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检测器、时钟寄存缓冲器、存储器和内存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97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5
本申请提供一种协议检测器、时钟寄存缓冲器、存储器和内存模组,该协议检测器包括:分析电路,用于接收待测电路的待测命令;配置寄存器,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配置所述待测命令的测试基准信息;命令缓存电路,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缓存所述待测命令和参考时钟;其中,所述分析电路依据所述参考时钟,验证所述待测命令是否符合所述测试基准信息的限制条件。本申请以低成本方式解决内存在高速时钟模式下的测试成本高、测试难度大、测试时间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协议检测器、时钟寄存缓冲器、存储器和内存模组
本申请涉及内存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协议检测器、时钟寄存缓冲器、存储器和内存模组。
技术介绍
DDR5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简称“SDRAM”)是第五代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内存芯片颗粒,其IO接口电压降低,接口速率大幅提高,内存容量更大,接口信号减少,因而能够提供低功耗,高带宽,高容量的内存系统。DDR5上使用一根CS(片选信号线)和14根CA(地址控制命令线)线共计15根CA线,通过减少13根CA线来减少IO接口数量和布线资源,进而减少信号串扰和节省功耗进而提高信号传输速度。RDIMM是由SDRAM颗粒阵列和RCD(RegisterClockDriver,时钟寄存缓冲器)颗粒构成,SDRAM的CA线和RCD的QCA输出相连接,而RCD的地址输入为了节省功耗和提高速率减少为SDRAM的CA信号线宽度的一半,即7根CA线。SDRAM的CA信号是以SDR速率传输数据,而RCD的CA输入有两种模式,一种DDR方式传输,一种是SDR方式传输,其和SDRAM相连的QCA输出是固定SDR数据传输。RCD的输入CA在DDR方式工作时,称之为DDR模式,对应SDRAM是工作在1N模式,即SDRAM每个时钟周期都采样CA数据,而RCD在每个时钟周期上升沿和下降沿采样两次CA输入。当RCD的CA只在时钟上升沿采样时,称之为SDR模式,对应SDRAM是工作在2N模式,即SDRAM每两个时钟周期采样一次CA数据,而RCD在每个时钟周期上升沿采样CA输入,两个上升沿的共计14位CA采样通过QCA传输给SDRAM。由于DDR5RCD设计计划支持最低1600MHz的工作时钟,最高4200MHz的工作时钟,那么在CADDR模式下,CA的传输速率范围是3200MHz,最高是8400Mhz。DRAM在1N模式下CA速率范围是最低1600MHz,最高是4200Mhz,在2N模式下,CA传输速率最低是800MHz,最高是2100MHz。RCD和DRAM的CA总线在如此高速率下传输,不仅给设计带来困难,也为芯片测试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协议检测器、时钟寄存缓冲器、存储器和内存模组,实现对待测电路的命令时序合规检测。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协议检测器,包括:分析电路,用于接收待测电路的待测命令;配置寄存器,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配置所述待测命令的测试基准信息;命令缓存电路,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缓存所述待测命令和参考时钟计数值信息;其中,所述分析电路依据所述参考时钟计数,验证所述待测命令是否符合所述测试基准信息的限制条件。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寄存器包括:基准寄存器,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配置不同类型的所述待测命令之间的第一时序规则。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析电路用于,验证不同类型的所述待测命令之间的第一时序信息是否符合所述第一时序规则,并在所述第一时序信息不符合所述第一时序规则时,发出警示信息。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准寄存器,还用于配置同类型的所述待测命令的第二时序规则。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析电路用于,验证同类型的所述待测命令之间的第二时序信息是否符合所述第二时序规则,并在所述第二时序信息不符合所述第二时序规则时,发出警示信息。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时序规则还包括:同类命令的相邻两次所述待测命令之间的最大间隔时间、指定区间内的最小和/或最大命令个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时序规则包括:同类命令在所述待测电路的非自刷新状态下,相邻两次待测命令之间的间隔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期望间隔时间的预设倍数,并且每10个所述期望间隔时间内,同类命令的个数大于或等于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寄存器还包括:状态寄存器,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记录所述分析电路的检测结果状态,所述检测结果状态包括:所述待测命令的错误时刻点和命令类型。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时钟寄存缓冲器,包括:多个信号处理通道,其中每个所述信号处理通道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例的协议检测器;以及寄存器流水线,连接所述协议检测器,用于给出待测电路的信号缓冲指定时钟周期数。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字状态机,用于配置所述时钟寄存缓冲器的时序、输入输出使能以及模拟电路参数。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字状态机和所述寄存器流水线。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片选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字状态机。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采样电路,连接所述寄存器流水线。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器,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例的协议检测器;以及第二采样电路,用于采集待测信号;译码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采样电路和所述协议检测器,用于将所述待测信号进行译码后,向所述协议检测器提供待测命令。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存储阵列,连接所述译码控制电路。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训练电路,连接所述译码控制电路,用于对所述待测信号进行训练。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接口电路,连接所述存储阵列;模式寄存器,分别连接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译码控制电路。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存模组,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及其任一实施例的时钟寄存缓冲器。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存模组,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及其任一实施例的存储器。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存模组,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及其任一实施例的时钟寄存缓冲器和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及其任一实施例的存储器。本申请提供的协议检测器、时钟寄存缓冲器、存储器和内存模组,分析电路,依据命令缓存电路缓存的参考时钟,对接收到的待测电路的待测命令进行验证,验证其是否符合配置寄存器配置的测试基准信息的限制条件,进而实现对待测电路的功能测试,进而验证待测电路的功能完善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协议检测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时钟寄存缓冲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存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内存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内存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内存模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协议检测器,11-分析电路,12-配置寄存器,121-基准寄存器,122-状态寄存器,13-命令缓存电路,2-时钟寄存缓冲器,Ch0-第一通道,Ch1-第二通道,21-寄存器流水线,22-控制字状态机,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协议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分析电路,用于接收待测电路的待测命令;/n配置寄存器,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配置所述待测命令的测试基准信息;/n命令缓存电路,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缓存所述待测命令和参考时钟计数信息;/n其中,所述分析电路依据所述命令和相应参考时钟计数信息,验证所述待测命令是否符合所述测试基准信息的限制条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议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析电路,用于接收待测电路的待测命令;
配置寄存器,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配置所述待测命令的测试基准信息;
命令缓存电路,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缓存所述待测命令和参考时钟计数信息;
其中,所述分析电路依据所述命令和相应参考时钟计数信息,验证所述待测命令是否符合所述测试基准信息的限制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议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寄存器包括:
基准寄存器,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配置不同类型的所述待测命令之间的第一时序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议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电路用于,验证不同类型的所述待测命令之间的第一时序信息是否符合所述第一时序规则,并在所述第一时序信息不符合所述第一时序规则时,记录错误类型并发出警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议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寄存器,还用于配置同类型的所述待测命令的第二时序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协议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电路用于,验证同类型的所述待测命令之间的第二时序信息是否符合所述第二时序规则,并在所述第二时序信息不符合所述第二时序规则时,发出警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协议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序规则还包括:
同类命令的相邻两次所述待测命令之间的最大间隔时间、指定区间内的最小和/或最大命令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议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寄存器还包括:
状态寄存器,连接所述分析电路,用于记录所述分析电路的检测结果状态,所述检测结果状态包括:所述待测命令的错误时刻点和命令类型。


8.一种时钟寄存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信号处理通道,其中每个所述信号处理通道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协议检测器;以及
寄存器流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