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蚕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05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蚕房,包括硬化地面,在所述硬化地面上建设有由墙体围合构成的共育室,所述共育室顶部设置有房顶;所述共育室设置有门和至少一组对流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对流窗,有利于调节共育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改善共育室内的空气质量。通过设置上下对流窗,便于分层调节共育室内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蚕房
本技术属于养蚕设施领域,涉及一种小蚕养殖专用设施。
技术介绍
孵化收蚁至第一次眠的蚕为1龄蚕,第一次眠起后至第二次眠的蚕称2龄蚕,第二次眠后至第三次眠的蚕则是3龄蚕,生产上一般将1-3龄蚕称作稚蚕或小蚕。小蚕的养殖对环境影响要求非常高,需要精细管理。小蚕对高温多湿适应性强,对低温干燥抵抗力弱;小蚕生长发育快,对桑叶质量要求严格;小蚕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强,对有毒气体抵抗力弱;小蚕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弱。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未对不同龄期的家蚕分阶段提供养殖设施,从小蚕、中蚕到大蚕,使用同一养蚕室。而一张蚕种养至大蚕需35~40m2养殖面积,小蚕、中蚕、大蚕对环境的抵抗力差异十分明显,温度、湿度要求均不相同,不可在同一蚕房内同时养殖小蚕、中蚕和大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蚕养殖的专用设施。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小蚕房,包括硬化地面,在所述硬化地面上建设有由墙体围合构成的共育室,所述共育室顶部设置有房顶;所述共育室设置有门和至少一组对流窗。根据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房顶为双层,包括一平顶和一人字顶。根据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平顶向所述共育室外延伸2~3m。根据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对流窗包括上对流窗和下对流窗。根据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对流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窗和第二上窗,所述第一上窗设置于共育室的前墙上,所述第二上窗设置于共育室的后墙上;所述下对流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下窗和第二下窗,所述第一下窗设置于共育室的前墙上,所述第二下窗设置于共育室的后墙上;所述第一上窗设置在所述第一下窗上方,所述第二上窗设置在所述第二下窗上方。根据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门设置在所述共育室的前墙上,所述共育室的后墙上设置有后窗,所述后窗与所述门相对设置。根据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后窗上安装有湿帘。根据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进一步实施方式,还包括调温系统,所述调温系统包括:用于加热介质的加热装置;用于循环运输介质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安装有泵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在所述共育室内。根据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热装置为太阳能热水器。根据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进一步实施方式,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共育室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泵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a)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硬化地面,便于消毒、清洁。b)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双层房顶,有利于隔热。c)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实施例中,平顶向所述共育室外延伸2~3m,避免太阳直射共育室,有利于维持共育室温度。d)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对流窗,有利于改善共育室内的空气质量,调节共育室内的温度和湿度。e)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下对流窗,便于分层调节共育室内的空气质量。f)本技术小蚕房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循环加热管道,便于控制共育室内的温度。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精确化控制共育室内的温度;同时,更加环保、节能和水循环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小蚕房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1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小蚕房一较佳实施例中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分别为:100小蚕房,110共育室,111门,112第一上窗,113第一下窗,114后窗,115第二上窗,116第二下窗,120平顶,121人字顶,130加热装置,131循环管路,132泵,133热交换器,140控制器,141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以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小蚕房,用于1~3龄小蚕共育,申请人所在地小蚕养殖温湿度要求如下表(表1)所示:龄期123饲育温度(℃)27~2826~2725~26饲育湿度(%)908580每日给桑数(次)3~43~43~4一张种蚕座面积(m2)128~9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准确控制小蚕养殖共育室的温度、湿度,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蚕房100,参见图1~图4。该小蚕房100包括硬化地面,在所述硬化地面上建设有由墙体围合构成的长方形共育室110。所述共育室顶部设置有房顶;所述共育室设置有门111和至少一组对流窗。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显示了两组对流窗,分别设置与所述门的两侧。当然,对流窗的数量与共育室的大小相关。参见图3。所述房顶为双层,包括一平顶120和一人字顶121。所述平顶120向所述共育室110外延伸2m或3m,也可以是2~3m范围内的任一延伸宽度。延伸部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太阳对共育室110的照射。太阳照射共育室,会增加共育室的室内温度。设置2~3m宽的延伸部后,阳光仅早上和傍晚光照强度较弱时对共育室进行照射,大大减少了太阳照射对共育室温度的影响。人字顶121设置在平顶120上方,人字顶121与平顶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蚕房,包括硬化地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硬化地面上建设有由墙体围合构成的共育室,所述共育室顶部设置有房顶;所述共育室设置有门和至少一组对流窗,所述房顶为双层,包括一平顶和一人字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蚕房,包括硬化地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硬化地面上建设有由墙体围合构成的共育室,所述共育室顶部设置有房顶;所述共育室设置有门和至少一组对流窗,所述房顶为双层,包括一平顶和一人字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蚕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顶向所述共育室外延伸2~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蚕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窗包括上对流窗和下对流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蚕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对流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窗和第二上窗,所述第一上窗设置于共育室的前墙上,所述第二上窗设置于共育室的后墙上;所述下对流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下窗和第二下窗,所述第一下窗设置于共育室的前墙上,所述第二下窗设置于共育室的后墙上;所述第一上窗设置在所述第一下窗上方,所述第二上窗设置在所述第二下窗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汪勇王谢陈谷蒙勇李建君颜永生彭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绵阳市涪城区农业农村局绵阳丝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