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本体及无纺布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12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6
本申请涉及一种口罩本体及无纺布口罩,涉及口罩技术领域,该口罩本体包括布料片和异形鼻梁条,所述布料片由多层布料叠合而成,所述异形鼻梁条被夹设于所述布料片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异形鼻梁条包括:长条部和识别部,所述识别部固定于所述长条部的一端,所述识别部和所述长条部形成唯一的位置关系以供使用者通过触感确定口罩本体的正反面。本申请具有方便佩戴者通过手指的触感判断口罩本体的正反面的效果,设计更加人性化,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本体及无纺布口罩
本申请涉及口罩
,尤其是涉及一种口罩本体及无纺布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无纺布口罩是口罩的一种。目前市面上的无纺布口罩大多数为平面口罩,其核心结构包括耳带和口罩本体,口罩本体的内外表面为无纺布,两层无纺布中间夹有熔喷布,口罩本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内部夹设有长条形状的鼻梁条。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无纺布口罩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外层往往积聚着很多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物,而里层阻挡着呼出的细菌、唾液,因此,两面不能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沾染的污物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入人体,而成为传染源,但是对于一些有视力障碍的人群,不能很好地将口罩本体的正反面区分开,如果佩戴反了,不仅不利于佩戴者呼吸,而且口罩的防护效果也会大幅度受影响,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常见口罩本体难以被有视力障碍的人群快速区分正反面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口罩本体及无纺布口罩。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口罩本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口罩本体,包括布料片和异形鼻梁条,所述布料片由多层布料叠合而成,所述异形鼻梁条被夹设于所述布料片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异形鼻梁条包括:长条部和识别部,所述识别部固定于所述长条部的一端,所述识别部和所述长条部形成唯一的位置关系以供使用者通过触感确定口罩本体的正反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视力障碍的佩戴者在佩戴该口罩本体之前,可以先通过手指触摸异形鼻梁条,确保鼻梁条位于口罩本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再通过手指去触摸长条部和识别部,以寻找识别部相对于长条部所在的位置,如果长条部和识别部之间的位置关系与预先知道的,例如售卖人员可以提前告知佩戴者:识别部位于长条部左边或者右边时,即上述的“唯一的位置关系”,该口罩本体刚好正面朝外,可以直接佩戴。对于有视力障碍人群来说,以长条部的位置为参考点,通过识别部的位置就能判断口罩本体的正反面,有效避免该人群把口罩本体戴反的情况,呼吸更加顺畅,防护效果更好。可选的,所述识别部的最大宽度是所述长条部宽度的1.5-3倍,所述长条部的长度是所述识别部的最大长度的6-12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识别部和长条部的尺寸满足上述条件下,识别部和长条部的形状差异性比较大,方便有视力障碍的佩戴者快速通过手指的触感来区分出识别部和长条部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便精准确认口罩本体的正反面。可选的,所述长条部和所述识别部的中间穿设有一根金属丝,所述长条部和所述识别部为一体成型的塑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丝和塑料配合形成异形鼻梁条,制作成本较低,而且金属丝在具有弯曲能力的同时,复位比较困难,可以很好地夹持固定在佩戴者的鼻梁上。可选的,所述长条部和/或所述识别部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有荧光粉,且在所述长条部和/或所述识别部的外表面形成有荧光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目前的布料片的透光性都比较好,荧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可以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夜晚情况下,荧光粉会具有一定的发光效果,如果佩戴该口罩本体且在晚上行走时,荧光层发出的光线具有一定提醒效果,更有利于佩戴者的安全。可选的,所述识别部呈扁平状,且所述识别部的外轮廓为圆形状、椭圆形状或者梅花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扁平状的识别部,可以使该口罩本体的厚度更薄一点点,而且外轮廓为圆形状、椭圆形状或者梅花形状的识别部,没有尖锐角,佩戴者在触摸识别部的过程中,不易划伤手指,而且该口罩本体在佩戴过程中,也不易因尖锐角而戳伤人脸,更加安全实用。可选的,所述识别部的正面或者反面设置有盲文凸起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视力障碍人群对自己熟知的盲文敏感性较高,在识别部的基础上再加设盲文凸起点,能使佩戴者更加精准地触摸到识别部,更加方便佩戴者区分口罩本体的正反面,而且加设的盲文凸起点能增强该视力障碍人群的亲切感,设计更加人性化。可选的,所述布料片的周边设置有一圈固定多层布料的焊点,位于所述异形鼻梁条附近的多个所述焊点沿着所述异形鼻梁条的外轮廓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点的功能不仅有固定多层布料的效果,而还有部分焊点围绕异形鼻梁条的外轮廓布置,可以有效防止异形鼻梁条在布料片内来回滑动,尤其是识别部周围的焊点,限制移动的效果更为明显。可选的,所述布料片呈矩形状、鸭嘴形状或者杯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状的布料片是目前平面口罩的主要形状,鸭嘴形状的布料片是目前鸭嘴口罩的主要形状,杯形状的布料片是目前N95口罩的主要形状,所以布料片可以选取上述任一种形状,都是消费者所熟悉的形状,消费者接受度更高。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纺布口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口罩,包括如上述的口罩本体和两根耳带,两根所述耳带分别固定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口罩本体具有上述诸多优势的基础上,该无纺布口罩同样具有上述优势,即:能够很方便的被有视力障碍的人群快速区分正反面,实用性更强。可选的,靠近所述识别条的所述耳带在靠近所述识别条的一端设置有辅助识别点,所述辅助识别点通过热压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佩戴人员在触摸识别部的前提下,依旧不太确定该口罩本体的正反面,那么佩戴人员可以继续寻找直至触摸到辅助识别点,辅助识别点和识别部相互结合,能增强识别效果;而且辅助识别点可以在将耳带点焊到口罩本体上的过程中一起热压制成,其设备改进只需要稍稍修改一下点焊耳带的模具即可,加工简单、方便,改进成本低。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对于有视力障碍人群来说,以长条部的位置为参考点,通过识别部的位置就能判断口罩本体的正反面,有效避免该人群把口罩本体戴反的情况,呼吸更加顺畅,防护效果更好;2.荧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可以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夜晚情况下,荧光粉会具有一定的发光效果,如果佩戴该口罩本体且在晚上行走时,荧光层发出的光线具有一定提醒效果,更有利于佩戴者的安全;3.有视力障碍人群对自己熟知的盲文敏感性较高,在识别部的基础上再加设盲文凸起点,能使佩戴者更加精准地触摸到识别部,更加方便佩戴者区分口罩本体的正反面,而且加设的盲文凸起点能增强该视力障碍人群的亲切感,设计更加人性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无纺布口罩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异形鼻梁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无纺布口罩的正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口罩本体;102、耳带;103、辅助识别点;1、布料片;11、焊点;2、异形鼻梁条;21、长条部;22、识别部;221、盲文凸起点;23、金属丝;24、荧光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一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片(1)和异形鼻梁条(2),所述布料片(1)由多层布料叠合而成,所述异形鼻梁条(2)被夹设于所述布料片(1)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异形鼻梁条(2)包括:长条部(21)和识别部(22),所述识别部(22)固定于所述长条部(21)的一端,所述识别部(22)和所述长条部(21)形成唯一的位置关系以供使用者通过触感确定口罩本体(101)的正反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片(1)和异形鼻梁条(2),所述布料片(1)由多层布料叠合而成,所述异形鼻梁条(2)被夹设于所述布料片(1)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异形鼻梁条(2)包括:长条部(21)和识别部(22),所述识别部(22)固定于所述长条部(21)的一端,所述识别部(22)和所述长条部(21)形成唯一的位置关系以供使用者通过触感确定口罩本体(101)的正反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部(22)的最大宽度是所述长条部(21)宽度的1.5-3倍,所述长条部(21)的长度是所述识别部(22)的最大长度的6-1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部(21)和所述识别部(22)的中间穿设有一根金属丝(23),所述长条部(21)和所述识别部(22)为一体成型的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部(21)和/或所述识别部(22)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有荧光粉,且在所述长条部(21)和/或所述识别部(22)的外表面形成有荧光层(2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刘四祥
申请(专利权)人:仙桃市兴荣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