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马桶的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36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扶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马桶的扶手,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侧开设有矩形通口,所述矩形通口的内壁与移动板的正面、背面接触,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分别与上移动杆的右侧、下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上移动杆的上方安装有第一驱动马达。该用于马桶的扶手,通过移动板向下移动可以使上移动杆、下移动杆向下移动,从而使右扶手把、左扶手把向下移动,从而可以调整高度,通过移动块向上移动可以使右移动杆、左移动杆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可以调整右扶手杆、左扶手杆之间的距离,通过启动第二驱动马达使第二蜗杆转动,通过第二蜗杆转动使右扶手杆、左扶手杆一起转动,从而可以节省一定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马桶的扶手
本技术涉及扶手
,具体为一种用于马桶的扶手。
技术介绍
一般坐式马桶皆有着高度固定不可调节,对于年长者或一些腿脚不便,如有下肢疾病、产后恢复期的产妇、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下蹲动作难以完成者等而言,经常会因为马桶座位置过低,导致无法下蹲或者下蹲后膝盖弯曲角度过大造成难以起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扶手。现有扶手结构使固定的,不同人的身材体型是不一样的,所以固定不变的扶手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其次在人们不使用扶手的时候,扶手把也会一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马桶的扶手,解决了固定不变的扶手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扶手把也会一定的空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马桶的扶手,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侧开设有矩形通口,所述矩形通口的内壁与移动板的正面、背面接触,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分别与上移动杆的右侧、下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上移动杆的上方安装有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底部与第一蜗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蜗杆的底部依次贯穿上移动杆的顶部、下移动杆的顶部延伸至与方块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左侧与板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板块的左侧与第二驱动马达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二蜗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的左侧依次贯穿第一U型板块的右侧、第二U型板块的右侧延伸至与轴承一的右侧滚动连接,所述轴承一的左侧与第二U型板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块右侧所开贯穿的通孔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蜗杆外壁上的外螺纹相啮合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蜗杆右端的外壁与第一圆形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形套筒的正面与右扶手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左端的外壁与第二圆形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形套筒的正面与左扶手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块的背面与右移动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型板块的背面与左移动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右移动杆顶端套设在上移动杆右端的外壁上,所述右移动杆的底端套设在下移动杆右端外壁上,所述左移动杆顶端套设在上移动杆左端的外壁上,所述左移动杆的底端套设在下移动杆左端的外壁上,所述右移动杆底端的背面与右活动杆顶端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右活动杆底端的正面与移动块右端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左移动杆顶端的背面与左活动杆顶端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左活动杆底端的正面与移动块左端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口,所述圆形通口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蜗杆外壁上的外螺纹相啮合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移动板的右侧与涡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涡轮内壁的内螺纹与第三蜗杆外壁上的外螺纹相啮合,所述第三蜗杆的外壁与轴承二的内壁滚动连接,所述轴承二的左侧与支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蜗杆的底部与伞齿轮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伞齿轮一与伞齿轮二相啮合,所述伞齿轮二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右侧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长度要小于矩形通口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顶部与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右侧与矩形通口的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上移动杆的顶部、下移动杆的顶部均开设有与第一蜗杆相适配的通口。优选的,所述右活动杆顶端的正面与右移动杆底端的背面通过螺丝进行活动连接,且该右活动杆底端的正面与移动块右端的背面通过螺丝进行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左活动杆顶端的正面与左移动杆底端的背面通过螺丝进行活动连接,且该左活动杆底端的正面与移动块左端的背面通过螺丝进行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蜗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以方块体正面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两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马桶的扶手。该用于马桶的扶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马桶的扶手,通过移动板向下移动可以使上移动杆、下移动杆向下移动,从而使右扶手把、左扶手把向下移动,从而可以调整高度,通过移动块向上移动可以使右移动杆、左移动杆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可以调整右扶手杆、左扶手杆之间的距离,通过启动第二驱动马达使第二蜗杆转动,通过第二蜗杆转动使右扶手杆、左扶手杆一起转动,从而可以节省一定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杆右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移动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移动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U型板块右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2矩形通口、3移动板、4连接杆、5第一驱动马达、6第一蜗杆、7上移动杆、8右移动杆、9第一内螺纹、10左移动杆、11下移动杆、12右扶手杆、13左扶手杆、14第二蜗杆、15左活动杆、16右活动杆、17移动块、18方块体、19第一U型板块、20圆形套筒一、21第二驱动马达、22圆形套筒二、23轴承一、24第二U型板块、25板块、26涡轮、27第三蜗杆、28轴承、29圆形通口、30第二内螺纹、31伞齿轮一、32伞齿轮二、33驱动电机、34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马桶的扶手,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右侧开设有矩形通口2,矩形通口2的内壁与移动板3的正面、背面接触,移动板3的长度要小于矩形通口2的长度,移动板3的左侧分别与上移动杆7的右侧、下移动杆11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移动板3向下移动可以使上移动杆7、下移动杆11向下移动,从而使右扶手把12、左扶手把13向下移动,从而可以调整高度,上移动杆7的上方安装有第一驱动马达5,第一驱动马达5的顶部与连接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杆4的右侧与矩形通口2的内壁接触,第一驱动马达5的底部与第一蜗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蜗杆6的底部依次贯穿上移动杆7的顶部、下移动杆11的顶部延伸至与方块体18的顶部固定连接,上移动杆7的顶部、下移动杆11的顶部均开设有与第一蜗杆6相适配的通口,安装方块体18避免移动块17在向下移动时从第一蜗杆6的底部脱落,移动板3的左侧与板块25的右侧固定连接,板块25的左侧与第二驱动马达21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驱动马达21的输出端与第二蜗杆14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蜗杆14的左侧依次贯穿第一U型板块19的右侧、第二U型板块24的右侧延伸至与轴承一23的右侧滚动连接,轴承一23的左侧与第二U型板块2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U型板块19右侧所开贯穿的通孔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蜗杆14外壁上的外螺纹相啮合的第一内螺纹9,第二蜗杆14右端的外壁与第一圆形套筒20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圆形套筒20的正面与右扶手杆12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二蜗杆14左端的外壁与第二圆形套筒22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圆形套筒22的正面与左扶手杆13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启动第二驱动马达21使第二蜗杆14转动,通过第二蜗杆14转动使右扶手杆12、左扶手杆13一起转动,从而可以节省一定的空间,第一U型板块19的背面与右移动杆8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二U型板块24的背面与左移动杆10的正面固定连接,右移动杆8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马桶的扶手,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右侧开设有矩形通口(2),所述矩形通口(2)的内壁与移动板(3)的正面、背面接触,所述移动板(3)的左侧分别与上移动杆(7)的右侧、下移动杆(1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上移动杆(7)的上方安装有第一驱动马达(5),所述第一驱动马达(5)的底部与第一蜗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蜗杆(6)的底部依次贯穿上移动杆(7)的顶部、下移动杆(11)的顶部延伸至与方块体(1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的左侧与板块(25)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板块(25)的左侧与第二驱动马达(2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马达(21)的输出端与第二蜗杆(14)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14)的左侧依次贯穿第一U型板块(19)的右侧、第二U型板块(24)的右侧延伸至与轴承一(23)的右侧滚动连接,所述轴承一(23)的左侧与第二U型板块(2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块(19)右侧所开贯穿的通孔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蜗杆(14)外壁上的外螺纹相啮合的第一内螺纹(9),所述第二蜗杆(14)右端的外壁与第一圆形套筒(2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形套筒(20)的正面与右扶手杆(1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14)左端的外壁与第二圆形套筒(2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形套筒(22)的正面与左扶手杆(13)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块(19)的背面与右移动杆(8)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型板块(24)的背面与左移动杆(10)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右移动杆(8)顶端套设在上移动杆(7)右端的外壁上,所述右移动杆(8)的底端套设在下移动杆(11)右端外壁上,所述左移动杆(10)顶端套设在上移动杆(7)左端的外壁上,所述左移动杆(10)的底端套设在下移动杆(11)左端的外壁上,所述右移动杆(8)底端的背面与右活动杆(16)顶端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右活动杆(16)底端的正面与移动块(17)右端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左移动杆(10)顶端的背面与左活动杆(15)顶端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左活动杆(15)底端的正面与移动块(17)左端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17)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口(29),所述圆形通口(29)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蜗杆(6)外壁上的外螺纹相啮合的第二内螺纹(30),所述移动板(3)的右侧与涡轮(2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涡轮(26)内壁的内螺纹与第三蜗杆(27)外壁上的外螺纹相啮合,所述第三蜗杆(27)的外壁与轴承二(28)的内壁滚动连接,所述轴承二(28)的左侧与支撑杆(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蜗杆(27)的底部与伞齿轮一(3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伞齿轮一(31)与伞齿轮二(32)相啮合,所述伞齿轮二(32)的内壁与转轴(3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4)的右侧与驱动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马桶的扶手,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右侧开设有矩形通口(2),所述矩形通口(2)的内壁与移动板(3)的正面、背面接触,所述移动板(3)的左侧分别与上移动杆(7)的右侧、下移动杆(1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上移动杆(7)的上方安装有第一驱动马达(5),所述第一驱动马达(5)的底部与第一蜗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蜗杆(6)的底部依次贯穿上移动杆(7)的顶部、下移动杆(11)的顶部延伸至与方块体(1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的左侧与板块(25)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板块(25)的左侧与第二驱动马达(2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马达(21)的输出端与第二蜗杆(14)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14)的左侧依次贯穿第一U型板块(19)的右侧、第二U型板块(24)的右侧延伸至与轴承一(23)的右侧滚动连接,所述轴承一(23)的左侧与第二U型板块(2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块(19)右侧所开贯穿的通孔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蜗杆(14)外壁上的外螺纹相啮合的第一内螺纹(9),所述第二蜗杆(14)右端的外壁与第一圆形套筒(2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形套筒(20)的正面与右扶手杆(1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14)左端的外壁与第二圆形套筒(2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形套筒(22)的正面与左扶手杆(13)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块(19)的背面与右移动杆(8)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型板块(24)的背面与左移动杆(10)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右移动杆(8)顶端套设在上移动杆(7)右端的外壁上,所述右移动杆(8)的底端套设在下移动杆(11)右端外壁上,所述左移动杆(10)顶端套设在上移动杆(7)左端的外壁上,所述左移动杆(10)的底端套设在下移动杆(11)左端的外壁上,所述右移动杆(8)底端的背面与右活动杆(16)顶端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右活动杆(16)底端的正面与移动块(17)右端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左移动杆(10)顶端的背面与左活动杆(15)顶端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左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赵亚军陶孝林何亚陈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