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晓琳专利>正文

一种交通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951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人行道控制单元、机动车道控制单元,所述人行道控制单元包括设立在路口的红绿灯和提示机构,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可拆卸的支杆、光电传感器和灯光屏,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支杆的上部,灯光屏包裹在支杆的外侧;所述机动车道控制单元包括车辆探测器和信号调节机构,根据探测到的车流信息对信号灯的变化进行调节,所述信号调节机构包括灯杆、信号灯、LED显示屏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灯设置在灯杆上部的支架上;能够达到根据路口交通状态对信号灯进行智能调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智能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交通控制
,具体说是一种交通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上出现的车辆数量与日巨增,特别是城市的主要通道路口,车流量和人流量特别大,早、晚高峰时段往往需要交警指挥才可保持路口的顺畅通行,但交警不能时刻守在路口指挥交通,且在路口指挥交通非常辛苦,而在信号灯正常工作的路口发生拥堵,往往是因为信号灯不能根据路口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不同方向的车同时涌向路口,造成拥堵;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缺陷,从而实现一种能够根据路口交通状态对信号灯进行智能调节的交通控制系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人行道控制单元、机动车道控制单元,所述人行道控制单元设置在人行道的路口处,所述机动车道控制单元设置在机动车道的路口处,所述人行道控制单元包括设立在路口的红绿灯和提示机构,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可拆卸的支杆、光电传感器和灯光屏,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支杆的上部,灯光屏包裹在支杆的外侧;所述机动车道控制单元包括车辆探测器和信号调节机构,根据探测到的车流信息对信号灯的变化进行调节,所述信号调节机构包括灯杆、信号灯、LED显示屏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灯设置在灯杆上部的支架上,所述信号接收器和LED显示屏设置在信号灯右侧的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之间的地面上设置有带压力传感器的踏板,检测是否有行人通过路口,踏板上表面设置有标识粘贴槽,用于粘贴交通标示或标语,所述支杆上端设置有灯罩和音响,对红灯时越过停止线的行人进行警示。进一步的,所述机动车道上设置有连续的车辆探测器,所述车辆探测器为外红传感器,检测车道实线区域内的车辆数量及动态,主控制器通过检测到的信息对信号灯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信号灯左侧的支架上设置有与信号灯连接的网络摄像头,监测路口内的车流状态,并根据车流状态,及时对信号灯进行调节,避免一个方向发生拥堵时,车辆继续涌入路口,或另一方向车辆放行进入路口,加重路口的拥堵。进一步的,人行道的路口内设置有斑马线,斑马线间设置有行人检测设备,行人检测设备为压力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检测红灯时还在斑马线上行走的人或非机动车,主控制器控制信号灯向另一方向车辆进行警示,避免发生碰撞。进一步的,所述信号灯和LED显示屏与信号接收器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与主控制器连接。本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采用车辆探测器对即将进入路口的车辆的数量和速度进行检测,主控制器根据车辆探测器检测到的四个方向不同车道的车流情况,对信号灯的绿灯时间进行调节,提高路口通行效率,避免出现绿灯无车通行,而另一方向较多车辆等待的情况;2.本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多个传感器对人行道路口进行检测,对闯红灯的行人进行提醒,并在LED显示屏上进行对车辆闪烁提醒,避免发生交通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中信号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中提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示意图图中:1-机动车道,2-人行道,3-车辆探测器,4-提示机构,41-支杆,42-光电传感器,43-光电传感器接收器,44-灯罩,45-音响,46灯光屏,5-斑马线,6-行人检测设备,7-信号调节机构,71-灯杆,72-支架,73-信号灯,74-LED显示屏,75-网络摄像头,76-信号接收器,8-地面,9-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做更加详细的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4,本实施例的一种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路口交通状态对信号灯进行智能调节,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其主要包括人行道控制单元、机动车道控制单元,所述人行道控制单元设置在人行道2的路口处,所述机动车道控制单元设置在机动车道1的路口处,所述人行道控制单元包括设立在路口的红绿灯和提示机构,所述机动车道控制单元包括车辆探测器3和信号调节机构,信号调节机构根据车辆探测器探测到的车流信息对信号灯的变化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中,详见图2,所述信号调节机构包括灯杆71、信号灯73、LED显示屏74和信号接收器76,所述信号灯73设置在灯杆71上部的支架72上,所述信号接收器76和LED显示屏74设置在信号灯73右侧的支架72上,所述信号灯73和LED显示屏74与信号接收器电76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76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信号灯73左侧的支架72上设置有与信号灯73连接的网络摄像头75,监测路口内的车流状态,并根据车流状态,及时对信号灯进行调节,避免一个方向发生拥堵时,车辆继续涌入路口,或另一方向车辆放行进入路口,加重路口的拥堵。所述机动车道1上设置有连续的车辆探测器3,所述车辆探测器3为外红传感器,检测车道实线区域内的车辆数量及动态,主控制器通过检测到的信息对信号灯73进行调节,人行道2的路口内设置有斑马线5,斑马线5间设置有行人检测设备6,行人检测设备6为压力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检测红灯时还在斑马线5上行走的人或非机动车,主控制器控制信号灯73向另一方向车辆进行警示,提示车辆注意行人,避免发生碰撞。在本实施例中,详见图3,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可拆卸的支杆41、光电传感器42和灯光屏46,所述光电传感器42设置在支杆41的上部,灯光屏46包裹在支杆41的外侧,所述支杆41之间的地面上设置有带压力传感器的踏板9,检测是否有行人通过路口,踏板9上表面设置有标识粘贴槽,用于粘贴交通标示或标语,所述支杆41上端设置有灯罩44和音响45,对红灯时越过停止线的行人进行警示。本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信号灯调节为智能控制模式时,车辆探测器检测车道内的车流情况,当检测到车道内无车辆通行时,绿灯转换为红灯,同时网络摄像头检测到路口内无拥堵时,等待通行的车道的信号灯转换为绿灯,减少无效等待时间,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当绿灯放行过程中,车辆涌入路口后但前方发生堵车,网络摄像头检测到路口内车辆停滞不前,控制信号灯转换为红灯,并阻止其他方向的车道信号灯转换为绿色,避免路口内发生拥堵时,多向车流进入路口,造成更严重的堵车,当网络摄像头检测到路口内车辆驶离路口后,信号灯依次恢复通行;利用网络摄像头的识别功能,控制每个车道的车辆通行数量,并在LED显示屏上显示通过车辆剩余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人行道控制单元、机动车道控制单元和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控制人行道控制单元、机动车道控制单元的运行,所述人行道控制单元设置在人行道的路口处,所述机动车道控制单元设置在机动车道的路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控制单元包括设立在路口的红绿灯和提示机构,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可拆卸的支杆、光电传感器和灯光屏,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支杆的上部,灯光屏包裹在支杆的外侧;所述机动车道控制单元包括车辆探测器和信号调节机构,所述信号调节机构包括灯杆、信号灯、LED显示屏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灯设置在灯杆上部的支架上,所述信号接收器和LED显示屏设置在信号灯右侧的支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人行道控制单元、机动车道控制单元和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控制人行道控制单元、机动车道控制单元的运行,所述人行道控制单元设置在人行道的路口处,所述机动车道控制单元设置在机动车道的路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控制单元包括设立在路口的红绿灯和提示机构,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可拆卸的支杆、光电传感器和灯光屏,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支杆的上部,灯光屏包裹在支杆的外侧;所述机动车道控制单元包括车辆探测器和信号调节机构,所述信号调节机构包括灯杆、信号灯、LED显示屏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灯设置在灯杆上部的支架上,所述信号接收器和LED显示屏设置在信号灯右侧的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朱晓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