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92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包括: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的一面设有容纳腔,底座本体上对应容纳腔内的一侧侧壁上具有齿条;机身,包括机身壳体及安装于机身壳体底部的底盘;机身壳体的一侧与底座本体枢接;底盘对应容纳腔;及传动组件,包括电机、连接电机的减速轮组、连接减速轮组的传动轮、连接传动轮的离合器、及与离合器同轴安装的从动轮。上述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电机通过减速轮组、传动轮及离合器驱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与齿条相对运动,进而带动机身壳体与底座发生相对转动,可以精确控制机身壳体与底座的相对位置变化,可自动调整激光光线角度,提高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激光测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激光投线仪(或称为激光标线仪或激光水准仪)是利用激光器投射出一条或几条精度非常高的水平或垂直激光直线,用来代替传统的吊锤和墨线,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建筑、装潢、木工、瓦工等领域。一般的激光投线仪在使用过程中,若需要调整激光光线的角度,则需要通过人工手持整个仪器主体,使仪器主体的位置发生变动,但人工改变仪器主体的位置并无法控制得特别精准,需要反复调整,工作效率低下,且激光投线仪的底部大多都设置有支撑腿或者底座,整体占用空间较大,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地搬动也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自动调整激光光线角度,提高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包括: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一面设有容纳腔,所述底座本体上对应所述容纳腔内的一侧侧壁上具有齿条;枢接所述底座的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机身壳体及安装于所述机身壳体底部的底盘;所述机身壳体的一侧与所述底座本体枢接;所述底盘对应所述容纳腔;及安装于所述机身内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减速轮组、连接所述减速轮组的传动轮、连接所述传动轮的离合器、及与所述离合器同轴安装的从动轮;所述离合器包括连接轴、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中部的固定齿轮、活动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一端的端帽、及夹设于所述固定齿轮与所述端帽之间的扭簧;所述连接轴穿设所述底盘后连接所述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固定齿轮同轴转动,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齿条匹配啮合;所述端帽向上固定连接所述机身壳体,所述端帽与所述连接轴可相对转动;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齿轮,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端帽。上述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电机通过减速轮组、传动轮及离合器驱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与齿条相对运动,进而带动机身壳体与底座发生相对转动,可以精确控制机身壳体与底座的相对位置变化,可自动调整激光光线角度,提高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速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多个减速轮;所述减速轮包括输入齿轮及连接于所述输入齿轮一面上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输出齿轮的齿数;前一个所述减速轮的所述输出齿轮与后一个所述减速轮的所述输入齿轮匹配啮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个所述减速轮的所述输入齿轮与是电机的转子套匹配啮合,第一个所述减速轮的所述输入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电机的转子套的齿数;最后一个所述减速轮的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传动轮匹配啮合,最后一个所述减速轮的所述输出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传动轮的齿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一端的转轴;所述机身壳体的一侧具有枢轴部,所述枢轴部匹配套接所述转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上对应所述容纳腔远离所述齿条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本体内安装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一端容纳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销用于连接所述机身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上对应所述容纳腔内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靠近所述齿条;所述连接轴凸伸超出所述从动轮的表面后插设于所述滑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齿轮、所述端帽及所述扭簧均位于所述机身壳体的内部,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机身壳体的外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手动调节组件;所述手动调节组件包括旋钮、与所述旋钮同轴连接的输出轴、及连接于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旋钮的一端的竖齿轮;所述竖齿轮与所述减速轮匹配啮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中底座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的内部联动结构图;图7为图6所示的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中底盘、传动组件与手动调节组件的组合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中底盘、传动组件与手动调节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组合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底座,11-底座本体,12-转轴,13-容纳腔,14-滑槽,15-齿条,16-限位槽,17-限位销;20-机身,21-机身壳体,22-底盘,23-枢轴部;30-传动组件,31-电机,32-传动轮,33-离合器,331-固定齿轮,332-端帽,333-扭簧,34-从动轮,35-减速轮,36-输入齿轮,37-输出齿轮;40-手动调节组件,41-旋钮,42-输出轴,43-竖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包括底座10、枢接底座10的机身20、及安装于机身20内的传动组件30;传动组件30用于驱动机身20与底座10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底座10包括底座本体11、及连接于底座本体11一端的转轴12。如图5所示,底座本体11朝向机身20的一面设有容纳腔13,底座本体11上对应容纳腔13内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4。底座本体11上对应容纳腔13内的一侧侧壁上具有齿条15,齿条15靠近滑槽14;底座本体11上对应容纳腔13内的另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6,如图6所示。底座本体11内安装有限位销17,限位销17的一端容纳于限位槽16内并用于沿着限位槽16运动,限位销17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机身20。所述机身20包括呈中空设置的机身壳体21及安装于机身壳体21底部的底盘22。机身壳体21用于承载安装激光发射器(图未示)及棱镜组件(图未示),机身壳体21的一侧具有枢轴部23,枢轴部23匹配套接转轴12,以实现机身20与底座10之间的枢接。机身壳体21靠近底盘22的一侧用于连接限位销17。底盘22对应容纳腔13,底盘22用于承载安装传动组件30。如图6至图8所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一面设有容纳腔,所述底座本体上对应所述容纳腔内的一侧侧壁上具有齿条;/n枢接所述底座的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机身壳体及安装于所述机身壳体底部的底盘;所述机身壳体的一侧与所述底座本体枢接;所述底盘对应所述容纳腔;及/n安装于所述机身内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减速轮组、连接所述减速轮组的传动轮、连接所述传动轮的离合器、及与所述离合器同轴安装的从动轮;所述离合器包括连接轴、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中部的固定齿轮、活动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一端的端帽、及夹设于所述固定齿轮与所述端帽之间的扭簧;所述连接轴穿设所述底盘后连接所述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固定齿轮同轴转动,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齿条匹配啮合;所述端帽向上固定连接所述机身壳体,所述端帽与所述连接轴可相对转动;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齿轮,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端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一面设有容纳腔,所述底座本体上对应所述容纳腔内的一侧侧壁上具有齿条;
枢接所述底座的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机身壳体及安装于所述机身壳体底部的底盘;所述机身壳体的一侧与所述底座本体枢接;所述底盘对应所述容纳腔;及
安装于所述机身内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减速轮组、连接所述减速轮组的传动轮、连接所述传动轮的离合器、及与所述离合器同轴安装的从动轮;所述离合器包括连接轴、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中部的固定齿轮、活动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一端的端帽、及夹设于所述固定齿轮与所述端帽之间的扭簧;所述连接轴穿设所述底盘后连接所述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固定齿轮同轴转动,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齿条匹配啮合;所述端帽向上固定连接所述机身壳体,所述端帽与所述连接轴可相对转动;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齿轮,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端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多个减速轮;所述减速轮包括输入齿轮及连接于所述输入齿轮一面上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输出齿轮的齿数;前一个所述减速轮的所述输出齿轮与后一个所述减速轮的所述输入齿轮匹配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线仪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减速轮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振洪梁吉坚毛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欧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