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79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外圈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球面上滑道,球面上滑道的长度小于外圈的长度,内圈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下滑道,球面上滑道和下滑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均分布的钢球,钢球上套接有保持架,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外圈的上侧面开设有注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球面上滑道的长度小于外圈的长度,使钢球在固定的区域内自动调心,密封圈上的球面型凸面与圈体活动连接,提升运转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通过注油孔滴加适量的润滑油便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润滑性,使用过程中不需再润滑,提升轴承的实用性,钢球在钢球槽内部转动,提升轴承运转的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属于轴承

技术介绍
调心球轴承是一种带球面外圈滚道的双列轴承,内圈、球、保持架可以在轴承中心周围自由旋转,外圈滚道加工成球面形、内圈有两条深沟滚道的双列球轴承,具有调心性能,其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的同时,也可承受少量的轴向负荷,但一般不能承受纯轴向负荷,其极限转速较深沟球轴承低,该类轴承多用于在负荷作用下易发生弯曲的双支承轴上,以及双承座孔不能保证严格同轴度的部件里;常规的调心轴承球面上滑道的尺寸和外的长度相同,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钢球和保持架滑出,严重影响运转的效率,且现有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上的密封圈一般采用一端与外圈固定连接,一端与内圈活动连接,因此在自动调心的过程中会导致密封圈的轻微变形,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密封圈破损,从而导致润滑油外溢,一方面为后期的维保提升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护导致润滑油缺失,严重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亟需对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上滑道呈球面形,且球面上滑道的长度小于外圈的长度,使钢球在固定的区域内自动调心,密封圈上的球面型凸面与圈体活动连接,提升运转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球面上滑道,所述球面上滑道的长度小于所述外圈的长度,所述内圈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下滑道,所述球面上滑道和所述下滑道之间滚动设置有若干个均分布的钢球,所述钢球上套接有保持架;所述外圈的下侧面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的下方在所述内圈的上侧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与所述第二密封槽在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外圈的上侧面开设有注油槽,所述注油槽上开设有注油孔。优选的,所述保持架为增强尼龙制成的保持架。优选的,所述保持架包括支撑臂和固定连接圈,所述固定连接圈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臂的两侧,所述固定连接圈的两侧均设置有凹型槽,所述凹型槽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钢球相适配的钢球槽。优选的,所述注油孔与所述支撑臂在同一竖直轴线上。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封槽配合使用的第一凸面连接头,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密封槽配合使用的第二凸面连接头。优选的,所述钢球的经向游隙范围为20um~40um,所述钢球的轴向游隙范围为15um~50um。优选的,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的相对倾斜度不得超过3°。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外侧面凹陷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的外侧面。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上滑道呈球面形,且球面上滑道的长度小于外圈的长度,从而有效地将钢球的运转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自动调心,提升运转的稳定性和防止意外的发生。2、密封圈上的第一凸面连接头和第二凸面连接头在轴承运转有偏差的时候可以随着钢球的运转进行调整,密封圈上的球面型凸块与圈体活动连接,一方面保持轴承的密封性,另一方面提升密封圈的使用寿命。3、通过注油孔滴加适量的润滑油便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润滑性,使用过程中不需再润滑,提升轴承的实用性。4、钢球在钢球槽内部转动,防止钢球之间或者钢球与保持架之间产生摩擦,从注油孔滴加润滑油有助于提升轴承运转的速率。5、轴承的经向游隙范围为20um~40um,轴向游隙范围为15um~50um,而当工作在负游隙下时,钢球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各个钢球将会更加均匀的受力,从而保证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保持架立体图。图中,1-外圈,101-球面上滑道,102-第一密封槽,2-内圈,201-下滑道,202-第二密封槽,3-保持架,301-支撑臂,302-固定连接圈,303-凹型槽,304-钢球槽,4-钢球,5-注油槽,501-注油孔,6-密封圈,601-第一凸面连接头,602-第二凸面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2,外圈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球面上滑道101,球面上滑道101的长度小于外圈1的长度,常规的调心轴承球面上滑道101的尺寸和外的长度相同,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钢球4和保持架3滑出,严重影响运转的效率,球面上滑道101的长度小于外圈的长度,从而有效地将钢球4的运转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提升运转的稳定性和防止意外的发生,外圈1和内圈2的相对倾斜度不得超过3°,上滑道呈球面形,具有自动调心性,可以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内圈2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下滑道201,球面上滑道101和下滑道201之间滚动设置有若干个均分布的钢球4,钢球4上套接有保持架3,保持架3为增强尼龙制成的保持架有效地降低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提升运转的速率;外圈1的下侧面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密封槽102,第一密封槽102的下方在内圈2的上侧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202,第一密封槽102与第二密封槽202在同一竖直轴线上,第一密封槽102和第二密封槽202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圈6,密封圈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密封槽102配合使用的第一凸面连接头601,密封圈6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二密封槽202配合使用的第二凸面连接头602,密封圈6上的第一凸面连接头601和第二凸面连接头602在轴承运转有偏差的时候可以随着钢球的运转进行调整,一方面保持轴承的密封性,另一方面提升密封圈6的灵活性,同时滴加适量的润滑油便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润滑性,使用过程中不需再润滑,提升轴承的实用性;外圈1的上侧面开设有注油槽5,注油槽5上开设有注油孔501,方便向轴承的内部滴加润滑油,无需对密封圈6进行拆卸,提升后期维护的便捷性,既可以保证密封圈6的密封性,又可以方便后期的维修,提升轴承的实用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保持架3包括支撑臂301和固定连接圈302,固定连接圈302分别固定在支撑臂301的两侧,固定连接圈302的两侧均设置有凹型槽303,凹型槽303之间形成有与钢球4相适配的钢球槽304,注油孔501与支撑臂301在同一竖直轴线上,使得钢球4在钢球槽304内部转动,防止钢球4之间或者钢球4与保持架3之间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球面上滑道(101),所述球面上滑道(101)的长度小于所述外圈(1)的长度,所述内圈(2)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下滑道(201),所述球面上滑道(101)和所述下滑道(201)之间滚动设置有若干个均分布的钢球(4),所述钢球(4)上套接有保持架(3);/n所述外圈(1)的下侧面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密封槽(102),所述第一密封槽(102)的下方在所述内圈(2)的上侧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202),所述第一密封槽(102)与所述第二密封槽(202)在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第一密封槽(102)和所述第二密封槽(202)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圈(6),/n所述外圈(1)的上侧面开设有注油槽(5),所述注油槽(5)上开设有注油孔(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球面上滑道(101),所述球面上滑道(101)的长度小于所述外圈(1)的长度,所述内圈(2)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下滑道(201),所述球面上滑道(101)和所述下滑道(201)之间滚动设置有若干个均分布的钢球(4),所述钢球(4)上套接有保持架(3);
所述外圈(1)的下侧面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密封槽(102),所述第一密封槽(102)的下方在所述内圈(2)的上侧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202),所述第一密封槽(102)与所述第二密封槽(202)在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第一密封槽(102)和所述第二密封槽(202)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圈(6),
所述外圈(1)的上侧面开设有注油槽(5),所述注油槽(5)上开设有注油孔(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3)为增强尼龙制成的保持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心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3)包括支撑臂(301)和固定连接圈(302),所述固定连接圈(302)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泽泰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