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基站温控柜机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9909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51
一种5G基站温控柜机一体化装置,包括柜体、基站设备、温控系统和控制系统,温控系统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室内部分与基站设备分别置在柜体内的两侧,室内部分包括蒸发器和室内风机,室外部分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和室外风机,控制系统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根据温度传感器的结果,控制温控系统的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基站与温控系统一体化设计,使柜体空间更加紧凑,实现柜体空间利用最大化;冷通道直接环绕柜体内设备设计,更贴近热源,减少冷量的损失,同进柜体侧壁为可拆卸的隔板组装而成,柜体扩展方便;且为保证柜体内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风机采用模块化的风机组件结构,实现风机更换时无需断电,减少维护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基站温控柜机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一种5G基站温控柜机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网络正在进行4G到5G的转型时期,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基站的架构、形态直接影响5G网络如何部署,不同于4G基站,5G时代为了满足增强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物联网(MMTC)和低时延高可靠物联网(URLLC)三大要求,并提高资源利用率,5G基站的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变。在技术标准中,5G的频段远高于2G、3G和4G网络,5G网络现阶段主要工作在3000-5000MHz频段,由于频率越高,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显而易见的,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而且5G基站的发热量也将比4G基站更多,据研究表明5G基站的发热量将是4G基站的4倍多;目前传统4G基站的发热模块为RRU+AAU,一般是采用配置机架空调等温控解决方案来控制基站的温度,但这些方案存在冷量损失高,安装占用面积大的缺点,并且不具备机体并机等功能,这些温控方案己不能完全满足5G基站工作的需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适合5G基站使用的温控方案,以解决5G基站温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5G基站温控柜机一体化装置,实现基站设备和温控系统一体化,使柜体空间更加紧凑,节约占用空间,并且扩展方便,施工与维护简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5G基站温控柜机一体化装置,包括柜体、基站设备和温控系统,温控系统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室内部分与基站设备分别置在柜体内的两侧,室内部分包括蒸发器和室内风机,室外部分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和室外风机,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通过柔性软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站设备主要是基带处理单元,即BuildingBasebandUnit(BBU)。进一步的,室内部分与基站设备间设有隔板,隔板两头均与柜体壁留出一定缺口,使室内风机工作时,蒸发器流出的冷空气从隔板一头的缺口流向基站设备一侧,带走基站设备散发的热量,然后从隔板另一头的缺口回到蒸发器,即在柜体内形成了一个冷空气循环的冷通道,该冷通道紧贴基站设备,避免了冷量浪费。进一步的,柜体的侧壁由多块隔板组成,隔板可拆卸连接在柜体上,方便多个柜体并柜组合,组合时只要拆下相邻两柜体重合侧壁上的隔板即可,并柜后,柜体内的多个蒸发器可以共用一个冷凝器。进一步的,柜体底部设有沟槽,便于蒸发器与柔性软管的连接安装,软管设在底部沟槽中,避免与外界接触,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的,温控系统为热管系统或者传统空调系统,优选的,温控系统同时采用热管系统和传统空调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两种制冷系统的优点。进一步的,室内风机与室外风机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热插拔操作,减少设备维护时间,室内风机与室外风机可以采用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或灌流风机。进一步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可以采用微通道结构或铜管铝翅片结构的换热器。进一步的,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机柜内和机柜外温度;所述控制器与温控系统连接,可以用于控制温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例如可以控制室内风机的转速,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柜体内温度升高时,加大室内风机转速,当温度降低时,减小风机转速。上述一体化装置的控制方法是,由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柜体外温度值来控制风机的转速,当测得的温度较高时,加大风机转速;当测得的温度较低时,减小风机转速;实现热管、空调系统的智能调控,减少风机的能耗;更具体的是:当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机柜外温度低于T1时,采用全自然冷却方式,即仅热管系统运行,传统空调系统停机,当室外温度在T1-T2间时,采用部分自然冷却方式,即热管系统和传统空调系统部分负荷运行;当室外温度高于T2时,传统空调系统全负荷运行;传统空调系统的负荷控制通过利用压缩机变频控制来实现,当室外温度超过T1时,压缩机开始以低运转转数运行,当温度升高时,提高风机的转数,同时逐渐提高压缩机的运转转数,当温度继续升高超过T2时,压缩机开始满负荷运行,优选的,所述T1为18℃左右,T2为24℃左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本技术采用基站与温控系统一体化设计,使柜体空间更加紧凑,实现柜体空间利用最大化;冷通道直接环绕柜体内设备设计,更贴近热源,减少冷量的损失,同进柜体侧壁为可拆卸的隔板组装而成,柜体扩展方便;且为保证柜体内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风机采用模块化的风机组件结构,实现风机更换时无需断电,减少维护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缩机、2-空调冷凝器、3-室外风机、4-膨胀阀、5-空调蒸发器、6—室内风机、7—隔板、8—基带处理单元、9—冷通道、10-热管蒸发器、11-热管冷凝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本文以图1中的左侧为左侧,右侧为右侧,上方为后方,下方为前方。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5G基站温控柜机一体化装置,包括柜体、基站设备和温控系统,柜体为四周闭合的箱体状,温控系统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室内部分与基站设备分别置在柜体内的两侧,室内部分包括蒸发器和室内风机6,室外部分包括冷凝器2、膨胀阀4、压缩机1和室外风机3,本实施例的温控系统同时采用热管系统和传统空调系统,因此蒸发器分为空调蒸发器5和热管蒸发器10,冷凝器2与分为空调冷凝器2和热管冷凝器11,蒸发器与冷凝器2间通过柔性软管连接。本实施例的基站设备主要是基带处理单元8,即BuildingBasebandUnit(BBU);其设在柜体内腔的左侧,蒸发器及室内风机6设在柜体内腔的右侧,且室内风机6设在蒸发器前方,BBU与蒸发器及室内风机6间设有隔板7,隔板7的两头均与柜体侧壁不接触,留出一定距离的缺口,当室内风机6工作时,从蒸发器流出的冷空气将在风机带动下从隔板7前方的缺口流向基站设备一侧,带走基站设备散发的热量,然后从隔板7另一头的缺口回到蒸发器,即在柜体内形成了一个冷空气顺时针运转的冷通道9,该冷通道9紧贴基站设备,有效避免了冷量浪费。柜体底部设有沟槽,用于蒸发器与柔性软管的连接安装,软管设在底部沟槽中,避免与外界接触,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本实施例中,室内风机6与室外风机3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热插拔操作,减少设备维护时间,室内风机6与室外风机3采用轴流风机,蒸发器和冷凝器2均采用微通道结构的换热器。本实施例的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采用PLC,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机柜内和机柜外温度;控制器与温控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温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例如可以控制室内风机6的转速,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柜体内温度升高时,加大室内风机6转速,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基站温控柜机一体化装置,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站设备和温控系统,温控系统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室内部分与基站设备分别置在柜体内的两侧,室内部分包括蒸发器和室内风机(6),室外部分包括冷凝器、压缩机(1)和室外风机(3),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通过柔性软管连接;/n所述基站设备包括基带处理单元(8);/n所述室内部分与基站设备间设有隔板(7),隔板(7)两头均与柜体壁留出一定缺口,使室内风机(6)工作时,蒸发器流出的冷空气从隔板(7)一头的缺口流向基站设备一侧,带走基站设备散发的热量,然后从隔板(7)另一头的缺口回到蒸发器,即在柜体内形成了一个冷空气循环的冷通道(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基站温控柜机一体化装置,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站设备和温控系统,温控系统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室内部分与基站设备分别置在柜体内的两侧,室内部分包括蒸发器和室内风机(6),室外部分包括冷凝器、压缩机(1)和室外风机(3),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通过柔性软管连接;
所述基站设备包括基带处理单元(8);
所述室内部分与基站设备间设有隔板(7),隔板(7)两头均与柜体壁留出一定缺口,使室内风机(6)工作时,蒸发器流出的冷空气从隔板(7)一头的缺口流向基站设备一侧,带走基站设备散发的热量,然后从隔板(7)另一头的缺口回到蒸发器,即在柜体内形成了一个冷空气循环的冷通道(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基站温控柜机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侧壁由多块隔板(7)组成,隔板(7)可拆卸连接在柜体上,方便多个柜体并柜组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5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曙光张泉陈飞虎丁婷邢利陈喜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