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20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涉及玻璃墙面清洁设备技术领域,为了安全便捷地清洁玻璃外立墙,所述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包括一个四足机器人、四个分别设置在四足机器人的四足上的吸盘、设置在四足机器人腹部的清洁模块和设置在四足机器人背部的抽气模块和设置在四足机器人背部的抽放气控制模块;通过本申请的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可有效吸附在玻璃墙面上,并且可以无人的进行清洁,使得清洁玻璃墙面非常的容易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墙面清洁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玻璃外立墙面美观大方,是现在许多大型建筑的首选外墙装修设计方案,但是由于玻璃外立墙面不容易清洁,导致每次清洁的时候要不使用升降设备送人员去清洁,要不就是通过吊挂的方式吊住人员去清洁,不仅麻烦,而且危险性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为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清洁玻璃墙面麻烦且危险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所述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包括一个四足机器人、四个分别设置在四足机器人的四足上的吸盘、设置在四足机器人腹部的清洁模块和设置在四足机器人背部的抽气模块和设置在四足机器人背部的抽放气控制模块;所述吸盘上设有两个通气孔,一个通气孔与抽气模块连通,另一个通气孔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抽放气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抽气模块与抽放气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清洁模块在四足机器人腹部不停地进行清洁作业;所述四足机器人任意时刻有两个以上的足位于最低点,最多两个足位于悬空状态,所述抽放气控制模块控制抽气模块对位于最低点的足上的吸盘进行抽气,所述抽放气控制模块控制阀门对对位于最低点的足将要悬空时进行放气作业。可选的,所述四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设置在机器人本体底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驱动横杆、设置在驱动横杆上与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横杆两端的驱动盘、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盘上的前足、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后横杆、两个分别设置在后横杆两端的后足和两组分别设置在前足和后足之间的交叉连杆;所述驱动盘的偏心位置设有一个凸起,该凸起与前足连接;所述交叉连杆包括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分别连接同一侧的前足和后足,其中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凸起与前足的连接处和该前足所在同一侧的后足的上端,另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前足的上端和后足与后横杆连接处。可选的,两个所述驱动盘上的凸起位置相互偏转180度。可选的,所述抽放气控制模块包括一根设置在四足机器人上的传动轴、设置在传动轴一端上的第三锥齿轮、两个设置在传动轴上的凸轮和四个设置在四足机器人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分为两组,每组两个压力传感器,同组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与两个凸轮配合,两组分别与阀门和抽气模块电信号连接,通过凸轮接触和离开不同组的压力传感器,控制阀门的打开、关闭和抽气模块的抽气与停止。通过本申请的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可有效吸附在玻璃墙面上,并且可以无人的进行清洁,使得清洁玻璃墙面非常的容易和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的四足机器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的传动轴、凸轮呵呵压力传感器三者配合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专利技术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如图所示,基于上述目的提供的一种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所述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包括一个四足机器人1、四个分别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的四足上的吸盘2、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腹部的清洁模块和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背部的抽气模块和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背部的抽放气控制模块。所述吸盘2上设有两个通气孔,一个通气孔与抽气模块连通,另一个通气孔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抽放气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抽气模块与抽放气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抽放气控制模块控制抽气模块对吸盘2进行抽气作业,还控制阀门的打开与关闭。四足机器人1通过吸盘2吸附在玻璃墙面上,通过四足运动在玻璃墙面上移动,进而通过腹部的清洁模块对玻璃墙面进行清洁。所述清洁模块在四足机器人1腹部不停地进行清洁作业。为了保证四足机器人1在运动或静止情况下都能稳定的吸附在玻璃墙面上,所述四足机器人1任意时刻有两个以上的足位于最低点,最多两个足位于悬空状态,所述抽放气控制模块控制抽气模块对位于最低点的足上的吸盘进行抽气,所述抽放气控制模块控制阀门对对位于最低点的足将要悬空时进行放气作业。所述四足机器人1包括机器人本体11、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1底部的驱动电机12、设置在驱动电机12输出轴上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1上的驱动横杆14、设置在驱动横杆14上与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横杆14两端的驱动盘13、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盘13上的前足15、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1上的后横杆、两个分别设置在后横杆两端的后足16和两组分别设置在前足15和后足16之间的交叉连杆17。所述驱动横杆14与后横杆平行。所述驱动盘13的偏心位置设有一个凸起,该凸起与前足15连接。所述交叉连杆17包括两个连杆,两个连杆分别连接同一侧的前足15和后足16,其中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凸起与前足15的连接处和该前足15所在同一侧的后足16的上端,另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前足15的上端和后足16与后横杆连接处。两个所述驱动盘13上的凸起位置相互偏转180度。为了实现四足机器人1在运动或静止情况下都能稳定的吸附在玻璃墙面上,所述四足机器人1任意时刻有两个以上的足位于最低点,最多两个足位于悬空状态,,静止时,四足机器人1的四条腿的下端都是同时与玻璃面接触;前进时,四条腿分为两组交替运动,对角的两腿为一组,即:左边的前足15和右边的后足16为一组,右边的前足15和左边的后足16为另一组;第1组两条腿(左边的前足15和右边的后足16)往前迈出,第2组两条腿(右边的前足15和左边的后足16)静止不动;第1组两条腿(左边的前足15和右边的后足16)迈出后静止。第2组两条腿(右边的前足15和左边的后足16)往前迈出,第1组两条腿(左边的前足15和右边的后足16)静止不动;两组不断交替实现运动。如此循环往复,同一时间都保证有一组两条腿着地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不断往前进。为了实行吸盘2的充放气准确无误差,所述抽放气控制模块包括一根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上的传动轴31、设置在传动轴31一端上的第三锥齿轮、两个设置在传动轴31上的凸轮32和四个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分为两组,每组两个压力传感器,同组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与两个凸轮32配合,两组分别与阀门和抽气模块电信号连接,通过凸轮32接触和离开不同组的压力传感器,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包括一个四足机器人(1)、四个分别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的四足上的吸盘(2)、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腹部的清洁模块和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背部的抽气模块和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背部的抽放气控制模块;/n所述吸盘(2)上设有两个通气孔,一个通气孔与抽气模块连通,另一个通气孔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抽放气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n所述抽气模块与抽放气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n所述清洁模块在四足机器人(1)腹部不停地进行清洁作业;/n所述四足机器人(1)任意时刻有两个以上的足位于最低点,最多两个足位于悬空状态,所述抽放气控制模块控制抽气模块对位于最低点的足上的吸盘进行抽气,所述抽放气控制模块控制阀门对对位于最低点的足将要悬空时进行放气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包括一个四足机器人(1)、四个分别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的四足上的吸盘(2)、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腹部的清洁模块和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背部的抽气模块和设置在四足机器人(1)背部的抽放气控制模块;
所述吸盘(2)上设有两个通气孔,一个通气孔与抽气模块连通,另一个通气孔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抽放气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
所述抽气模块与抽放气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
所述清洁模块在四足机器人(1)腹部不停地进行清洁作业;
所述四足机器人(1)任意时刻有两个以上的足位于最低点,最多两个足位于悬空状态,所述抽放气控制模块控制抽气模块对位于最低点的足上的吸盘进行抽气,所述抽放气控制模块控制阀门对对位于最低点的足将要悬空时进行放气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外立墙面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足机器人(1)包括机器人本体(11)、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1)底部的驱动电机(12)、设置在驱动电机(12)输出轴上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1)上的驱动横杆(14)、设置在驱动横杆(14)上与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横杆(14)两端的驱动盘(13)、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盘(13)上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东曹景尚罗建东高磊周成龙邱成杰鞠方东宋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