆通过伸出负压腔的顶部伸向神经阻滞装置外;所述活塞A杆为空心柱体,且空心柱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A,空心柱体的底部侧壁开设有通孔B;活塞本体横向开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药液通道的入口可与药液进口接通且密闭连接;药液通道的出口可与连接口A接通且密闭连接;/n所述药液腔为中空腔体结构,其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口B,以及可供药液进入药液腔的药液进口;连接口B与药液进口的位置不冲突;药液腔内部设置有活塞B,药液腔内的活塞B可通过上下移动封闭或打开药液进口和连接口B;所述活塞B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本体横向开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药液通道的入口可与药液进口接通且密闭连接;药液通道的出口可与连接口B接通且密闭连接;所述药液腔内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n所述正压注射器内提供将其内部的药液向外推的正压,且其注射头通过连接管与药液腔的药液进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贮存神经阻滞药液的正压注射器,用于控制注药的药液腔和用于抽吸的负压腔;
所述负压腔为中空腔体结构,其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阻滞针连通的连接口A,或者,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阻滞针连通的连接口A和可供药液进入的药液进口;连接口A、药液进口的位置不冲突;
负压腔内部设置有活塞A;所述活塞A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杆通过伸出负压腔的顶部伸向神经阻滞装置外;所述活塞A杆为空心柱体,且空心柱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A,空心柱体的底部侧壁开设有通孔B;活塞本体横向开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药液通道的入口可与药液进口接通且密闭连接;药液通道的出口可与连接口A接通且密闭连接;
所述药液腔为中空腔体结构,其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口B,以及可供药液进入药液腔的药液进口;连接口B与药液进口的位置不冲突;药液腔内部设置有活塞B,药液腔内的活塞B可通过上下移动封闭或打开药液进口和连接口B;所述活塞B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本体横向开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药液通道的入口可与药液进口接通且密闭连接;药液通道的出口可与连接口B接通且密闭连接;所述药液腔内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
所述正压注射器内提供将其内部的药液向外推的正压,且其注射头通过连接管与药液腔的药液进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和药液腔为一体结构;
所述药液腔设置在负压腔的下部;药液腔的活塞A与负压腔的活塞B为同一个;活塞本体顶部至装置顶部内壁的腔体为负压腔;活塞本体底部至装置底部内部的腔体为药液腔;
负压腔的腔体的侧壁上仅开设可与阻滞针连接的连接口A;
药液腔的药液进口与连接口B分别设置在药液腔腔体侧壁相对的两个位置且二者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腔的通孔A到活塞本体顶部的距离为a,装置内壁顶部至底部的距离为b,活塞A的活塞本体的高度c,负压腔连接口A到药液腔连接口B的距离为d,活塞本体的药液通道底部至活塞本体底部的距离为e,活塞本体的药液通道顶部至活塞本体顶部的距离为j,连接口A的口径为i,连接口B的口径为f,药液进口的口径为g,药液通道的管径为h,限位块至药液腔内壁底部距离为k,为其中a≥b–c=e,c≥d,e>f=g=h=k,j>i。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怡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