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列式母驴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99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畜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列式母驴舍,驴舍采用横向对称的双列式布置方式,驴舍包括主体棚舍、躺卧区、赶驴通道和运动场,主体棚舍位于驴舍的中间位置,主体棚舍两侧分别设置有躺卧区,躺卧区远离主体棚舍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运动场,躺卧区与运动场之间设置有赶驴通道。主体棚舍包括位于其中间位置的饲喂通道和位于饲喂通道两侧的采食区,饲喂通道与采食区之间设置有食槽,运动场外侧设置有饮水槽,赶驴通道中间设置有排水沟,采食区与躺卧区之间以及运动场边缘设置有排污沟。该双列式母驴舍便于分群饲养,减少争抢打斗,饲喂作业方便,有利于机械化清粪,保持环境的干燥卫生,改善驴舍的舒适度,有益于母驴的健康生长和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列式母驴舍
本专利技术属于畜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列式母驴舍。
技术介绍
阿胶是一种名贵的中成药,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之功效,采用驴皮为原料制作而成。驴肉食品鲜香美味,深受大众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阿胶和驴肉制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养驴成了一个发家致富的好营生。母驴的正常养殖和产仔是规模化养驴的发展重心,目前,多数养殖场母驴舍和普通驴舍基本一样,驴舍建造结构简易,环境拥挤脏乱,舒适度较差,不利于母驴的健康生长和繁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双列式母驴舍,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养殖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有益于规模化推广养殖。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列式母驴舍,驴舍采用横向对称的双列式布置方式,驴舍包括主体棚舍、躺卧区、赶驴通道和运动场,主体棚舍位于驴舍的中间位置,主体棚舍两侧分别设置有躺卧区,躺卧区远离主体棚舍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运动场,躺卧区与运动场之间设置有赶驴通道。主体棚舍包括位于其中间位置的饲喂通道和位于饲喂通道两侧的采食区,饲喂通道与采食区之间设置有食槽,运动场外侧设置有饮水槽,赶驴通道中间设置有排水沟,采食区与躺卧区之间以及运动场边缘设置有排污沟。驴舍整体框架采用轻钢结构搭建而成,主体棚舍和躺卧区为封闭式建筑,两者的顶棚均采用彩钢复合板制作,躺卧区外侧筑有墙体,墙体下部四周均为砖混结构,墙体上部山墙为彩钢复合板,墙体上部侧墙为电动卷帘窗,运动场采用通透式围墙结构,其顶棚采用阳光板制作。赶驴通道位于运动场区域内,赶驴通道与运动场之间筑设有第一隔离栏,饲喂通道与采食区之间筑设有第二隔离栏,赶驴通道两侧与运动场和躺卧区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出入门,赶驴通道两端设置有第二出入门,采食区两端设置有第三出入门,饲喂通道两端设置有第四出入门。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棚舍和躺卧区的彩钢复合板顶棚下方架设有C型钢檩条,C型钢檩条搭建在轻钢结构门式钢架上方,提高彩钢复合板顶棚的结构强度,同时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保证驴舍内温度舒适。进一步地,所述运动场的阳光板顶棚下方架设有C型钢檩条,C型钢檩条搭建在轻钢结构门式钢架上方,提高阳光板顶棚的结构强度,保证驴只运动的同时还可以晒太阳,有益于驴只的健康和繁殖。进一步地,所述驴舍的顶棚整体呈人字形结构,且主体棚舍、躺卧区和运动场三者的顶棚之间存在台阶式落差,躺卧区与运动场的顶棚中间还留设有落水间隙,驴舍顶棚自由落水,落水随排水沟自流外排。进一步地,所述躺卧区的侧墙的电动卷帘窗上方还设置有多个透明推拉窗,用于驴舍内部的自然光照明和调节空气流通。进一步地,所述采食区向排污沟2%放坡,躺卧区向排污沟4%放坡,有利于保证躺卧区和采食区的干燥卫生。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和排污沟上均配合铺设有地沟篦子,排水沟和排污沟均向其出水口0.3%放坡。进一步地,所述彩钢复合板采用75mm厚的彩钢夹芯岩棉复合板,夏季隔热,冬日保温,有助于保证驴舍的舒适度和防火等级。进一步地,所述阳光板采用2mm厚的阳光板,保证运动场的光线良好,驴只在活动的同时,还可以晒太阳,有益舒适健康。进一步地,所述墙体外侧底部设置有散水,墙体与散水间设一道10mm宽变形缝,内嵌沥青砂浆。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能够使其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双列式母驴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增加母驴的躺卧和活动空间,加设有分栏设施,便于分群饲养,减少争抢打斗,饲喂作业方便,有助于母驴采食,饮水槽和污水排放设置,有利于机械化清粪,省时、省力、安全、高效,保持环境的干燥卫生,改善驴舍的舒适度,有益于母驴的健康生长和繁殖。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驴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驴舍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驴舍顶棚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驴舍墙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双列式母驴舍,驴舍采用横向对称的双列式布置方式,驴舍包括主体棚舍1、躺卧区2、赶驴通道3和运动场4,主体棚舍位于驴舍的中间位置,主体棚舍两侧分别设置有躺卧区,躺卧区远离主体棚舍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运动场,躺卧区与运动场之间设置有赶驴通道。主体棚舍包括位于其中间位置的饲喂通道5和位于饲喂通道两侧的采食区6,饲喂通道与采食区之间设置有食槽7,运动场外侧设置有饮水槽8,赶驴通道中间设置有排水沟9,采食区与躺卧区之间以及运动场边缘设置有排污沟10。驴舍整体框架采用轻钢结构搭建而成,主体棚舍和躺卧区为封闭式建筑,两者的顶棚均采用彩钢复合板12制作,躺卧区外侧筑有墙体,墙体下部四周均为砖混结构11,墙体上部山墙为彩钢复合板,墙体上部侧墙为电动卷帘窗13,运动场采用通透式围墙结构14,其顶棚采用阳光板15制作。夏季卷帘开启实现横向通风,冬季天气寒冷,卷帘关闭防寒风吹入舍内;中午开启南边卷帘使阳光照入,利于躺卧区干燥,晚上关闭减少通风量,便于保温。赶驴通道位于运动场区域内,赶驴通道与运动场之间筑设有第一隔离栏16,饲喂通道与采食区之间筑设有第二隔离栏17,赶驴通道两侧与运动场和躺卧区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出入门18,赶驴通道两端设置有第二出入门19,采食区两端设置有第三出入门20,饲喂通道两端设置有第四出入门21。这种双列对称的驴舍布置结构,方便两侧驴群的统一饲喂和管理,各区域采用划分,为驴只提供足够的休息和活动空间,隔离栏设置便于驴只分群管理,减少争抢打斗,方便粪便清理,躺卧区保持干燥卫生,提高驴舍的舒适度,防止疾病发生和传播,运动场为驴只提供专门的定时运动场所,有益于保证驴只的健康和繁殖。所述主体棚舍和躺卧区的彩钢复合板顶棚下方架设有C型钢檩条22,C型钢檩条搭建在轻钢结构门式钢架23上方。所述运动场的阳光板顶棚下方架设有C型钢檩条,C型钢檩条搭建在轻钢结构门式钢架上方。所述驴舍的顶棚整体呈人字形结构,且主体棚舍、躺卧区和运动场三者的顶棚之间存在台阶式落差,躺卧区与运动场的顶棚中间还留设有落水间隙24。主体棚舍和躺卧区的彩钢复合板顶棚均为10%放坡,阳光板顶棚5%放坡。所述躺卧区的侧墙的电动卷帘窗上方还设置有多个透明推拉窗25。透明推拉窗为单层玻璃塑钢推拉窗。所述采食区向排污沟2%放坡,躺卧区向排污沟4%放坡,有效保证了驴躺卧区和采食区相对干燥。所述排水沟和排污沟上均配合铺设有地沟篦子26,排水沟和排污沟均向其出水口0.3%放坡。所述彩钢复合板采用75mm厚的彩钢夹芯岩棉复合板,所述阳光板采用2mm厚的阳光板,驴舍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所述墙体外侧底部设置有散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列式母驴舍,其特征在于:驴舍采用横向对称的双列式布置方式,驴舍包括主体棚舍、躺卧区、赶驴通道和运动场,主体棚舍位于驴舍的中间位置,主体棚舍两侧分别设置有躺卧区,躺卧区远离主体棚舍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运动场,躺卧区与运动场之间设置有赶驴通道;/n主体棚舍包括位于其中间位置的饲喂通道和位于饲喂通道两侧的采食区,饲喂通道与采食区之间设置有食槽,运动场外侧设置有饮水槽,赶驴通道中间设置有排水沟,采食区与躺卧区之间以及运动场边缘设置有排污沟;/n驴舍整体框架采用轻钢结构搭建而成,主体棚舍和躺卧区为封闭式建筑,两者的顶棚均采用彩钢复合板制作,躺卧区外侧筑有墙体,墙体下部四周均为砖混结构,墙体上部山墙为彩钢复合板,墙体上部侧墙为电动卷帘窗,运动场采用通透式围墙结构,其顶棚采用阳光板制作;/n赶驴通道位于运动场区域内,赶驴通道与运动场之间筑设有第一隔离栏,饲喂通道与采食区之间筑设有第二隔离栏,赶驴通道两侧与运动场和躺卧区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出入门,赶驴通道两端设置有第二出入门,采食区两端设置有第三出入门,饲喂通道两端设置有第四出入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列式母驴舍,其特征在于:驴舍采用横向对称的双列式布置方式,驴舍包括主体棚舍、躺卧区、赶驴通道和运动场,主体棚舍位于驴舍的中间位置,主体棚舍两侧分别设置有躺卧区,躺卧区远离主体棚舍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运动场,躺卧区与运动场之间设置有赶驴通道;
主体棚舍包括位于其中间位置的饲喂通道和位于饲喂通道两侧的采食区,饲喂通道与采食区之间设置有食槽,运动场外侧设置有饮水槽,赶驴通道中间设置有排水沟,采食区与躺卧区之间以及运动场边缘设置有排污沟;
驴舍整体框架采用轻钢结构搭建而成,主体棚舍和躺卧区为封闭式建筑,两者的顶棚均采用彩钢复合板制作,躺卧区外侧筑有墙体,墙体下部四周均为砖混结构,墙体上部山墙为彩钢复合板,墙体上部侧墙为电动卷帘窗,运动场采用通透式围墙结构,其顶棚采用阳光板制作;
赶驴通道位于运动场区域内,赶驴通道与运动场之间筑设有第一隔离栏,饲喂通道与采食区之间筑设有第二隔离栏,赶驴通道两侧与运动场和躺卧区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出入门,赶驴通道两端设置有第二出入门,采食区两端设置有第三出入门,饲喂通道两端设置有第四出入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式母驴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棚舍和躺卧区的彩钢复合板顶棚下方架设有C型钢檩条,C型钢檩条搭建在轻钢结构门式钢架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亮晁先平李倩秦雯霄王冲亚王晓佩宋海霞王竹伟杨国峰胡爽郑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神工农牧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畜牧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