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18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废水回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设有沉降池,所述隔板另一侧设有预处理池,所述隔板一侧设有滑移连接的活动挡板,所述反应池上设有供活动挡板进行滑移连接的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对混凝土废水沉降效果,使得沉降效率提高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废水回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
技术介绍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传统的混凝土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直接排出的废水及冲刷场地产生的废水,通常需经过专业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才能排放,然而这种污水处理系统造价昂贵,且建设周期较长,往往对企业的经营造成沉重的负担,于是偷排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448808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混凝土搅拌主机清洗废水回收装置,包括接水组件、回收组件和控制单元;回收组件设置在接水组件下方,接水组件的接水漏斗的下开口通过一软管连通上述废浆池的第一滤网上方,控制单元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电连接;利用接水漏斗避免清洗搅拌主机的废水直接排放到地面上,达到减少的污染的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缺陷是:混凝土废水需要经过多个管道进行传送,因此管道内容易残留一定的废渣,并且采用多个沉降池的方式,对沉降池内的混凝土废水进行沉降,不仅浪费了占地空间,同时浪费了大量时间对混凝土废水进行反复沉降,其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其优点是具有提高对混凝土废水沉降效果,使得沉降效率提高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设有沉降池,所述隔板另一侧设有预处理池,所述隔板一侧设有滑移连接的活动挡板,所述反应池上设有供活动挡板进行滑移连接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反应池宽度反向两侧设置预处理池,将需要进行处理的混凝土废料投放在预处理池内进行沉降,然后再将预处理池内的沉降水排放到沉降池进行二次沉降,提高对混凝土废水沉降效果;沉降池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沉降水进行排放的连通件,在预处理池内混凝土废水初步沉降后,将排放板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使得隔板顶部与沉降池的顶部连通,沉降水将会自动流入沉降池内进行二次沉降,因此提高了对混凝土废水的沉降效果,同时提高了对混凝土废料的沉降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板上与活动挡板抵接的一侧设有多个排水孔,多个所述排水孔相互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个排水孔连通沉降池与的预处理池,减缓沉降水直接通入沉降池内,降低预处理池内沉降水扰动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排水孔切斜设置,多个所述排水孔从预处理池向沉降池方向逐渐增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水孔倾斜设置,排水孔内在预处理池内的一侧低于沉降池的一侧,减少预处理池内的沉降物流进沉降池内,以减小沉降池内沉降物的占比,提高对沉降池的沉降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沉降池上设有带动活动挡板赏上下竖直滑移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沉降池顶部的固定架,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升降电机,所述活动挡板上设有竖直贯穿活动挡板的丝杆,所述丝杆顶部贯穿固定架且升降电机与丝杆驱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升降组件带动活动挡板上下移动,实现连通沉降池与预处理池的效果,采用升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活动挡板上下移动,达到自动开启与关闭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挡板上宽度方向两侧设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横截面呈T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活动挡板宽度方向两端设置为T型,增加活动挡板与隔板之间连接的密封效果,防止预处理池内沉降水还没有沉降结束,就流到沉降池内,进而影响沉降池的沉降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杆外表面上套有一层密封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杆上套有一层密封层,进一步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呈V字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过滤网倒入预处理池内的混凝土废料进行初步过滤分离,减少混凝土废水中沉降物的存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处理池底部设有斜坡,所述斜坡从靠近沉降池一侧顶部向预处理池的底部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处理池内设有斜坡,预处理池内的混凝土废水在沉降后,沉降物沉降在斜坡底部,且沉降物远离沉降池,因此在排放沉降水到沉降池内时,能减少沉降物流进沉降池内,进而提高对混凝土废水的沉降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坡上设有多个凸棱,多个所述凸棱横截面呈三角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棱对沉降物进行阻挡,进一步提高对混凝土废水的沉降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需要沉降的混凝土废料排队到预处理池内进行初步沉降,然后将沉降后的沉降水排放到沉降池,在沉降池内再次进行沉降,以此提高在沉降池内对混凝土废料的沉降效果;2.通用多个排水孔的设置,减缓沉降水直接排放到沉降池内时造成扰动,降低对沉降水的影响,提高沉降池的混凝土的沉降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局部断面示意图。图中,1、反应池;2、底座;3、预处理池;4、连通件;5、隔板;6、活动挡板;7、滑槽;8、排水孔;9、升降组件;10、固定架;11、升降电机;12、丝杆;13、滑移杆;14、密封层;15、过滤网;16、斜坡;17、凸棱;18、沉降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包括反应池1,反应池1由沉降池18和预处理池3两部分组成,沉降池1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整个沉降池1的底座2。反应池1内设有将沉降池18和预处理池3分开的隔板5,首先将混凝土废水投放到预处理池3内进行沉降。沉降后的混凝土废水上层为沉降水,下层为沉降物。然后将预处理池3内顶部的沉降水排放到沉降池18内再次进行沉降,进而提高沉降池18内混凝土废水沉降后的清澈度,同时利用相邻设置的预处理池3加快混凝土废水的整体沉降速度。参考图2,在沉降池18与预处理池3之间设置有连通件4,通过连通件4的设置连通预处理池3与沉降池18。连通件4包括竖直设置的隔板5,还包括设置在隔板5内侧与隔板5滑移连接的活动挡板6,活动挡板6设置在隔板5上靠近沉降池18的一侧,若将活动挡板6设置在预处理池3内,上下移动活动挡板6将会使得预处理池3内的沉降物再次扰动。参考图2和图3,在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包括反应池(1);/n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内设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一侧设有沉降池(18),所述隔板(5)另一侧设有预处理池(3),所述隔板(5)一侧设有滑移连接的活动挡板(6),所述反应池上设有供活动挡板(6)进行滑移连接的滑槽(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包括反应池(1);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内设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一侧设有沉降池(18),所述隔板(5)另一侧设有预处理池(3),所述隔板(5)一侧设有滑移连接的活动挡板(6),所述反应池上设有供活动挡板(6)进行滑移连接的滑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上与活动挡板(6)抵接的一侧设有多个排水孔(8),多个所述排水孔(8)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水孔(8)切斜设置,多个所述排水孔(8)从预处理池(3)向沉降池(18)方向逐渐增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18)上设有带动活动挡板(6)赏上下竖直滑移的升降组件(9),所述升降组件(9)包括设置在沉降池(18)顶部的固定架(10),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架(10)上的升降电机(11),所述活动挡板(6)上设有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一帆刘秀红袁亭庞海江潘同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上建杭鑫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