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秧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992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秧培育方法,涉及水稻育苗技术领域。该稻秧培育方法,包括准备营养土、晒种、浸种、催芽、播种、摆盘和移栽步骤。该稻秧培育方法通过在稻秧培育阶段加入生长素凝胶颗粒的方式,降低在移栽阶段后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的数量,同时稻秧在长期低浓度生长素凝胶颗粒的刺激下,稻秧内的生长素受体浓度分泌增加,加快稻秧在第二季稻的生长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秧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苗
,具体为一种稻秧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稻秧培育是水稻在田中移栽之前的必备工序,水稻的生长状况的好坏和稻秧的培育水平密不可分。传统的再生稻的稻秧培育缺乏对植物激素的管理,一方面在第一季稻的培育过程中,需要增加生长素的量来去除双子叶杂草,另一方面在第二季稻的生长过程中对生长素的灵敏度低,导致生长周期延长。于是,本申请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稻秧培育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秧培育方法,解决了统的再生稻的稻秧培育缺乏对植物激素的管理,一方面在第一季稻的培育过程中,需要增加生长素的量来去除双子叶杂草,另一方面在第二季稻的生长过程中对生长素的灵敏度低,导致生长周期延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稻秧培育方法,包括准备营养土、晒种、浸种、催芽、播种、摆盘和移栽,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营养土:每亩田取100gk土,取回后摊开晒干;步骤二:晒种:将种子均匀地摊在铺好的苫布上,晒种1~2天;步骤三:浸种:用灭菌剂浸种6~8小时;步骤四:催芽:采用日浸夜露法进行催芽,催芽至种子90%破胸露白即可;步骤五:播种:播种前将水稻壮秧剂和步骤一中取用的土按1:100的比例调配为盖籽土,将催芽后的种子使用自动播种机播种,播种后在田中撒上盖籽土,所述盖籽土中不含有肥料;步骤六:摆盘:将比重后的秧盘整齐摆放育秧大棚,保持硬盘与秧床紧密接触;步骤七:育苗:在育苗期间播撒100倍农家肥稀释液和1000倍稀释的生长素凝胶颗粒;步骤七:移栽:当秧龄18~20天、叶龄3~6叶、苗高13~20厘米时即可做秧苗的移栽准备。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土为田中最上层土。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灭菌剂为浸种灵和强氯精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育秧大棚中苗盘土保持湿润,出现卷叶及时洒水,晴天温度过高时打开大棚边膜通风,傍晚把膜盖好保温。(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秧培育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稻秧培育方法通过在稻秧培育阶段加入生长素凝胶颗粒的方式,降低在移栽阶段后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的数量,同时稻秧在长期低浓度生长素凝胶颗粒的刺激下,稻秧内的生长素受体浓度分泌增加,加快稻秧在第二季稻的生长速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处理后的秧苗(Y两优900)均移栽至同样的稻田中生长,生长过程环境、施肥、驱虫方法均相同,在第二季稻的培育中也做同样的处理,最终结果通过稻田杂草数量、第二季稻的成熟时间、第二季稻中生长素受体浓度来进行对比。实施例1:在育苗阶段中不加入生长素凝胶颗粒,加入等量等浓度生长素稀释液步骤一:准备营养土:每亩田取100gk土,取回后摊开晒干;步骤二:晒种:将种子均匀地摊在铺好的苫布上,晒种1~2天;步骤三:浸种:用灭菌剂浸种6~8小时;步骤四:催芽:采用日浸夜露法进行催芽,催芽至种子90%破胸露白即可;步骤五:播种:播种前将水稻壮秧剂和步骤一中取用的土按1:100的比例调配为盖籽土,将催芽后的种子使用自动播种机播种,播种后在田中撒上盖籽土,所述盖籽土中不含有肥料;步骤六:摆盘:将比重后的秧盘整齐摆放育秧大棚,保持硬盘与秧床紧密接触;步骤七:育苗:在育苗期间播撒100倍农家肥稀释液和1000倍稀释的生长素;步骤七:移栽:当秧龄18~20天、叶龄3~6叶、苗高13~20厘米时即可做秧苗的移栽准备;步骤一中的土为田中最上层土,步骤三中的灭菌剂为浸种灵和强氯精中的一种,育秧大棚中苗盘土保持湿润,出现卷叶及时洒水,晴天温度过高时打开大棚边膜通风,傍晚把膜盖好保温。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稻秧培育方法步骤一:准备营养土:每亩田取100gk土,取回后摊开晒干;步骤二:晒种:将种子均匀地摊在铺好的苫布上,晒种1~2天;步骤三:浸种:用灭菌剂浸种6~8小时;步骤四:催芽:采用日浸夜露法进行催芽,催芽至种子90%破胸露白即可;步骤五:播种:播种前将水稻壮秧剂和步骤一中取用的土按1:100的比例调配为盖籽土,将催芽后的种子使用自动播种机播种,播种后在田中撒上盖籽土,所述盖籽土中不含有肥料;步骤六:摆盘:将比重后的秧盘整齐摆放育秧大棚,保持硬盘与秧床紧密接触;步骤七:育苗:在育苗期间播撒100倍农家肥稀释液和1000倍稀释的生长素凝胶颗粒;步骤七:移栽:当秧龄18~20天、叶龄3~6叶、苗高13~20厘米时即可做秧苗的移栽准备步骤一中的土为田中最上层土,步骤三中的灭菌剂为浸种灵和强氯精中的一种,育秧大棚中苗盘土保持湿润,出现卷叶及时洒水,晴天温度过高时打开大棚边膜通风,傍晚把膜盖好保温。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稻秧生长对比表综上所述,该稻秧培育方法通过在稻秧培育阶段加入生长素凝胶颗粒的方式,降低在移栽阶段后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的数量,同时稻秧在长期低浓度生长素凝胶颗粒的刺激下,稻秧内的生长素受体浓度分泌增加,加快稻秧在第二季稻的生长速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秧培育方法,包括准备营养土、晒种、浸种、催芽、播种、摆盘和移栽,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准备营养土:每亩田取100gk土,取回后摊开晒干;/n步骤二:晒种:将种子均匀地摊在铺好的苫布上,晒种1~2天;/n步骤三:浸种:用灭菌剂浸种6~8小时;/n步骤四:催芽:采用日浸夜露法进行催芽,催芽至种子90%破胸露白即可;/n步骤五:播种:播种前将水稻壮秧剂和步骤一中取用的土按1:100的比例调配为盖籽土,将催芽后的种子使用自动播种机播种,播种后在田中撒上盖籽土,所述盖籽土中不含有肥料;/n步骤六:摆盘:将比重后的秧盘整齐摆放育秧大棚,保持硬盘与秧床紧密接触;/n步骤七:育苗:在育苗期间播撒100倍农家肥稀释液和1000倍稀释的生长素凝胶颗粒;/n步骤七:移栽:当秧龄18~20天、叶龄3~6叶、苗高13~20厘米时即可做秧苗的移栽准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秧培育方法,包括准备营养土、晒种、浸种、催芽、播种、摆盘和移栽,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营养土:每亩田取100gk土,取回后摊开晒干;
步骤二:晒种:将种子均匀地摊在铺好的苫布上,晒种1~2天;
步骤三:浸种:用灭菌剂浸种6~8小时;
步骤四:催芽:采用日浸夜露法进行催芽,催芽至种子90%破胸露白即可;
步骤五:播种:播种前将水稻壮秧剂和步骤一中取用的土按1:100的比例调配为盖籽土,将催芽后的种子使用自动播种机播种,播种后在田中撒上盖籽土,所述盖籽土中不含有肥料;
步骤六:摆盘:将比重后的秧盘整齐摆放育秧大棚,保持硬盘与秧床紧密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在文
申请(专利权)人:含山县仙踪镇在文家庭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