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涉及拦污栅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拦污栅、组合桩和第二轴,所述第一拦污栅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拦污栅、滑块、组合桩、滑槽和底托之间的配合使用,即可实现对拦污栅快速安装的功能,无需工具配合并且简单易操作,通过矩形孔、第二轴、连接块、U型拉手、第一轴和矩形擦块之间的配合使用,即可完成对拦污栅外表面的清洁作用,防止水草和污秽阻塞过滤孔而降低拦污作用,通过推块、第一拦污栅、第二拦污栅、不规则槽和磁石之间的配合使用,即可完成对拦污栅的延伸作用,使拦污栅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河道,并且更加节约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
本技术属于拦污栅
,具体为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
技术介绍
拦污栅是一种设在引水道进口,用以拦阻水流所挟带的杂物的框架结构物。其作用为不使杂物进入引水道,以保护水轮机、水泵及洞身、管道等免遭损害。引水(输水)隧洞或管道的进口在立面上分为浅式及深式两种。深式进水口的拦污栅受冰块或污物堵塞的机会少,但它承受的水压力较大,清污困难,环保用双层拦污栅是清理河道最常用的一种工具。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环保用双层拦污栅的安装与拆卸过于繁琐,使安装与拆卸过程浪费大量人工,且多数环保用双层拦污栅清理困难,河道里的淤泥与水草会大大降低拦污栅的拦污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安装与拆卸过于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包括第一拦污栅、组合桩和第二轴,所述第一拦污栅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且第一拦污栅前表面临近滑块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第一拦污栅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过滤孔,且第一拦污栅的顶部开设有不规则槽,所述第一拦污栅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拦污栅,所述第二拦污栅上开设有第二过滤孔,且第二拦污栅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第二拦污栅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磁石,所述组合桩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有底托,所述组合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第二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拉手,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外壁设置有矩形擦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拦污栅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组合桩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组合桩上均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滑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处于滑槽的内部,且滑块的底部与底托接触,所述滑块与滑槽通过滑动配合连接,且滑块与滑槽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拦污栅处于不规则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拦污栅顶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拦污栅底部的长度,所述不规则槽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不规则槽的底部面积,且所述不规则槽与第二拦污栅相适配,所述不规则槽的上部与下部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磁条,所述第二拦污栅的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磁石,且所述不规则槽上部两侧设置的磁条与第二拦污栅上部的第二磁石位置相对应,所述不规则槽下部两侧设置的磁条与磁石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磁条与第二磁石磁性互异,且磁条与磁石磁性互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孔与第二过滤孔位置相对应,且第一过滤孔与第二过滤孔相连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矩形孔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轴,且矩形孔与连接块通过间隙配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拦污栅、滑块、组合桩、滑槽和底托之间的配合使用,即可实现对拦污栅快速安装的功能,无需工具配合并且简单易操作,通过矩形孔、第二轴、连接块、U型拉手、第一轴和矩形擦块之间的配合使用,即可完成对拦污栅外表面的清洁作用,防止水草和污秽阻塞过滤孔而降低拦污作用,通过推块、第一拦污栅、第二拦污栅、不规则槽和磁石之间的配合使用,即可完成对拦污栅的延伸作用,使拦污栅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河道,并且更加节约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中第一拦污栅和第二拦污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中第二拦污栅主视图的剖面图。图4为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中第一拦污栅俯视图的剖面图。图中标记:1、第一拦污栅;2、组合桩;3、滑槽;4、第一过滤孔;5、第二拦污栅;6、U型拉手;7、滑块;8、连接块;9、第一轴;10、矩形擦块;11、矩形孔;12、底托;13、配重块;14、推块;15、不规则槽;16、第二过滤孔;17、磁石;18、第二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包括第一拦污栅1、组合桩2和第二轴18,第一拦污栅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7,且第一拦污栅1前表面临近滑块7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孔11,第一拦污栅1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过滤孔4,且第一拦污栅1的顶部开设有不规则槽15,第一拦污栅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拦污栅5,第二拦污栅5上开设有第二过滤孔16,第一过滤孔4与第二过滤孔16位置相对应,且第一过滤孔4与第二过滤孔16相连通,第二拦污栅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块14,第二拦污栅5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磁石17,第二拦污栅5处于不规则槽15的内部,第二拦污栅5顶部的长度大于第二拦污栅5底部的长度,不规则槽15的顶部面积大于不规则槽15的底部面积,且不规则槽15与第二拦污栅5相适配,不规则槽15的上部与下部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磁条,第二拦污栅5的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磁石,且不规则槽15上部两侧设置的磁条与第二拦污栅5上部的第二磁石位置相对应,不规则槽15下部两侧设置的磁条与磁石17的位置相对应,磁条与第二磁石磁性互异,且磁条与磁石17磁性互异,组合桩2上设置有滑槽3,第一拦污栅1对称设置有两个,组合桩2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组合桩2上均对称设置有四个滑槽3,滑槽3的底部设置有底托12,滑块7处于滑槽3的内部,且滑块7的底部与底托12接触,滑块7与滑槽3通过滑动配合连接,且滑块7与滑槽3相适配,组合桩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3,第二轴18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矩形孔11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轴18,且矩形孔11与连接块8通过间隙配合连接,连接块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拉手6,连接块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轴9,第一轴9的外壁设置有矩形擦块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第一拦污栅1上两侧的滑块7对准滑槽3的位置,再给第一拦污栅1施力使滑块7滑入滑槽3的内部,并使滑块7的底部与底托12的顶部接触,即可实现对拦污栅快速安装的功能,无需工具配合并且简单易操作,再通过给U型拉手6施加一个向上或者向下的力,使U型拉手6带动第一轴9上的矩形擦块在第一拦污栅1的外表面上移动,通过矩形擦块10与第一拦污栅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即可完成对拦污栅外表面的清洁作用,防止水草和污秽阻塞过滤孔而降低拦污作用,通过给推块14施加一个力,使不规则槽15上部的磁条与第二拦污栅5上部的磁石解除接触,使第二拦污栅5利用重力向下坠落,并使第二拦污栅5的顶部与不规则槽15的底部接触,即可完成对拦污栅的延伸作用,使拦污栅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河道,并且更加节约环保。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包括第一拦污栅(1)、组合桩(2)和第二轴(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拦污栅(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7),且第一拦污栅(1)前表面临近滑块(7)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孔(11),所述第一拦污栅(1)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过滤孔(4),且第一拦污栅(1)的顶部开设有不规则槽(15),所述第一拦污栅(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拦污栅(5),所述第二拦污栅(5)上开设有第二过滤孔(16),且第二拦污栅(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块(14),所述第二拦污栅(5)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磁石(17),所述组合桩(2)上设置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底部设置有底托(12),所述组合桩(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3),所述第二轴(18)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拉手(6),所述连接块(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轴(9),所述第一轴(9)的外壁设置有矩形擦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包括第一拦污栅(1)、组合桩(2)和第二轴(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拦污栅(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7),且第一拦污栅(1)前表面临近滑块(7)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孔(11),所述第一拦污栅(1)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过滤孔(4),且第一拦污栅(1)的顶部开设有不规则槽(15),所述第一拦污栅(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拦污栅(5),所述第二拦污栅(5)上开设有第二过滤孔(16),且第二拦污栅(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块(14),所述第二拦污栅(5)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磁石(17),所述组合桩(2)上设置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底部设置有底托(12),所述组合桩(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3),所述第二轴(18)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拉手(6),所述连接块(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轴(9),所述第一轴(9)的外壁设置有矩形擦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拦污栅(1)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组合桩(2)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组合桩(2)上均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滑槽(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用双层河道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峻,杜辰晨,聂娜,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杜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