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83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包括辊筒输送装置,包括位于辊筒输送装置上方的多个纠偏轮,每个纠偏轮位于辊筒输送装置的相邻两个辊筒之间,多个纠偏轮对称设于相对的两个夹板顶部,夹板两端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夹板中部与直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直齿条与直齿轮啮合,所述直齿轮中心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纠偏轮的靠近和分离过程,能够自动对基材板进行纠偏过程,大大提高了纠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材板生产
,具体地指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基材板为木地板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基材板在送入切割装置或喷码装置前,均需要进行纠偏操作,目前主要通过人工将基材板扶正纠偏,这无疑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纠偏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能够自动对基材板进行纠偏过程,提高纠偏效率。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包括辊筒输送装置,包括位于辊筒输送装置上方的多个纠偏轮,每个纠偏轮位于辊筒输送装置的相邻两个辊筒之间,多个纠偏轮对称设于相对的两个夹板顶部,夹板两端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夹板中部与直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直齿条与直齿轮啮合,所述直齿轮中心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优选地,所述辊筒输送装置输送前端上方设有CCD相机,所述CCD相机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控制端连接,所述CCD相机固定于横梁上,所述横梁两端固定于支撑杆顶部。优选地,所述辊筒输送装置包括多个互相平行设置的辊筒,所述辊筒两端的轴通过轴承安设于矩形框架上,辊筒其中一端的轴穿出轴承与链轮中心连接,多个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其中一个链轮与第一皮带轮共轴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中心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底部固定于支撑柱顶部,支撑柱侧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伺服电机固定于支撑板上。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内侧固定安装滑轨,所述滑轨表面开设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优选地,所述纠偏轮铰接设有轮架上,所述轮架固定于竖向支架顶部,所述竖向支架底部固定于夹板顶部。优选地,其中一个夹板侧部设有限位筒体,另一个夹板侧部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筒体与限位杆滑动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纠偏轮的靠近和分离过程,能够自动对基材板进行纠偏过程,大大提高了纠偏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除去辊筒输送装置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3所示,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包括辊筒输送装置1,包括位于辊筒输送装置1上方的多个纠偏轮2,每个纠偏轮2位于辊筒输送装置1的相邻两个辊筒1.1之间,多个纠偏轮2对称设于相对的两个夹板3顶部,夹板3两端与滑块4连接,所述滑块4与滑轨5滑动配合,夹板3中部与直齿条6固定连接,所述直齿条6与直齿轮7啮合,所述直齿轮7中心与伺服电机8输出轴连接。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8开启后,会带动直齿轮7旋转,进而使得直齿条6发生移动,由于直齿轮7刚好位于两条直齿条6之间,所以两条直齿条6沿着相向或相反方向移动,这样最终可以使得两块夹板3沿着相向或相反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纠偏轮2同步相向或相反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辊筒输送装置1输送前端上方设有CCD相机9,所述CCD相机9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8控制端连接,所述CCD相机9固定于横梁10上,所述横梁10两端固定于支撑杆11顶部。在本实施例中,CCD相机9可以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当发现基材板输送到辊筒输送装置1时,微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8运行,从而使得纠偏装置产生相应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采用型号为TMS320C32的DSP。优选地,所述辊筒输送装置1包括多个互相平行设置的辊筒1.1,所述辊筒1.1两端的轴通过轴承1.2安设于矩形框架1.3上,辊筒1.1其中一端的轴穿出轴承1.2与链轮1.4中心连接,多个链轮1.4之间通过链条1.5连接,其中一个链轮1.4与第一皮带轮1.6共轴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1.6通过皮带1.7与第二皮带轮1.8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1.8中心与驱动电机1.9输出轴连接。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1.3底部固定于支撑柱1.10顶部,支撑柱1.10侧部与支撑板8.1固定连接,伺服电机8固定于支撑板8.1上。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1.3内侧固定安装滑轨5,所述滑轨5表面开设有与滑块4滑动连接的滑槽5.1。优选地,所述纠偏轮2铰接设有轮架12上,所述轮架12固定于竖向支架13顶部,所述竖向支架13底部固定于夹板3顶部。优选地,其中一个夹板3侧部设有限位筒体14,另一个夹板3侧部设有限位杆15,所述限位筒体14与限位杆15滑动配合。这样设计后,使得夹板3的移动更加顺畅和精确。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首先,辊筒输送装置1将基材板输送至CCD相机9下方后,CCD相机9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传输给微处理器,当发现基材板到达其正下方位置时,微处理器控制伺服电机8运行,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微处理器设置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正转一段时间后,再停止一段时间,然后再反转一段时间回复到初始状态,这样最终使得两块夹板3带动纠偏轮2互相靠近并接触基材板边侧,在接触的过程中纠偏轮2可以对辊筒输送装置1上输送的基材板进行纠偏过程,然后两块夹板3保持距离不变,纠偏轮2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基材板顺着两组纠偏轮2中间的位置前行,直至进入切割装置或喷码装置操作区域,然后两块夹板3带动纠偏轮2互相远离,然后回归到原位置,等待下次纠偏过程。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包括辊筒输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辊筒输送装置(1)上方的多个纠偏轮(2),每个纠偏轮(2)位于辊筒输送装置(1)的相邻两个辊筒(1.1)之间,多个纠偏轮(2)对称设于相对的两个夹板(3)顶部,夹板(3)两端与滑块(4)连接,所述滑块(4)与滑轨(5)滑动配合,夹板(3)中部与直齿条(6)固定连接,所述直齿条(6)与直齿轮(7)啮合,所述直齿轮(7)中心与伺服电机(8)输出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包括辊筒输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辊筒输送装置(1)上方的多个纠偏轮(2),每个纠偏轮(2)位于辊筒输送装置(1)的相邻两个辊筒(1.1)之间,多个纠偏轮(2)对称设于相对的两个夹板(3)顶部,夹板(3)两端与滑块(4)连接,所述滑块(4)与滑轨(5)滑动配合,夹板(3)中部与直齿条(6)固定连接,所述直齿条(6)与直齿轮(7)啮合,所述直齿轮(7)中心与伺服电机(8)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输送装置(1)输送前端上方设有CCD相机(9),所述CCD相机(9)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8)控制端连接,所述CCD相机(9)固定于横梁(10)上,所述横梁(10)两端固定于支撑杆(1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材板生产中的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输送装置(1)包括多个互相平行设置的辊筒(1.1),所述辊筒(1.1)两端的轴通过轴承(1.2)安设于矩形框架(1.3)上,辊筒(1.1)其中一端的轴穿出轴承(1.2)与链轮(1.4)中心连接,多个链轮(1.4)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必武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洪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