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56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包括墙体、顶板、减震装置、第一固定板和调节装置;在墙体的顶部内壁上水平贴合设有顶板,且在顶板的正下方水平间隔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板与墙体螺接;在顶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均布间隔设有数个减震装置,每一减震装置的上端与顶板的下表面螺接,且其下端与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螺接;在第一固定板的正下方水平间隔设有安装梁,且在第一固定板与安装梁之间水平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上端与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其下端与安装梁的上表面螺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顶层传递的震动通过减震装置进行削弱,降低了震动对吊顶结构的影响,保障了吊顶结构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地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现有房建吊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现有一些房建吊顶结构防震效果不是很理想,楼房上层在走路、运动或者其他震动时,会传递到吊顶结构表面,影响吊顶结构安装的稳定性,影响使用。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将顶层传递的震动通过减震装置进行削弱,从而降低了震动对吊顶结构的影响,保障了吊顶结构安装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墙体、顶板、减震装置、第一固定板和调节装置;在所述墙体的顶部内壁上水平贴合设有顶板,且在所述顶板的正下方还水平平行间隔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板与所述墙体的表面螺接固定;在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还均布间隔水平设有数个减震装置,每一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螺接固定,且其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螺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下方还水平平行间隔设有安装梁,且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梁之间还水平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其下端与所述安装梁的上表面螺接固定。优选的,每一所述减震装置均包括减震框、橡胶垫、压板、支撑杆、第二固定板、减震弹簧和第三固定板;每一所述减震框均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左右两侧偏上位置还水平对称焊接设有第三固定板,每一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上表面均与对应所述减震框的上表面共面设置,且在二者的上表面还水平固定设有橡胶垫;在每一所述减震框的内部中间位置还水平设有压板,每一所述压板均为与对应所述减震框内部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且其两端分别抵紧在对应所述减震框的内侧壁上;在每一所述压板的上表面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减震弹簧,每一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减震框的内顶面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每一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支撑杆,每一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与对应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对应所述减震框的下表面,并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结构,且在其上表面的四个直角处还垂直贯穿设有用于安装的第一贯通孔。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三固定板均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结构,且在其下表面中间位置还前后对称垂直贯穿设有用于安装的第二贯通孔,每一所述第二贯通孔分别垂直贯穿所述橡胶垫。优选的,每一所述减震装置分别通过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螺接固定,且将橡胶垫分别抵紧贴合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并分别通过第三固定板与所述顶板螺接固定。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套筒、调节螺杆、拉杆和加强杆;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还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套筒,每一所述套筒的开口端均竖直向下设置,且其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相邻所述套筒之间还分别水平设有加强杆,且每一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套筒的外圆周壁固定连接;在每一所述套筒的内部还套接设有调节螺杆,每一所述调节螺杆均为T形结构,且其竖直部分分别与对应所述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每一所述调节螺杆的水平部分均竖直向下延伸出对应所述套筒,且在其正下方还竖直设有拉杆,在每一所述拉杆的上端还嵌入式开设有与调节螺杆相匹配的T形凹槽,每一所述调节螺杆的水平部分分别套接在对应所述拉杆的T形凹槽内,且分别与对应所述拉杆转动连接,并分别通过对应所述拉杆的T形凹槽进行竖直方向限位。优选的,在每一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圆周壁偏下位置还套接固定设有把手,且每一所述把手均水平平行间隔设于对应所述拉杆的正上方。优选的,每一所述拉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梁的上表面螺接固定,且所述安装梁通过调节螺杆进行安装高度调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调节安装梁的安装高度,提高了吊顶结构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加强杆将套筒之间稳定连接,从而提高了吊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3)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顶层传递的震动通过减震装置进行削弱,从而降低了震动对吊顶结构的影响,保障了吊顶结构安装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墙体;2-顶板;3-减震装置;4-第一固定板;5-安装板;6-套筒;7-调节螺杆;8-加强杆;9-拉杆;10-把手;11-安装梁;31-减震框;32-橡胶垫;33-压板;34-支撑杆;35-第二固定板;36-减震弹簧;37-第三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包括墙体1、顶板2、减震装置3、第一固定板4和调节装置;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墙体1的顶部内壁上水平贴合设有顶板2,且在顶板2的正下方还水平平行间隔设有第一固定板4,该第一固定板4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板5与墙体1的表面螺接固定;在顶板2与第一固定板4之间还均布间隔水平设有数个减震装置3,每一个减震装置3的上端分别与顶板2的下表面螺接固定,且其下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4的上表面螺接固定。本技术中每一个减震装置3均包括减震框31、橡胶垫32、压板33、支撑杆34、第二固定板35、减震弹簧36和第三固定板37;如图1、图2所示,每一个减震框31均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左右两侧偏上位置还水平对称焊接设有第三固定板37,每一个第三固定板37的上表面均与对应减震框31的上表面共面设置,且在二者的上表面还水平固定设有橡胶垫32;在每一个减震框31的内部中间位置还水平设有压板33,每一个压板33均为与对应减震框31内部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且其两端分别抵紧在对应减震框31的内侧壁上;如图1、图2所示,在每一个压板33的上表面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减震弹簧36,每一个减震弹簧36的上端分别与对应减震框31的内顶面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与对应压板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每一个压板33的下表面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支撑杆34,每一个支撑杆34的上端均与对应压板33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对应减震框31的下表面,并分别与对应第二固定板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中,每一个第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顶板、减震装置、第一固定板和调节装置;在所述墙体的顶部内壁上水平贴合设有顶板,且在所述顶板的正下方还水平平行间隔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板与所述墙体的表面螺接固定;在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还均布间隔水平设有数个减震装置,每一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螺接固定,且其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螺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下方还水平平行间隔设有安装梁,且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梁之间还水平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其下端与所述安装梁的上表面螺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顶板、减震装置、第一固定板和调节装置;在所述墙体的顶部内壁上水平贴合设有顶板,且在所述顶板的正下方还水平平行间隔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板与所述墙体的表面螺接固定;在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还均布间隔水平设有数个减震装置,每一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螺接固定,且其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螺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下方还水平平行间隔设有安装梁,且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梁之间还水平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其下端与所述安装梁的上表面螺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减震装置均包括减震框、橡胶垫、压板、支撑杆、第二固定板、减震弹簧和第三固定板;每一所述减震框均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左右两侧偏上位置还水平对称焊接设有第三固定板,每一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上表面均与对应所述减震框的上表面共面设置,且在二者的上表面还水平固定设有橡胶垫;在每一所述减震框的内部中间位置还水平设有压板,每一所述压板均为与对应所述减震框内部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且其两端分别抵紧在对应所述减震框的内侧壁上;在每一所述压板的上表面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减震弹簧,每一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减震框的内顶面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每一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还左右对称竖直设有支撑杆,每一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与对应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对应所述减震框的下表面,并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结构,且在其上表面的四个直角处还垂直贯穿设有用于安装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炜伟贺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