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944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用于适应不同光线强度的环境,包括第一镜架、第二镜架、第一电致变色器件、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和自动调节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镜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镜架;所述自动调节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其通过自动调节器对电致变色器件进行输送电压,不同电压下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程度不同,自动调节器通过光敏电阻感受光线强度,不同光线强度会输送不同大小的电压从而调节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程度,从而满足自身对光线强度的适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
本技术属于变色眼镜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被阳光刺眼的情况,由于人对事物辨别度主要依靠双眼,一旦眼睛被阳光照射的很难睁开时,很容易出现意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都会通过佩戴太阳镜来屏蔽刺眼的阳光,达到可以正常视物的效果,但是一般太阳镜的透光率都是恒定的,无法改变,而阳光的光线却存在强弱,不同时段会出现不同强弱的光线,因此只具备恒定透光率的太阳镜无法令双眼在各种强弱光下保持最舒适的状态,更加无法令双眼在佩戴太阳镜时拥有最好的视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其通过自动调节器对电致变色器件进行输送电压,不同电压下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程度不同,自动调节器通过光敏电阻感受光线强度,不同光线强度会输送不同大小的电压从而调节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程度,从而满足自身对光线强度的适应。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其具有调节灵敏、保护能力强和结构稳定等优点。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用于适应不同光线强度的环境并且根据光线强度不同进行自动调节变色程度,包括第一镜架、第二镜架、第一电致变色器件、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和自动调节器(自动调节器内置有电源,通过调节自动调节器的输出电压从而调节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程度,从而适应不同光线强度的环境),其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镜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镜架;所述自动调节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电性连接,所述自动调节器包括自动调节电路(位于电路板),所述自动调节电路包括调节芯片U1,所述调节芯片U1的14管脚分别通过电容C2接地、电容C3接地、电容C5接地和电阻R3接地,所述调节芯片U1的10管脚和11管脚之间串接有电容C6,所述电容C6的两端并接有电容C7,所述调节芯片U1的1管脚和3管脚之间串接有电容C1并且所述调节芯片U1的1管脚和3管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1;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均分别设有第一透明基材层(优选为玻璃或者柔性塑料)、第一透明导电层(优选为ITO,ITO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电致变色层(有机或者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离子传导层、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优选为ITO,ITO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上述相邻的层两两均固定连接),所述自动调节器的一路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并且所述自动调节器的另一路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中间依次设有所述电致变色层、所述离子传导层和所述离子存储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镜架和所述第二镜架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自动调节器安装于所述连接杆并且所述自动调节器通过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电性连接(所述自动调节器可以通过连接杆进行内部走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电性连接,自动调节器内置有电源,通过调节自动调节器的输出电压从而调节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程度,从而适应不同光线强度的环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镜架和所述第二镜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一体成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后均分别设有密封胶(优选为OCA光学密封胶)和第二透明基材层,所述密封胶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离子存储层的一侧并且所述密封胶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材层位于所述密封胶远离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透明基材层和所述密封胶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后均分别设有密封层(优选为水氧阻隔膜)和保护层(优选为玻璃或者柔性塑料),所述密封层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离子存储层的一侧并且所述密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密封层远离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一侧并且所述保护层和所述密封层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的第二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的自动调节电路图。附图标记包括:10、第一镜架;20、第二镜架;30、第一电致变色器件;40、第二电致变色器件;50、自动调节器;60、连接杆;31、第一透明基材层;32、第一透明导电层;33、电致变色层;34、离子传导层;35、离子存储层;36、第二透明导电层;371、密封胶;372、密封层;381、第二透明基材层;382、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的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的第二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的自动调节电路图。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本技术涉及的镜架、电源、玻璃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第一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用于适应不同光线强度的环境并且根据光线强度不同进行自动调节变色程度,包括第一镜架10、第二镜架20、第一电致变色器件30、第二电致变色器件40和自动调节器50(自动调节器50内置有电源,通过调节自动调节器50的输出电压从而调节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用于适应不同光线强度的环境并且根据光线强度不同进行自动调节变色程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架、第二镜架、第一电致变色器件、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和自动调节器,其中:/n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镜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镜架;/n所述自动调节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电性连接,所述自动调节器包括自动调节电路,所述自动调节电路包括调节芯片U1,所述调节芯片U1的14管脚分别通过电容C2接地、电容C3接地、电容C5接地和电阻R3接地,所述调节芯片U1的10管脚和11管脚之间串接有电容C6,所述电容C6的两端并接有电容C7,所述调节芯片U1的1管脚和3管脚之间串接有电容C1并且所述调节芯片U1的1管脚和3管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1;/n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均分别设有第一透明基材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导层、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自动调节器的一路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并且所述自动调节器的另一路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中间依次设有所述电致变色层、所述离子传导层和所述离子存储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的电致变色眼镜,用于适应不同光线强度的环境并且根据光线强度不同进行自动调节变色程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镜架、第二镜架、第一电致变色器件、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和自动调节器,其中:
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镜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镜架;
所述自动调节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电性连接,所述自动调节器包括自动调节电路,所述自动调节电路包括调节芯片U1,所述调节芯片U1的14管脚分别通过电容C2接地、电容C3接地、电容C5接地和电阻R3接地,所述调节芯片U1的10管脚和11管脚之间串接有电容C6,所述电容C6的两端并接有电容C7,所述调节芯片U1的1管脚和3管脚之间串接有电容C1并且所述调节芯片U1的1管脚和3管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1;
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器件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器件均分别设有第一透明基材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导层、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自动调节器的一路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并且所述自动调节器的另一路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中间依次设有所述电致变色层、所述离子传导层和所述离子存储层,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端。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烨玥童彬斌马广剑汤越超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快闪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伯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