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88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链条,包括若干插接在一起的链片组,链片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链片,内管两端分别从链片组的两个链片上穿出,且内管穿出端螺纹连有端帽,相邻两个链片组通过内管铰接在一起,内管内腔盛有润滑油,链片与外筒转动连接,相邻两个链片组铰接处的内管侧壁上设有若干一号出油孔,外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二号出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筒与内管转动连接,从而减少卡顿现象的出现,使用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且易更换损坏的零件。此外,内管内的润滑液可以通过一号出油孔和二号出油孔渗出,进行自润滑,无需外部润滑,解决了因链条缺失了养护导致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链条
本技术涉及链条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链条。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输送链条都是由一个个链节组成的,在工作过程中,链条经常会受到牵引,从而发生断裂,或者松动的现象,链节的好坏直接影响链条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从而给生产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链节单元包括有两片内链片以及设置于两内链片之间的用于连接两片内链片的两个小管,多个链节单元由多个外链片连接而形成链条。具体来说,相邻的两个链节单元需要两片外链片连接,即一链节单元的一小管内设置有第一小轴,相邻的链节单元的一小管内设置有第二小轴,一外链片连接第一小轴的一端、第二小轴的一端,另一外链片连接第一小轴的另一端、第二小轴的另一端,由此链节单元被连接起来。市场上的链条内链板与外连接板之间的连接较为容易出现卡顿,使得大大降低使用效果。此外,链条使用需要润滑养护,一旦缺失了养护,链条很容易断裂,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链条。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链条,包括若干插接在一起的链片组,链片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链片,链片的一侧设有卡槽,另一侧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片,相邻两个链片组中的一个链片组中的链片上的卡片位于另一个链片组中的链片上的卡槽内,且卡片和卡槽的重叠处贯穿有内管,内管与链片垂直,内管两端分别从链片组的两个链片上穿出,且内管穿出端螺纹连有端帽,相邻两个链片组通过内管铰接在一起,内管内腔盛有润滑油,内管外套有外筒,外筒位于链片组的两个链片之间,且链片与外筒转动连接,相邻两个链片组铰接处的内管侧壁上设有若干一号出油孔,一号出油孔与内管的内腔连通,外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二号出油孔,二号出油孔与外筒的内腔连通。外筒的两端端口呈圆台形,且链片组的两个链片相对面上设有与外筒圆台形端口相匹配的滑槽,外筒通过滑槽与链片转动连接。端帽的内壁上设有O型密封圈。卡片和卡槽的槽壁上均设有供内管穿出的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大于内管的外径。链片的两端均为圆弧形,且中部向内凹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外筒与内管转动连接,从而减少卡顿现象的出现,使用效果好;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且易更换损坏的零件。此外,内管内的润滑液可以通过一号出油孔和二号出油孔渗出,进行自润滑,无需外部润滑,解决了因链条缺失了养护导致断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链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链片组;2-链片;3-卡槽;4-卡片;5-内管;6-端帽;7-外筒;8-一号出油孔;9-二号出油孔;10-O型密封圈;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链条,包括若干插接在一起的链片组1,链片组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链片2,链片2的一侧设有卡槽3,另一侧设有与卡槽3相匹配的卡片4,相邻两个链片组1中的一个链片组1中的链片2上的卡片4位于另一个链片组1中的链片2上的卡槽3内,且卡片4和卡槽3的重叠处贯穿有内管5,内管5与链片2垂直,内管5两端分别从链片组1的两个链片2上穿出,且内管5穿出端螺纹连有端帽6,相邻两个链片组1通过内管5铰接在一起,内管5内腔盛有润滑油,内管5外套有外筒7,外筒7位于链片组1的两个链片2之间,且链片2与外筒7转动连接,相邻两个链片组1铰接处的内管5侧壁上设有若干一号出油孔8,一号出油孔8与内管5的内腔连通,外筒7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二号出油孔9,二号出油孔9与外筒7的内腔连通。外筒7的两端端口呈圆台形,且链片组1的两个链片2相对面上设有与外筒7圆台形端口相匹配的滑槽,外筒7通过滑槽与链片2转动连接。端帽6的内壁上设有O型密封圈10,提高了端帽6与内管5之间的密封性。卡片4和卡槽3的槽壁上均设有供内管5穿出的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大于内管5的外径。链片2的两端均为圆弧形,且中部向内凹陷。本技术工作时,内管5内的润滑油经一号出油孔8流入到相邻两个链片组1铰接的缝隙内,并经这些缝隙流入到外筒7内,由于缝隙较小,润滑油流出速度较慢,进而可实现长时间的自润滑,流入到外筒7内的润滑油经二号出油孔9流出,对与本技术匹配的链轮进行润滑,润滑油用到所需处,进而间接的节约了润滑油,本技术进行自润滑,无需外部润滑,解决了因链条缺失了养护导致断裂的问题。本技术外筒7与内管5转动连接,从而减少卡顿现象的出现,外筒7对内管5具有保护作用,而外筒7与链轮啮合时则通过油润滑来进行保护,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使用效果好;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且易更换损坏的零件。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链条,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插接在一起的链片组(1),链片组(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链片(2),链片(2)的一侧设有卡槽(3),另一侧设有与卡槽(3)相匹配的卡片(4),相邻两个链片组(1)中的一个链片组(1)中的链片(2)上的卡片(4)位于另一个链片组(1)中的链片(2)上的卡槽(3)内,且卡片(4)和卡槽(3)的重叠处贯穿有内管(5),内管(5)与链片(2)垂直,内管(5)两端分别从链片组(1)的两个链片(2)上穿出,且内管(5)穿出端螺纹连有端帽(6),相邻两个链片组(1)通过内管(5)铰接在一起,内管(5)内腔盛有润滑油,内管(5)外套有外筒(7),外筒(7)位于链片组(1)的两个链片(2)之间,且链片(2)与外筒(7)转动连接,相邻两个链片组(1)铰接处的内管(5)侧壁上设有若干一号出油孔(8),一号出油孔(8)与内管(5)的内腔连通,外筒(7)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二号出油孔(9),二号出油孔(9)与外筒(7)的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链条,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插接在一起的链片组(1),链片组(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链片(2),链片(2)的一侧设有卡槽(3),另一侧设有与卡槽(3)相匹配的卡片(4),相邻两个链片组(1)中的一个链片组(1)中的链片(2)上的卡片(4)位于另一个链片组(1)中的链片(2)上的卡槽(3)内,且卡片(4)和卡槽(3)的重叠处贯穿有内管(5),内管(5)与链片(2)垂直,内管(5)两端分别从链片组(1)的两个链片(2)上穿出,且内管(5)穿出端螺纹连有端帽(6),相邻两个链片组(1)通过内管(5)铰接在一起,内管(5)内腔盛有润滑油,内管(5)外套有外筒(7),外筒(7)位于链片组(1)的两个链片(2)之间,且链片(2)与外筒(7)转动连接,相邻两个链片组(1)铰接处的内管(5)侧壁上设有若干一号出油孔(8),一号出油孔(8)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国高明洋高明博李维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鑫机械链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