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晾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994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谷晾晒装置,包括晾晒杆和若干个晾晒叶,若干个所述的晾晒叶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晾晒杆的侧面上以在晾晒杆呈圆周分布,所述晾晒杆呈中空设置,所述容纳腔被分为呈上下分布的湿谷腔和干谷腔,所述晾晒叶的端部安装在湿谷腔的外侧壁上,并与湿谷腔内部连通,所述晾晒叶包括晾晒盒和晾晒轴,所述晾晒盒的一端安装在晾晒杆的侧面上,所述晾晒轴可旋转的设置在存谷槽内,所述晾晒轴的表面设有吸附层,所述晾晒盒背向晾晒杆的一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晾晒盒连接并相互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稻谷晾晒装置,通过晾晒杆和晾晒叶的组合作用,便可简单有效的实现晾晒稻谷了,并且占地面积极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谷晾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晾晒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稻谷晾晒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进行稻谷晾晒是最后一步,通过对稻谷的晾晒可以有效的去除掉稻谷内蕴含的水分,极大的增加了稻谷的存放时间,因此晾晒烘干操作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现有的晾晒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便是通过外部太阳晾晒,另一种便是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太阳晾晒具有节能的效果,但是会受到天气和晾晒面积的影响,而烘干机不会有上述问题,但是会存在耗能高的问题,因此在小批量种植的农户,基本上都会选择太阳晾晒。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供晾晒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少,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很多利用道路进行晾晒的问题,进行道路晾晒一方面会沿着占用道路的通行面积,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道路在汽车通行的过程中也会造成扬尘的情况,增加晾晒稻谷的灰尘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道路晾晒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的稻谷晾晒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谷晾晒装置,包括晾晒杆和若干个晾晒叶,若干个所述的晾晒叶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晾晒杆的侧面上以在晾晒杆呈圆周分布,所述晾晒杆呈中空设置,其内形成用于容纳谷物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被分为呈上下分布的湿谷腔和干谷腔,所述晾晒叶的端部安装在湿谷腔的外侧壁上,并与湿谷腔内部连通,所述晾晒叶包括晾晒盒和晾晒轴,所述晾晒盒的一端安装在晾晒杆的侧面上,并与湿谷腔内部连通,上侧呈打开设置,构成存谷槽,另一端向下倾斜,所述晾晒轴可旋转的设置在存谷槽内,所述晾晒轴的表面设有吸附层,以吸附存谷槽内的湿稻谷,所述晾晒盒背向晾晒杆的一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晾晒盒连接并相互连通,另一端向下弯曲后连接至晾晒杆,并与晾晒杆内的干谷腔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晾晒轴为静电轴,所述存谷槽分为湿谷槽和干谷槽,所述吸附层为静电层,所述出料管的端部连接至干谷槽的端部上,其中吸附层在湿谷槽的上方时具有静电,在干谷槽的上方时不具有静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层为中空的套筒,其上开设有若干个吸附孔,所述晾晒轴呈中空设置,所述吸附层同轴套接在晾晒轴上,并与晾晒轴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的端部通过机械密封件连接在晾晒轴的端部上,并与晾晒轴内部连通,所述干谷腔的腔壁上固定有抽气风扇,以抽取干谷腔内的空气,所述吸附孔的孔壁上设有用于控制吸附孔孔径大小的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被吸附在吸附孔内的稻谷湿度,同时在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稻谷湿度达到阈值时,扩大吸附孔的孔径,以让吸附孔内的稻谷进入到晾晒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均呈弧形,其外弧边固定安装在吸附孔的孔壁上,内弧边构成吸附孔的内侧孔径,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均由吸水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存谷槽的一侧槽壁上设有补水盒,所述吸附层部分设置在补水盒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探测杆和开关套,所述探测杆沿着晾晒轴的长度方向可滑移的设置在晾晒轴上方,所述开关套套设在晾晒轴上,并处于晾晒轴和吸附层之间,所述开关套上开设有数量和孔径均与与吸附孔相等的连通孔,所述存谷槽相对于晾晒杆的一端上固定有平移电机,所述平移电机的推动杆与开关套固定连接,以推动开关套在晾晒轴上沿着晾晒轴的长度来回滑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晾晒杆的上端固定有储谷斗,所述储谷斗的下端与湿谷腔的上端连通,该晾晒杆的下端固定有存谷盒,所述存谷盒的上端与干谷腔的下端相互连通,所述存谷盒呈金字塔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晾晒杆的设置,便可有效的构成一根主杆结构,而通过晾晒叶的设置,则可供出一个晾晒的空间,并且在晾晒的过程中通过晾晒轴的旋转,便可实现对于稻谷的活动晾晒,如此便可在保证了晾晒量的基础上,还能保持足够小的占地面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道路晾晒的问题,同时相比于烘干机的方式,耗能大大减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稻谷晾晒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晾晒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晾晒叶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湿度检测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稻谷晾晒装置,包括晾晒杆1和若干个晾晒叶2,若干个所述的晾晒叶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晾晒杆1的侧面上以在晾晒杆1呈圆周分布,所述晾晒杆1呈中空设置,其内形成用于容纳谷物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被分为呈上下分布的湿谷腔和干谷腔,所述晾晒叶2的端部安装在湿谷腔的外侧壁上,并与湿谷腔内部连通,所述晾晒叶2包括晾晒盒21和晾晒轴22,所述晾晒盒21的一端安装在晾晒杆1的侧面上,并与湿谷腔内部连通,上侧呈打开设置,构成存谷槽211,另一端向下倾斜,所述晾晒轴22可旋转的设置在存谷槽211内,所述晾晒轴22的表面设有吸附层,以吸附存谷槽211内的湿稻谷,所述晾晒盒21背向晾晒杆1的一端连接有出料管23,所述出料管23的一端与晾晒盒21连接并相互连通,另一端向下弯曲后连接至晾晒杆1,并与晾晒杆1内的干谷腔连通,在使用本实施例的稻谷晾晒装置的过程中,只需要将待晾晒的湿稻谷放入到晾晒杆1内的湿谷腔内即可,如此通过重力或是加设在干谷腔内的送料装置的作用下,便可逐步的输送到晾晒叶2上,在湿稻谷进入到晾晒叶2上时,湿稻谷是先进入到存谷槽211内,然后通过晾晒轴22的旋转,利用晾晒轴22上的吸附层将湿稻谷有效的吸附住,在湿稻谷被吸附涂满一部分晾晒轴22后,晾晒轴22停止旋转,进行晾晒操作,其中晾晒时间采用系统内部预设的方式,即可根据晾晒轴22每次吸附稻谷量来设定具体的晾晒时间,而在晾晒时间到了以后,晾晒轴22再次旋转,先将晾晒好的干稻谷通过出料管23进入到晾晒杆1内的干谷腔进行存储,如此完成一次晾晒,这样便可有效的实现占地面积小,且能够有效的对稻谷进行晾晒了。本实施例中在基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晾晒杆1的上端固定有储谷斗4,所述储谷斗4的下端与湿谷腔的上端连通,该晾晒杆1的下端固定有存谷盒5,所述存谷盒5的上端与干谷腔的下端相互连通,所述存谷盒5呈金字塔形,如此便可增加一次存放的晾晒量,减少人们置换稻谷的次数,减少工作量。下面提供了三种晾晒叶的实施例。实施例1晾晒轴22为静电轴,所述存谷槽211分为湿谷槽211和干谷槽2112,所述吸附层为静电层,所述出料管23的端部连接至干谷槽2112的端部上,其中吸附层在湿谷槽2111的上方时具有静电,在干谷槽2112的上方时不具有静电,该实施例主要是采用了现有的打印机工作原理,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便可有效的实现吸附晾晒的效果,如此在保证了晾晒量的前提下,还最大化的降低了占地面积。实施例2所述吸附层为中空的套筒,其上开设有若干个吸附孔221,所述晾晒轴22呈中空设置,所述吸附层同轴套接在晾晒轴22上,并与晾晒轴22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谷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晾晒杆(1)和若干个晾晒叶(2),若干个所述的晾晒叶(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晾晒杆(1)的侧面上以在晾晒杆(1)呈圆周分布,所述晾晒杆(1)呈中空设置,其内形成用于容纳谷物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被分为呈上下分布的湿谷腔和干谷腔,所述晾晒叶(2)的端部安装在湿谷腔的外侧壁上,并与湿谷腔内部连通,所述晾晒叶(2)包括晾晒盒(21)和晾晒轴(22),所述晾晒盒(21)的一端安装在晾晒杆(1)的侧面上,并与湿谷腔内部连通,上侧呈打开设置,构成存谷槽(211),另一端向下倾斜,所述晾晒轴(22)可旋转的设置在存谷槽(211)内,所述晾晒轴(22)的表面设有吸附层,以吸附存谷槽(211)内的湿稻谷,所述晾晒盒(21)背向晾晒杆(1)的一端连接有出料管(23),所述出料管(23)的一端与晾晒盒(21)连接并相互连通,另一端向下弯曲后连接至晾晒杆(1),并与晾晒杆(1)内的干谷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谷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晾晒杆(1)和若干个晾晒叶(2),若干个所述的晾晒叶(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晾晒杆(1)的侧面上以在晾晒杆(1)呈圆周分布,所述晾晒杆(1)呈中空设置,其内形成用于容纳谷物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被分为呈上下分布的湿谷腔和干谷腔,所述晾晒叶(2)的端部安装在湿谷腔的外侧壁上,并与湿谷腔内部连通,所述晾晒叶(2)包括晾晒盒(21)和晾晒轴(22),所述晾晒盒(21)的一端安装在晾晒杆(1)的侧面上,并与湿谷腔内部连通,上侧呈打开设置,构成存谷槽(211),另一端向下倾斜,所述晾晒轴(22)可旋转的设置在存谷槽(211)内,所述晾晒轴(22)的表面设有吸附层,以吸附存谷槽(211)内的湿稻谷,所述晾晒盒(21)背向晾晒杆(1)的一端连接有出料管(23),所述出料管(23)的一端与晾晒盒(21)连接并相互连通,另一端向下弯曲后连接至晾晒杆(1),并与晾晒杆(1)内的干谷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谷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晒轴(22)为静电轴,所述存谷槽(211)分为湿谷槽(2111)和干谷槽(2112),所述吸附层为静电层,所述出料管(23)的端部连接至干谷槽(2112)的端部上,其中吸附层在湿谷槽(2111)的上方时具有静电,在干谷槽(2112)的上方时不具有静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谷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为中空的套筒,其上开设有若干个吸附孔(221),所述晾晒轴(22)呈中空设置,所述吸附层同轴套接在晾晒轴(22)上,并与晾晒轴(22)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23)的端部通过机械密封件连接在晾晒轴(22)的端部上,并与晾晒轴(22)内部连通,所述干谷腔的腔壁上固定有抽气风扇,以抽取干谷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华庆杭波王普朱丽张勇花俏枝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