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铭专利>正文

一种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86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为套筒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长度与第二套筒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二套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一套杆为套筒连接,所述第一套杆的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环。该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将支撑杆沿着第一螺纹杆转动打开,第二套杆收缩至第一套筒的内侧,第三连接杆沿着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旋转至水平,实现更稳定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泵送混凝土设备
,具体为一种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泵送混凝土是用混凝土泵或泵车沿输送管运输和浇筑混凝土拌合物,是一种有效的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方式,速度快、劳动力少,尤其适合于大体积混凝土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根据混凝土泵能否自己行驶又分固定式、拖式和混凝土泵车,后者能自己行驶,便于转移工地,车上还装有三节能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能将混凝土拌合物直接运至浇筑地点,施工十分方便,现有的泵送混凝土管道支护装置是通过单独的杆子对其进行捆绑,然后固定,这种方法很容易对泵送管道造成损伤,且支撑的效果不理想,还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的泵送混凝土管道支护装置不能有效的固定、支撑效果不好还占用空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为套筒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长度与第二套筒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二套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一套杆为套筒连接,所述第一套杆的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环。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夹片,所述第一夹片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夹片,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帽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夹片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夹片,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帽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螺帽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第四夹片,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螺帽,所述第三螺纹杆与第三螺帽为螺纹连接,所述第四夹片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对称设置有四个。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撑杆为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三连接杆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环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对称设置有三个,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连接杆通过第三转轴与第四连接杆为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通过将管道放置在第一夹片上的橡胶垫中,然后调整第二夹片夹紧管道,然后拧紧第一螺帽对其固定,将第三夹片调整至夹紧管道,然后拧紧第二螺纹杆上的第二螺帽对其固定,调整第四夹片至夹紧管道,拧紧第三螺帽对其固定,橡胶垫减少对管道的压力对管道压力减少造成损伤,然后调整第一套杆至合适的长度,拧紧第二旋钮对其固定,调整第二套筒至合适的长度,然后拧紧第一旋钮对其固定,实现了对高度的调节,将支撑杆沿着第一螺纹杆转动打开,第二套杆收缩至第一套筒的内侧,第三连接杆沿着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旋转至水平,实现了更稳定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夹片结示意图。图中:1、第一套筒;2、第一旋钮;3、第二套筒;4、第一套环;5、第二旋钮;6、第一套杆;7、底座;8、第二套杆;9、第二套环;10、第一夹片;11、第一螺纹杆;12、第二夹片;13、第一螺帽;14、第二螺纹杆;15、第三夹片;16、第二螺帽;17、第三螺纹杆;18、第四夹片;19、第三螺帽;20、橡胶垫;21、第一连接杆;22、第一转轴;23、支撑杆;24、防滑垫;25、第二连接杆;26、第二转轴;27、第三连接杆;28、第四连接杆;29、第三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包括第一套筒1,第一套筒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旋钮2,第一套筒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套筒3,第一套筒1与第二套筒3为套筒连接,第一套筒1的长度与第二套筒3的长度相同,第二套筒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套环4,第一套环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旋钮5,第二套筒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套杆6,第二套筒3与第一套杆6为套筒连接,第一套杆6的上端设置有底座7,第一套筒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套杆8,第二套杆8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环9。进一步的,底座7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夹片10,第一夹片1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夹片12,第一螺纹杆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帽13,第一螺纹杆11与第一螺帽13为螺纹连接,实现了对第二夹片12的调节。进一步的,第二夹片1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4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夹片15,第二螺纹杆1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帽16,第二螺纹杆14与第二螺帽16为螺纹连接,实现了对第三夹片15的调节。进一步的,第二螺帽16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螺纹杆17,第三螺纹杆17的外侧设置有第四夹片18,第三螺纹杆17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螺帽19,第三螺纹杆17与第三螺帽19为螺纹连接,第四夹片18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20,橡胶垫20对称设置有四个,实现了对管道的固定。进一步的,第一套筒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转轴22,第一连接杆21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杆23,第一连接杆21通过第一转轴22与支撑杆23为转动连接,支撑杆23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24,支撑杆23的外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25,实现了对支撑杆23的转动。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杆2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转轴26,第二连接杆25的内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杆27,第二连接杆25通过第二转轴26与第三连接杆27为转动连接,第二套环9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连接杆28,第四连接杆28对称设置有三个,第四连接杆28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转轴29,第三连接杆27通过第三转轴29与第四连接杆28为转动连接,实现了对第三连接杆27的转动。工作原理:通过将管道放置在第一夹片10上的橡胶垫20中,然后调整第二夹片12夹紧管道,然后拧紧第一螺帽13对其固定,将第三夹片15调整至夹紧管道,然后拧紧第二螺纹杆14上的第二螺帽16对其固定,调整第四夹片18至夹紧管道,拧紧第三螺帽19对其固定,橡胶垫20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包括第一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旋钮(2),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套筒(3),所述第一套筒(1)与第二套筒(3)为套筒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的长度与第二套筒(3)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套筒(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套环(4),所述第一套环(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旋钮(5),所述第二套筒(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套杆(6),所述第二套筒(3)与第一套杆(6)为套筒连接,所述第一套杆(6)的上端设置有底座(7),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套杆(8),所述第二套杆(8)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环(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包括第一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旋钮(2),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套筒(3),所述第一套筒(1)与第二套筒(3)为套筒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的长度与第二套筒(3)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套筒(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套环(4),所述第一套环(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旋钮(5),所述第二套筒(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套杆(6),所述第二套筒(3)与第一套杆(6)为套筒连接,所述第一套杆(6)的上端设置有底座(7),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套杆(8),所述第二套杆(8)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夹片(10),所述第一夹片(1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1),所述第一螺纹杆(1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夹片(12),所述第一螺纹杆(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帽(13),所述第一螺纹杆(11)与第一螺帽(13)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距离混凝土泵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片(1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4),所述第二螺纹杆(14)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夹片(15),所述第二螺纹杆(1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帽(16),所述第二螺纹杆(14)与第二螺帽(16)为螺纹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庆伟赵明君邹昀澎廖铭
申请(专利权)人:廖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