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阻滞麻醉:是指将局麻药物注射至躯干或四肢的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旁,暂时阻断该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局部神经阻滞对患者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等影响较小,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合并较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需要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同时也能满足患者镇痛的需求,是疼痛科室常用镇痛方法,也为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了保障。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超声作为麻醉医生的第三只眼,对患者健康影响小,能够提供准确的解剖定位,保证了神经阻滞效果的完善,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目前临床常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实施方法,术者一手持超声探头,一手持神经阻滞针,随着超声影像显示阻滞针靠近待阻滞的神经附近,由助手负责回抽有无血液(判断是否误入血管),后注入局麻药物。临床常用神经阻滞针,神经阻滞针(不同长度)连接注药延长管及导电线,分别连接注射器及神经刺激仪。(应用超声引导技术可不用神经刺激)目前常用实施方法中,需两人配合操作,浪费人力,同时术者与助手可能在注药时机、注药量等问题上存在差异,配合欠佳,延长操作时间,影响阻滞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超声引导下应用的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实现单人完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贮存神经阻滞药液的正压注射器,用于控制注药的药液腔和用于抽吸的负压腔;/n所述负压腔为中空腔体结构,其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阻滞针连通的连接口A,或者,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阻滞针连通的连接口A和可供药液进入的药液进口;连接口A、药液进口的位置不冲突;/n负压腔内部设置有活塞A;所述活塞A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杆通过伸出负压腔的顶部伸向神经阻滞装置外;所述活塞A杆为空心柱体,且空心柱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A,空心柱体的底部侧壁开设有通孔B;活塞本体横向开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药液通道的入口可与药液进口接通且密闭连接;药液通道的出口可与连接口A接通且密闭连接;/n所述药液腔为中空腔体结构,其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口B,以及可供药液进入药液腔的药液进口;连接口B与药液进口的位置不冲突;药液腔内部设置有活塞B,药液腔内的活塞B可通过上下移动封闭或打开药液进口和连接口B;所述活塞B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本体横向开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药液通道的入口可与药液进口接通且密闭连接;药液通道的出口可与连接口B接通且密闭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贮存神经阻滞药液的正压注射器,用于控制注药的药液腔和用于抽吸的负压腔;
所述负压腔为中空腔体结构,其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阻滞针连通的连接口A,或者,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阻滞针连通的连接口A和可供药液进入的药液进口;连接口A、药液进口的位置不冲突;
负压腔内部设置有活塞A;所述活塞A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杆通过伸出负压腔的顶部伸向神经阻滞装置外;所述活塞A杆为空心柱体,且空心柱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A,空心柱体的底部侧壁开设有通孔B;活塞本体横向开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药液通道的入口可与药液进口接通且密闭连接;药液通道的出口可与连接口A接通且密闭连接;
所述药液腔为中空腔体结构,其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口B,以及可供药液进入药液腔的药液进口;连接口B与药液进口的位置不冲突;药液腔内部设置有活塞B,药液腔内的活塞B可通过上下移动封闭或打开药液进口和连接口B;所述活塞B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本体横向开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道;药液通道的入口可与药液进口接通且密闭连接;药液通道的出口可与连接口B接通且密闭连接;所述药液腔内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块;
所述正压注射器内提供将其内部的药液向外推的正压,且其注射头通过连接管与药液腔的药液进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和药液腔为一体结构;
所述药液腔设置在负压腔的下部;药液腔的活塞A与负压腔的活塞B为同一个;活塞本体顶部至装置顶部内壁的腔体为负压腔;活塞本体底部至装置底部内部的腔体为药液腔;
负压腔的腔体的侧壁上仅开设可与阻滞针连接的连接口A;
药液腔的药液进口与连接口B分别设置在药液腔腔体侧壁相对的两个位置且二者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腔的通孔A到活塞本体顶部的距离为a,装置内壁顶部至底部的距离为b,活塞A的活塞本体的高度c,负压腔连接口A到药液腔连接口B的距离为d,活塞本体的药液通道底部至活塞本体底部的距离为e,活塞本体的药液通道顶部至活塞本体顶部的距离为j,连接口A的口径为i,连接口B的口径为f,药液进口的口径为g,药液通道的管径为h,限位块至药液腔内壁底部距离为k,为其中a≥b–c=e,c≥d,e>f=g=h=k,j>i。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怡,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