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壳纽扣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64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硬壳纽扣电池,包括外壳、极芯、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的极性不同;外壳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密封连接,以在两者的内侧形成密封腔,极芯容纳在密封腔内;第一半壳的远离第二半壳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向远离第二半壳的方向凸出;第一极耳与极芯连接,并从第一凸起穿出第一半壳,且第一极耳与外壳绝缘;第二极耳与极芯连接,并从第二凸起穿出第一半壳,且第二极耳与外壳绝缘。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直接与外电路电连接,无需将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焊接在外壳上,避免增加焊接阻抗,降低了电池的阻抗,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壳纽扣电池
本技术属于硬壳纽扣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硬壳纽扣电池。
技术介绍
硬壳纽扣电池是一种全金属壳密封电池,其特点是电池体积小、密封性强,故在各种微型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纽扣电池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这对纽扣电池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的硬壳纽扣电池包括上壳、下壳、绝缘件和极芯,上壳和下壳通过绝缘件绝缘密封形成密封腔,极芯容纳在密封腔内。极芯引出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与上壳焊接,负极耳与下壳焊接,从而通过上壳和下壳与外电路进行电连接。硬壳纽扣电池通过极耳与壳体连接将上壳作为正极、下壳作为负极,并在上壳和下壳之间作绝缘防护处理来避免短路,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仅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而且电池阻抗大,损失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硬壳纽扣电池的电池阻抗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硬壳纽扣电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硬壳纽扣电池,包括外壳、极芯、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的极性不同;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密封连接,以在两者的内侧形成密封腔,所述极芯容纳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第一半壳的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向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极芯连接,并从所述第一凸起穿出所述第一半壳,且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外壳绝缘;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极芯连接,并从所述第二凸起穿出所述第一半壳,且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外壳绝缘。可选地,所述硬壳纽扣电池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极耳之间以实现二者的绝缘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极耳之间以实现二者的绝缘密封。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内,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的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一端,所述第一极耳穿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并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外端面引出;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密封圈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内,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的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一端,所述第二极耳穿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并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外端面引出。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及所述第二凸起均为管状凸起。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内的第一圆柱段;所述第二极耳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凸起内的第二圆柱段。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内的第一圆台段;所述第二极耳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凸起内的第二圆台段。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包括露出所述外壳的第三圆柱段;所述第二极耳包括露出所述外壳的第四圆柱段;或,所述第一极耳包括露出所述外壳的第三圆台段;所述第二极耳包括露出所述外壳的第四圆台段。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包括与所述极芯连接的第一扁平段;所述第二极耳包括与所述极芯连接的第二扁平段。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沿极芯的轴向凸出,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在圆周上相差180°。可选地,所述第一半壳的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一端还设有注液口;所述硬壳纽扣电池还包括密封所述注液口的第三密封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壳纽扣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极耳与第一凸起绝缘,并从第一凸起穿出第一半壳;第二极耳与第二凸起绝缘,并从第二凸起穿出第一半壳;本技术的硬壳纽扣电池通过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直接与外电路电连接,外壳不带电,无需在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之间作绝缘防护,简化了硬壳纽扣电池的结构,便于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连接,有利于硬壳纽扣电池的生产装配;且无需将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焊接在外壳上,省略了焊接工艺,降低了加工难度,也避免增加第一极耳与外壳连接的连接阻抗及第二极耳与外壳连接的连接阻抗,相对于通过外壳与外电路电连接的电池,本技术的硬壳纽扣电池降低了电池的阻抗,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硬壳纽扣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外壳;11、第一半壳;111、第一凸起;112、第二凸起;12、第二半壳;13、密封腔;2、极芯;3、第一极耳;4、第二极耳;5、第一密封件;51、第一密封圈;52、第一安装件;6、第二密封件;61、第二密封圈;62、第二安装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壳纽扣电池,包括外壳1、极芯2、第一极耳3和第二极耳4;第一极耳3与第二极耳4的极性不同;外壳1包括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密封连接,以在两者的内侧形成密封腔13,极芯2容纳在密封腔13内;第一半壳11的远离第二半壳12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111和第二凸起112;第一凸起111和第二凸起112向远离第二半壳12的方向凸出;第一极耳3与极芯2连接,并从第一凸起111穿出第一半壳11,且第一极耳3与外壳1绝缘;第二极耳4与极芯2连接,并从第二凸起112穿出第一半壳11,且第二极耳4与外壳1绝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壳纽扣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极耳3与第一凸起111绝缘,并从第一凸起111穿出第一半壳11;第二极耳4与第二凸起112绝缘,并从第二凸起112穿出第一半壳11;本技术的硬壳纽扣电池通过第一极耳3和第二极耳4直接与外电路电连接,外壳1不带电,无需在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之间作绝缘防护,简化了硬壳纽扣电池的结构,便于第一半壳11和第二半壳12连接,有利于硬壳纽扣电池的生产装配;且无需将第一极耳3和第二极耳4焊接在外壳1上,省略了焊接工艺,降低了加工难度,也避免增加第一极耳3与外壳1连接的连接阻抗及第二极耳4与外壳1连接的连接阻抗,相对于通过外壳1与外电路电连接的电池,本技术的硬壳纽扣电池降低了电池的阻抗,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具体地,第一半壳11与第二半壳12焊接,连接牢固,密封性强。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硬壳纽扣电池还包括第一密封件5和第二密封件6;第一密封件5连接在第一凸起111和第一极耳3之间以实现二者的绝缘密封;第二密封件6连接在第二凸起112和第二极耳4之间以实现二者的绝缘密封;保证硬壳纽扣电池的密封性,也避免了第一极耳3与第一凸起111接触及第二极耳4与第二凸起112接触,以防止硬壳纽扣电池短路。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密封件5包括第一密封圈51和第一安装件52,第一密封圈51设置在第一凸起111内,第一安装件52设置在第一凸起111的远离第二半壳12的一端,第一极耳3穿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壳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极芯、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的极性不同;/n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密封连接,以在两者的内侧形成密封腔,所述极芯容纳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第一半壳的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向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方向凸出;/n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极芯连接,并从所述第一凸起穿出所述第一半壳,且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外壳绝缘;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极芯连接,并从所述第二凸起穿出所述第一半壳,且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外壳绝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壳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极芯、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的极性不同;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密封连接,以在两者的内侧形成密封腔,所述极芯容纳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第一半壳的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向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方向凸出;
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极芯连接,并从所述第一凸起穿出所述第一半壳,且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外壳绝缘;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极芯连接,并从所述第二凸起穿出所述第一半壳,且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外壳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壳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壳纽扣电池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极耳之间以实现二者的绝缘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极耳之间以实现二者的绝缘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壳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内,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的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一端,所述第一极耳穿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并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外端面引出;
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密封圈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内,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的远离所述第二半壳的一端,所述第二极耳穿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并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升高韩子勤周燕胡大林郭玉杰廖兴群
申请(专利权)人: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