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盖水位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920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井盖水位监控装置包括监控器外壳、处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井盖水位监控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模块和线缆结构;线缆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延伸端和第二延伸端,第一延伸端与监控器外壳连接,第二延伸端为自然垂坠端;多个液位检测模块连接在线缆结构上,液位检测模块通过线缆结构与处理模块电连接;在垂坠方向上,多个液位检测模块与第一延伸端均具有对应的预设距离,且多个液位检测模块之间具有高度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对井盖下方进行多段水位检测,水位到达检测水位时,液位检测模块发送信号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向监测终端发送警报信号,从而获得井下多点实时水位情况,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盖水位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井盖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井盖水位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为实现防盗,井盖上除安装有井盖电子锁,还在井盖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井盖监控装置,井盖监控装置包括监控器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处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倾角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等,井盖监控装置能实现对外井盖是否被翻开、井盖是否被打开而出现倾角判断等进行判断,并进行报警处理。现有的井盖监控装置不具备对井盖对应的井口水位进行监控的功能,因此及时无法各个井盖水位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在井盖处进行多段水位检测的井盖水位监控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井盖水位监控装置包括监控器外壳、设置在监控器外壳中的处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井盖水位监控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模块和线缆结构;线缆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延伸端和第二延伸端,第一延伸端与监控器外壳固定连接,第二延伸端为自然垂坠端;至少两个液位检测模块连接在线缆结构上,液位检测模块通过线缆结构与处理模块电连接;在垂坠方向上,多个液位检测模块与第一延伸端均具有对应的预设距离,且多个液位检测模块之间具有高度差。由上述方案可见,监控器外壳固定在井盖底部,线缆结构连通多个液位检测模块自然垂坠,且多个液位检测模块与第一延伸端,即监控器外壳所在水平位置之间具有预设的高度差,从而实现对井盖对应井口下方进行多段水位检测,当水位到达检测水位时,液位检测模块发送信号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则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向监测终端发送警报信号,从而获得井下多点实时水位情况,减少安全隐患。进一步的方案是,液位检测模块包括浮球液位开关。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液位检测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线缆结构上的重坠体;线缆结构包括浮球线缆段,在垂坠方向上,重坠体、浮球线缆段和浮球液位开关依次相连,重坠体的下端面与第一延伸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再进一步的方案是,预设距离为0.5米至10米之间。由上可见,无水或水位低于预警线以下时,浮球液位开关内的滚珠在重力作力下,保持在浮球液位开关的一端,浮球液位开关内的微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水位超过预警线时,浮球液位开关受到水浮力向上运行,重坠体保持下垂,而浮球液位开关会发生翻转,浮球液位开关内的滚珠向下滚动并压触微动开关,开关处于闭合状态,进而向处理模块发送检测信号。进一步的方案是,液位检测模块为电极式水位传感器。由上可见,水同时浸泡电极式水位传感器的两个电极体时,则触发电极式水位传感器向处理模块发送检测信号。进一步的方案是,线缆结构包括汇流线缆和多根分流线缆,多根分流线缆可拆卸地安装在汇流线缆上,且多根分流线缆之间具有不同长度;第一延伸端位于汇流线缆上,液位检测模块设置在分流线缆上。进一步的方案是,液位检测模块设置在分流线缆的延伸末端;分流线缆的长度为0.2米至5米之间。由上可见,此设置下,当需要更改检测水位时,能通过拆卸并更换具有不同长度的分流线缆而实现,井盖水位监控装置的适应性更强,能满足更多的检测需求。进一步的方案是,无线通讯模块包括NB-IoT单元、SIM卡单元和天线,NB-IoT单元与处理模块电连接,SIM卡单元和天线均与NB-IoT单元电连接。由上可见,此设置使井盖水位监控装置具有低功率低消耗的优点。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井盖水位监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监控器外壳内的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与处理模块电连接。由上可见,倾角传感器用于判断井盖是否被翻开,从而供监控系统或监控人员判断对应的井盖是否出现被盗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井盖水位监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框图。图2为本技术井盖水位监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井盖水位监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井盖水位监控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井盖水位监控装置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井盖水位监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框图,图2为本技术井盖水位监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井盖水位监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设置在井盖9下方的井盖水位监控装置1,该井盖水位监控装置1用于检测井盖9对应井口处的多段水位。井盖水位监控装置1包括监控器外壳10和设置在监控器外壳10内的处理模块11、电池12、无线通讯模块、定时器16、倾角传感器17、电池检测电路18和磁簧开关19,其中无线通讯模块包括NB-IoT单元13、SIM卡单元14和天线15。井盖水位监控装置1还包括线缆结构3和多个液位检测模块2,液位检测模块2通过线缆结构3连接在监控器外壳10之外,且液位检测模块2通过线缆结构3与处理模块11电连接。处理模块11为低功耗MCU,无线通讯模块中的NB-IoT单元13、定时器16、倾角传感器17、电池12和电池检测电路18均与处理模块11电连接,SIM卡单元14和天线15均与NB-IoT单元13电连接。处理模块11具有触发端,触发端经由磁簧开关19连接至电池12,通过设置在监控器外壳10上的强磁铁(图中未示出)的磁作用令磁簧开关19导通激活处理模块11。电池检测电路18电连接在电池12与处理模块11之间。参见图2和图3,线缆结构3具有相对的第一延伸端301和第二延伸端302,第一延伸端301与监控器外壳10固定连接,第二延伸端302为自然垂坠端。线缆结构3包括汇流线缆31和三根长短不同的分流线缆32,三根分流线缆32可拆卸地安装在汇流线缆31上,第一延伸端301为汇流线缆31的延伸始端,第二延伸端302为分流线缆32的延伸末端。其中,分流线缆32的长度为0.2米至5米之间。本实施例中,液位检测模块2为电极式水位传感器,电极式水位传感器设置在分流线缆32的延伸末端。液位检测模块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体21和第二电极体22,在垂坠方向上,第一电极体21与第二电极体22之间具有间隔,水同时浸泡第一电极体21和第二电极体22时,则触发电极式水位传感器向处理模块11发送检测信号。井盖水位监控装置1的监控器外壳10固定安装在井盖9的底部,而线缆结构3和多个液位检测模块2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垂坠。在垂坠方向上,位于最低水位的液位检测模块2与第一延伸端301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L1,处于第二水位的液位检测模块2与第一延伸端301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L2,位于最高水位的液位检测模块2与第一延伸端301之间具有第三预设距离L3,多个液位检测模块2处于不同的检测水位是通过选择具有不同长度的分流线缆32而实现的。井盖水位监控装置1安装好后,多个液位检测模块2与第一延伸端301,即监控器外壳10所在水平位置之间具有预设的高度差,从而实现对井盖对应井口下方进行多段水位检测,当水位到达液位检测模块2所在水位高度时,液位检测模块2发送信号至处理模块11,处理模块11则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向监测终端发送警报信号,从而获得井下多点实时水位情况,减少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井盖水位监控装置,包括监控器外壳、设置在所述监控器外壳中的处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n其特征在于:/n所述井盖水位监控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模块和线缆结构;/n所述线缆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延伸端和第二延伸端,所述第一延伸端与所述监控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延伸端为自然垂坠端;/n至少两个所述液位检测模块连接在所述线缆结构上,所述液位检测模块通过所述线缆结构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n在垂坠方向上,多个所述液位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延伸端均具有对应的预设距离,且多个所述液位检测模块之间具有高度差。/n

【技术特征摘要】
1.井盖水位监控装置,包括监控器外壳、设置在所述监控器外壳中的处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盖水位监控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模块和线缆结构;
所述线缆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延伸端和第二延伸端,所述第一延伸端与所述监控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延伸端为自然垂坠端;
至少两个所述液位检测模块连接在所述线缆结构上,所述液位检测模块通过所述线缆结构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
在垂坠方向上,多个所述液位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延伸端均具有对应的预设距离,且多个所述液位检测模块之间具有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盖水位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包括浮球液位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盖水位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位检测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线缆结构上的重坠体;
所述线缆结构包括浮球线缆段,在所述垂坠方向上,所述重坠体、所述浮球线缆段和所述浮球液位开关依次相连,所述重坠体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延伸端之间具有所述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盖水位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距离为0.5米至10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定坤翟夏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世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