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9499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包括盒体(6),所述盒体(6)上安装有感应盒(3)和摄像头(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感应盒(3)背侧的安装机构(7),所述安装机构(7)包括架杆(703)和分杆(705),两者相平行且均为一端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盒体(6),另一端与门体固定安装。这样,通过架杆和分杆的设置使得门禁装置不必局限于嵌装于门体内部这一种固定的安装方式,提高了门禁安装的便利性。在进一步的方案中,使用者可以对人脸识别等感应部件的高度进行调整,用户体验得到明显提升。此外智能门禁装置内部的密封效果也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
本技术涉及门禁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指纹门禁系统、虹膜门禁系统、面部识别门禁系统等,而装载有门禁系统的设备即为门禁装置。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是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门禁装置。实践中,门禁装置的使用地点较多,如在住宅门口安装智能门禁装置时,嵌入式的安装方式使得智能门禁装置安装高度固定难以在人脸识别时对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整体门禁装置的加装也不方便,而且智能门禁装置内部的密封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能够较为方便地加装于门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安装有感应盒和摄像头;还包括位于所述感应盒背侧的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架杆和分杆,两者相平行且均为一端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盒体,另一端与门体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盒体的背侧竖向连接有滑槽体,所述架杆和所述分杆紧固安装于所述滑槽体背面,两者的另一端均通过连接片与门体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连接片具有六边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架杆和所述分杆具有相同的结构。优选的,所述滑槽体的竖向滑槽中过盈安装有滑动杆,所述盒体通过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槽体安装。优选的,所述盒体通过其背面的主粘片与所述滑动杆外侧的配合粘片粘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配合粘片的外表面与所述滑槽体相同侧端外表面平齐。优选的,所述感应盒包括保护壳、密封板、顶块、芯片板和卡位块,所述保护壳内壁上贴合安装所述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顶块垂直安装,所述芯片板内侧嵌套所述芯片板,所述芯片板底面与所述卡位块顶面相贴合,所述卡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护壳底端内部,所述芯片板装设于扩音板背侧。本申请所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其安装机构包括架杆和分杆,两者相平行且均为一端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盒体,另一端与门体固定安装。这样,通过架杆和分杆的设置使得门禁装置不必局限于嵌装于门体内部这一种固定的安装方式,提高了门禁安装的便利性。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槽体的竖向滑槽中过盈安装有滑动杆,所述盒体通过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槽体安装。这样,所述盒体的竖向相对位置可以灵活调整,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对人脸识别等感应部件的高度进行调整,用户体验得到明显提升。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壳内壁上贴合安装所述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顶块的垂直安装,所述芯片板底面与所述卡位块顶面相贴合,所述卡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护壳底端内部,所述芯片板装设于扩音板背侧。这样就增强了侧端密封效果,智能门禁装置内部的密封效果也得到提高,底端卡位块辅助安装效果也得到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安装结构的另一示意图;图4是图1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感应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接触感应区-1、扩音板-2、感应盒-3、显示屏-4、摄像头-5、盒体-6、安装机构-7、滑盖槽-8、螺丝-9、主粘片-10、配合粘片-701、滑槽体-702、架杆-703、连接片-704、分杆-705、滑槽-706、滑动杆-707、保护壳-301、密封板-302、顶块-303、芯片板-304、卡位块-30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安装结构的另一示意图;图4是图1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感应盒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包括盒体6和安装机构7。盒体6上嵌入安装有摄像头5,安装机构7位于感应盒3背侧,盒体6上嵌入安装有显示屏4,感应盒3上紧固安装有扩音板2,扩音板2位于接触感应区1左侧,感应盒3上预制设有滑盖槽。盒体6背侧螺纹连接有螺丝9,盒体6背面与主粘片10相粘结。安装机构7包括配合粘片701、滑槽体702、架杆703、连接片704、分杆705、滑槽706和滑动杆707。配合粘片701背面与滑动杆707相粘结,滑槽体702上预制设有滑槽706,架杆703紧固安装于滑槽体702背面,滑槽体702竖直安装于盒体6背侧,架杆703右侧端螺纹安装有连接片704(或者其他能够起到连接作用的部件),分杆705平行安装于架杆703侧端。滑动杆707沿滑槽706滑动。所述感应盒3包括保护壳301、密封板302、顶块303、芯片板304和卡位块305,所述保护壳301内壁上贴合安装有密封板302,所述密封板302与顶块303的安装夹角为九十度,所述芯片板304底面与卡位块305顶面相贴合,所述卡位块305固定安装于保护壳301底端内部,所述芯片板304装设于扩音板2背侧。所述主粘片10可以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显示屏4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架杆703、分杆705结构可以大小相同(也可以略有不同),以满足相应的使用需求。所述密封板302厚度可以为五毫米,并且镜像贴合安装于保护壳301内壁上。所述配合粘片701的厚度可以为两毫米,并且配合粘片701外表面与滑槽体702相同侧端外表面平齐。所述连接片704可以为六边体结构,并且连接片704可以共设有两个。所述架杆703可以为不锈钢制成,防锈性强。所述密封板302可以为橡胶制成,弹性好、密封效果好。本技术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工作原理如下:第一,使用时,可以先在门框外部紧固安装有配合连接片704安装的套座,安装时,将连接片704卡嵌进套座内,注意滑槽体702呈竖直状态安装于盒体6背侧;第二,将盒体6背面处主粘片10与配合粘片701紧密贴合黏紧,调节时,手动上下推动盒体6,使得盒体6整体能够与滑动杆707同步位移,使得滑动杆707顺着滑槽体702上下滑动;第三,安装好识别时,人脸对准摄像头5进行识别,也可用磁卡与接触感应区1接触开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包括盒体(6),所述盒体(6)上安装有感应盒(3)和摄像头(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感应盒(3)背侧的安装机构(7),所述安装机构(7)包括架杆(703)和分杆(705),两者相平行且均为一端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盒体(6),另一端与门体固定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包括盒体(6),所述盒体(6)上安装有感应盒(3)和摄像头(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感应盒(3)背侧的安装机构(7),所述安装机构(7)包括架杆(703)和分杆(705),两者相平行且均为一端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盒体(6),另一端与门体固定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6)的背侧竖向连接有滑槽体(702),所述架杆(703)和所述分杆(705)紧固安装于所述滑槽体(702)背面,两者的另一端均通过连接片(704)与门体固定安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704)具有六边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703)和所述分杆(705)具有相同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丽陈静尚鲜连沈萍萍张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