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00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支架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支架结构,包括散热器支架、本体油箱、散热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L型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二L型连接件,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散热器支架的内部,所述散热器支架的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本体油箱固定连接。该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支架结构,将散热器支架连成一个牢固的框架结构,再将散热器与散热器支架固定,进一步形成一个整体,最后将散热器支架和本体油箱连接成一体,减少他们之间因运输冲击而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并减少散热器的摆动,从而防止散热器的损坏及油路连接处的损坏和漏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支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支架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车载移动式变压器,需要经常进行整体应急运输,而且运输环境可能比较恶劣,所以除了对变压器外形尺寸、重量有较高要求外,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确保运输安全方面的要求更高。而对于大容量并且采用片式散热器散热的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数量会比较多,直接安装在本体上已经非常困难,为了满足运输外形尺寸、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采用分体式集中布置散热器的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极大的利用有限的高度和宽度空间,常规的散热器分体方式为散热器与主体油箱分开布置,散热器独立安装在一个固定装置上,最后通过一个或多个油管与本体油箱连接起来。由于常规变压器不需要整体运输,运行时也是固定在基础上,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应急用的车载移动式变压器,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常规的散热器分体式支架上是没有斜撑和十字固定连接件,无法形成一个刚性的框架结构,这样在运输过程中支架很容易因运输冲击而发生变形。2)、散热器与支架的常规连接方式为:每组散热器与支架上的油管通过上下蝶阀连通,所有的散热器通过角钢相互连接,为防止散热器下垂,通过拉螺杆与固定装置连接,这样的结构在静止状态,仅受自身重力或轻微地震的工况下,能满足安全运行要求。但在整体运输,尤其是经常性应急运输的情况下,由于受到较大的运输冲击,散热器由于应力集中而发生开裂、连接法兰口漏油等问题。3)、常规的分体式变压器是散热器与主体油箱分开布置,最后通过一个或多个油管与本体油箱连接,这样的结构在运输时会因为道路的路面高低不平、转弯、刹车、加速而产生运输冲击,从而导致散热器与主体油箱之间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致使散热器与主体油箱之间的油管法兰连接处,因应力过大而产生漏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支架结构,解决了现有散热器支架存在缺陷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支架结构,包括散热器支架、本体油箱、散热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L型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二L型连接件,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散热器支架的内部,所述散热器支架的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本体油箱固定连接,所述本体油箱通过导油管与散热器连通。所述第一L型连接件安装在散热器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接件安装在散热器支架的顶部且与散热器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安装在散热器支架的底部且与散热器的底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斜撑方钢,且斜撑方钢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散热器支架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支架由多根方钢连接搭建成,且方钢的端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支架的底部加装减震座。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支架的顶部宽度小于散热器支架的底部宽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组成一个稳定的连接架,连接架的右端与本体油箱的顶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支架的左右两侧中部均安装有加固条。进一步的,所述斜撑方钢和第一L型连接件以十字交叉安装的形式与散热器支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散热器支架连成一个牢固的框架结构,再将散热器与散热器支架固定,进一步形成一个整体,最后将散热器支架和本体油箱连接成一体,减少他们之间因运输冲击而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并减少散热器的摆动,散热器下部的油管通过第二L型连接件与散热器支架连接,从而使散热器与散热器支架连接成一个整体,防止散热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较大摆动,而导致漏油和损坏,选择在散热器支架下方的减震座可以进一步对振动进行吸收,使得运输过程中散热器更加安全,不易损坏和漏油,从而防止散热器的损坏及油路连接处的损坏和漏油,解决大容量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由于外形尺寸受限,布置困难及频繁运输等原因容易损坏及漏油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散热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散热器支架的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器支架;2、本体油箱;3、散热器;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第一L型连接件;7、第三连接件;8、第二L型连接件;9、斜撑方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参看图1-7: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支架结构,包括散热器支架1、本体油箱2、散热器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第一L型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和第二L型连接件8,散热器3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内部,散热器支架1由多根方钢连接搭建成,且方钢的端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防护框架,散热器支架1的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均与本体油箱2固定连接,散热器支架1与本体油箱2之间的固定方案:本体油箱2通过导油管与散热器3连通,通过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把散热器支架1与本体油箱2连接为一体。在运输冲击过程中减少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移,防止散热器支架1与本体油箱2之间的油管因为受到过大的应力导致漏油,使得整个装置强度更大,可以有效的防止散热器3的损坏以及油路连接处的损坏和漏油。如图3所示,散热器3与散热器支架1之间的连接固定方案:第一L型连接件6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顶部,第三连接件7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顶部且与散热器3的顶部连通,第二L型连接件8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底部且与散热器3的底部连通,散热器支架1的底部加装减震座,散热器3上部的油管通过第三连接件7与散热器支架1连接,散热器3下部的油管通过第二L型连接件8与散热器支架1连接,从而使散热器3与散热器支架1连接成一个整体,防止散热器3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较大摆动,而导致漏油和损坏,选择在散热器支架1下方的减震座可以进一步对振动进行吸收,使得运输过程中散热器3更加安全,不易损坏和漏油,解决大容量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由于外形尺寸受限,布置困难及频繁运输等原因容易损坏及漏油的技术难题。如图1和图4所示,散热器支架1自身的结构方案:散热器支架1可以对散热器3进行支撑和防护,散热器支架1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支架(1)、本体油箱(2)、散热器(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第一L型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和第二L型连接件(8),所述散热器(3)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内部,所述散热器支架(1)的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均与本体油箱(2)固定连接,所述本体油箱(2)通过导油管与散热器(3)连通;/n所述第一L型连接件(6)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接件(7)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顶部且与散热器(3)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8)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底部且与散热器(3)的底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支架(1)、本体油箱(2)、散热器(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第一L型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和第二L型连接件(8),所述散热器(3)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内部,所述散热器支架(1)的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均与本体油箱(2)固定连接,所述本体油箱(2)通过导油管与散热器(3)连通;
所述第一L型连接件(6)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顶部,所述第三连接件(7)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顶部且与散热器(3)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8)安装在散热器支架(1)的底部且与散热器(3)的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移动式变压器散热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支架(1)的内部安装有斜撑方钢(9),且斜撑方钢(9)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散热器支架(1)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范学文刘真梅陶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