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50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竖直支撑杆、第一水平支撑架、第二水平支撑架分隔层;竖直支撑杆竖直设置,竖直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插设于基槽的底部;第一水平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多个竖直支撑杆的上部,第二水平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多个竖直支撑杆的下部;分隔层固定设置于其中两个相邻的竖直支撑杆之间,分隔层位于基槽和混凝土结构之间,分隔层为快易收口网。通过竖直支撑杆、第一水平支撑架和第二水平支撑架架起主体框架,在其中两个相邻的竖直支撑杆之间通过设置有分隔层来进行空间分隔,防止混凝土外溢到基槽内,具有结构设置科学合理的优点,有助于优质高效、高质、快速地完成后浇带结构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物在建造完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其混凝土结构会在工程完成数月甚至一年之后发生收缩或者扩张。基础底板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建筑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在现实中往往由于工艺、施工控制、加固方式、收口材料本身的特点等众多因素,导致后期建筑主体可能出现开裂、渗漏、接口高低不平等质量问题,该类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严重的也可影响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而,设计建造高质量的基础底板后浇带,对保证建筑使用具有深远意义。在基础底板结构施工中后浇带处钢筋层数多、水平布置密,模板支设较难,混凝土施工缝凿毛清理工程量巨大,难以优质高效、高质、快速地完成后浇带结构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其结构设置科学合理,能够优质高效、高质、快速地完成后浇带结构施工。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多个竖直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竖直设置,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插设于基槽的底部;第一水平支撑架和第二水平支撑架,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上部,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部;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固定设置于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竖直支撑杆之间,所述分隔层位于基槽和混凝土结构之间,所述分隔层为快易收口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竖直支撑杆、第一水平支撑架和第二水平支撑架架起框架结构的主体,在其中两个相邻的竖直支撑杆之间通过设置有分隔层来进行空间分隔,防止混凝土外溢到基槽内,具有结构设置科学合理的优点,有助于优质高效、高质、快速地完成后浇带结构施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架分别包括多个交错设置的钢筋。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交错设置的钢筋形成第一水平支撑架和第二水平支撑架,以更好地为后续的加强层提供支撑。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杆包括第一竖直支撑杆、第二竖直支撑杆、第三竖直支撑杆和第四竖直支撑杆;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设置于基槽内靠近混凝土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四竖直支撑杆设置于基槽内远离混凝土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堵漏加密筋,所述堵漏加密筋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分隔层设置于所述堵漏加密筋和混凝土结构之间,所述堵漏加密筋用于为所述分隔层提供支撑力。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通过将第一竖直支撑杆、第二竖直支撑杆、第三竖直支撑杆和第四竖直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插设于基槽的底部,从而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另一方面,在第一竖直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堵漏加密筋,通过堵漏加密筋能够为分隔层提供支撑力,防止在分隔层浇筑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破裂。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单元还包括侧面连接杆;所述侧面连接杆包括第一侧面连接杆、第二侧面连接杆和第三侧面连接杆,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杆、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杆和所述第三侧面连接杆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四竖直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三侧面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杆之间。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侧面连接杆、第二侧面连接杆和第三侧面连接杆,使得框架结构的强度更高。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单元还包括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包括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所述第一侧面板和所述第二侧面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所组成的平面的两侧,所述第一侧面板和所述第二侧面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分隔层的隔层间隙。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止水钢板,防止基槽底部土壤中的水份上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板包括第一水平止水板和第一倾斜止水板,所述第一水平止水板和所述第一倾斜止水板为方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倾斜止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止水板的侧边上,所述第一水平止水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倾斜止水板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侧面板包括第二水平止水板和第二倾斜止水板,所述第二水平止水板和所述第二倾斜止水板为方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倾斜止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平止水板的侧边上,所述第二水平止水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倾斜止水板倾斜向下设置。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水平止水板和第一倾斜止水板形成第一侧面板,通过第二水平止水板和第二倾斜止水板形成第二侧面板,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形成一个开口朝下的结构,防水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架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垫块,所述垫块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架与基槽的底部之间。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二水平支撑架与基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垫块,通过垫块能够提高整个框架结构的抗压能力。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架之间还设置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所述支撑筋的下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架。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水平支撑架和第二水平支撑架之间还设置有支撑筋,通过支撑筋能够提高整个框架结构的抗压能力。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单元还包括:分隔龙骨,所述分隔龙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上,所述分隔龙骨的其中一个侧面抵接于混凝土结构。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整个框架结构的上方,通过分隔龙骨分隔基槽和混凝土结构,防止混凝土外溢到基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支撑杆、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架为钢筋。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钢筋作为竖直支撑杆、第一水平支撑架和第二水平支撑架,具有强度高、成本低和取材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的第一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的第二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中止水钢板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第一水平支撑架101、第二水平支撑架102、分隔层103、第一竖直支撑杆104、第二竖直支撑杆105、第三竖直支撑杆106、第四竖直支撑杆107、堵漏加密筋108、侧面连接杆109、混凝土结构110;止水钢板201、第一侧面板202、第二侧面板203、第一水平止水板204、第一倾斜止水板205、第二水平止水板206、第二倾斜止水板207、分隔龙骨2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n多个竖直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竖直设置,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插设于基槽的底部;/n第一水平支撑架和第二水平支撑架,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上部,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部;/n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固定设置于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竖直支撑杆之间,所述分隔层位于基槽和混凝土结构之间,所述分隔层为快易收口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
多个竖直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竖直设置,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插设于基槽的底部;
第一水平支撑架和第二水平支撑架,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上部,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部;
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固定设置于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竖直支撑杆之间,所述分隔层位于基槽和混凝土结构之间,所述分隔层为快易收口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架分别包括多个交错设置的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竖直支撑杆包括第一竖直支撑杆、第二竖直支撑杆、第三竖直支撑杆和第四竖直支撑杆;
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设置于基槽内靠近混凝土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四竖直支撑杆设置于基槽内远离混凝土结构的一侧;
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堵漏加密筋,所述堵漏加密筋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分隔层设置于所述堵漏加密筋和混凝土结构之间,所述堵漏加密筋用于为所述分隔层提供支撑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还包括侧面连接杆;
所述侧面连接杆包括第一侧面连接杆、第二侧面连接杆和第三侧面连接杆,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杆、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杆和所述第三侧面连接杆沿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四竖直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三侧面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和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杆之间。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树林峰张飞潘先智吴金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越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