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及应用该灯头结构的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96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以及应用该灯头结构的台灯,灯头结构包括灯壳体、灯罩、发光模组、扩散层和防眩层;灯罩与灯壳体形成有容置空间;发光模组设于容置空间内;扩散层设于发光模组下方;防眩层设于扩散层下方;防眩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其中,光学微结构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六角型棱晶;灯头结构还包括蓝光过滤层,蓝光过滤层设于发光模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防眩层上多个六角型棱晶形成的光学微结构控制灯光产生的眩光,防眩效果大大提高,及结合蓝光过滤层对灯光中的蓝光进行过滤,降低灯光对使用者眼睛的伤害;另外,具有该灯头结构的台灯,大大降低使用台灯过程中对眼睛的伤害,保护使用者的眼睛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及应用该灯头结构的台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及应用该灯头结构的台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台灯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台灯主要放在桌台上,进行小区域的照明工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台灯上的灯头距离使用者很近,现有台灯的灯头照射出的光线对使用者产生极大的炫目感,且现有的灯头照射出的光线存在蓝光,易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害,如此长时间使用,易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极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及应用该灯头结构的台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包括灯壳体、灯罩、发光模组、扩散层和防眩层;所述灯罩盖合于所述灯壳体上,并与所述灯壳体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发光模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扩散层设于所述发光模组下方;所述防眩层设于所述扩散层下方;所述防眩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其中,所述光学微结构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六角型棱晶;所述灯头结构还包括蓝光过滤层,所述蓝光过滤层设于所述发光模组的下方。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灯罩底面设有向内倾斜的环形倾斜面。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倾斜面上设有多圈同轴设置的楞条。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模组为LED模组,所述LED模组包括有多个规则排列的LED发光源。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蓝光过滤层设于所述扩散层与所述防眩层之间。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灯壳体上间隔设有多个卡接位,所述灯罩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卡接位分别设有卡接爪。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灯壳体内顶面间隔并排设有多个凸条。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台灯,包括底座、灯杆以及上述的灯头结构;所述灯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灯头结构连接在所述灯杆的另一端。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灯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还设有配重块;所述灯头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台灯还包括有翻转旋转连接组件;所述灯壳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外端设有内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连接圆环部;所述连接圆环部的内壁设有呈扇形状的第二旋转限位台阶;所述翻转旋转连接组件包括翻转旋转基体、阻尼转轴、翻转轴、第一防滑垫片、第二防滑垫片、弹簧垫片和螺母;所述翻转旋转基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所述阻尼转轴设于所述翻转旋转基体内;所述翻转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翻转旋转基体内,并套设于所述阻尼转轴上;所述翻转轴的另一端一体式设有呈扇形状的第一旋转限位台阶;所述翻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后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旋转限位台阶嵌入所述连接圆环部内、并位于所述第二旋转限位台阶的下方;所述第一防滑垫片套设于所翻转轴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防滑垫片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限位台阶和第二旋转限位台阶抵靠;所述第二防滑垫片、弹簧垫片、螺母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防滑垫片、弹簧垫片均套设于所述翻转轴的另一端上;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翻转轴的另一端上;所述弹簧垫片位于所述第二防滑垫片和所述螺母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利用防眩层上多个六角型棱晶形成的光学微结构控制灯光产生的眩光,使得射出后的光线更加均匀、柔和,使得光线对于使用者的眼睛感官是最舒适的,防眩效果大大提高,以及结合蓝光过滤层对灯光中的蓝光进行过滤,大大降低灯光对使用者眼睛的伤害,保护使用者的视力,避免长时间使用对眼睛造成伤害。本技术提供的台灯,防眩效果好,以及对蓝光进行过滤,大大降低使用台灯过程中对眼睛的伤害,保护使用者的眼睛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灯头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灯头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眩层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台灯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台灯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台灯将灯头结构向下翻转一定角度后的使用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台灯将灯头结构旋转一定角度后的使用状态图;图8是本技术翻转旋转连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灯壳体;11、卡接位;12、凸条;13、连接孔;14、连接圆环部;15、第二旋转限位台阶;2、灯罩;21、环形倾斜面;22、楞条;23、卡接爪;3、发光模组;4、扩散层;5、防眩层;51、六角型棱晶;6、蓝光过滤层;10、底座;20、灯杆;201、第一支撑杆;202、第二支撑杆;203、第三支撑杆;204、配重块;30、翻转旋转连接组件;301、翻转旋转基体;302、阻尼转轴;303、翻转轴;3031、第一旋转限位台阶;304、第一防滑垫片;305、第二防滑垫片;306、弹簧垫片;307、螺母;308、挡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包括灯壳体1、灯罩2、发光模组3、扩散层4和防眩层5;所述灯罩2盖合于所述灯壳体1上,并与所述灯壳体1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发光模组3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扩散层4设于所述发光模组3下方;所述防眩层5设于所述扩散层4下方;所述防眩层5上设有光学微结构;其中,所述光学微结构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六角型棱晶51;所述灯头结构还包括蓝光过滤层6,所述蓝光过滤层6设于所述发光模组3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扩散层4为扩散板,所述蓝光过滤层6为防蓝光膜,所述防眩层5为防眩板,防眩板上设置多个阵列排列的六角型棱晶51的光学微结构。实际使用时,发光模组3产生照射光源,扩散板对照射光源进行发散,将点光源变位面发光,使得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照射光源经过发散后通过防眩板上的光学微结构,即各个六角型棱晶51对灯光进行分散、反射,对光强减弱,消除眩光,达到眼睛感官最舒适状态,同时利用防蓝光膜过滤掉照射光源中的蓝光,减弱灯光对视力的影响,如此使得照射的灯管更加均匀,降低灯光对眼睛的伤害。本实施例利用防眩层5上多个六角型棱晶51形成的光学微结构控制灯光产生的眩光,使得射出后的光线更加均匀、柔和,使得光线对于使用者的眼睛感官是最舒适的,防眩效果大大提高,以及结合蓝光过滤层6对灯光中的蓝光进行过滤,大大降低灯光对使用者眼睛的伤害,保护使用者的视力,避免长时间使用对眼睛造成伤害。如图1和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灯罩2底面设有向内倾斜的环形倾斜面21。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倾斜面21上设有多圈同轴设置的楞条22。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与防眩层5配合,进一步防止照射出的灯光炫目。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模组3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体(1)、灯罩(2)、发光模组(3)、扩散层(4)和防眩层(5);/n所述灯罩(2)盖合于所述灯壳体(1)上,并与所述灯壳体(1)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发光模组(3)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扩散层(4)设于所述发光模组(3)下方;所述防眩层(5)设于所述扩散层(4)下方;所述防眩层(5)上设有光学微结构;其中,所述光学微结构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六角型棱晶(51);/n所述灯头结构还包括蓝光过滤层(6),所述蓝光过滤层(6)设于所述发光模组(3)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体(1)、灯罩(2)、发光模组(3)、扩散层(4)和防眩层(5);
所述灯罩(2)盖合于所述灯壳体(1)上,并与所述灯壳体(1)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发光模组(3)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扩散层(4)设于所述发光模组(3)下方;所述防眩层(5)设于所述扩散层(4)下方;所述防眩层(5)上设有光学微结构;其中,所述光学微结构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六角型棱晶(51);
所述灯头结构还包括蓝光过滤层(6),所述蓝光过滤层(6)设于所述发光模组(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2)底面设有向内倾斜的环形倾斜面(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倾斜面(21)上设有多圈同轴设置的楞条(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组(3)为LED模组,所述LED模组包括有多个规则排列的LED发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过滤层(6)设于所述扩散层(4)与所述防眩层(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体(1)上间隔设有多个卡接位(11),所述灯罩(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卡接位(11)分别设有卡接爪(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体(1)内顶面间隔并排设有多个凸条(12)。


8.一种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灯杆(20)以及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头结构;所述灯杆(2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灯头结构连接在所述灯杆(20)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20)包括第一支撑杆(201)、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向日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