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78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2
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固定筒,固定筒的上下两端均封闭,固定筒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传菜口,固定筒内部转动设有转筒,转筒内周开设有螺旋滑槽,转筒内部设有传菜筒,传菜筒通过滑轮结构与螺旋滑槽滑动配合。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来回转动向包间内食客展示一道道菜品,能够给与食客一定的趣味性和仪式感,提高食客的就餐体验,固定筒外周也可以根据酒店自身风格自行增加一定装饰提高美观度,适合作为酒店包间的传菜装置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
本技术属于酒店食品传递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高档酒店的包间为了避免服务员传菜时反复进出包间房门,影响食客的就餐体验,往往会在包间与走廊之间的隔墙上开设专门的小窗口用于传菜,这样包间内的服务员不必出入包间即可完成传菜工作,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后厨经常会一次性送来多道菜品,这些菜品往往不需要立即全部端上餐桌,或者包间内的服务员暂时在忙于处理其他工作,传菜的小窗口无法一次摆放多盘菜品,造成外部的传菜服务员长时间等待,影响工作效率;另外,常规的传菜窗口也会将外部噪音带入包间内,同样会影响食客的就餐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固定筒,固定筒的上下两端均封闭,固定筒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传菜口,固定筒内部转动设有转筒,转筒内周开设有螺旋滑槽,转筒内部设有传菜筒,传菜筒通过滑轮结构与螺旋滑槽滑动配合,传菜筒的上下两端封闭且内部通过数个水平隔板分为若干个隔间,传菜筒外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数个第三传菜口,转筒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传菜口,固定筒内部固定设有数根竖杆,竖杆均贯穿转筒内部,传菜筒上下两端面和所有水平隔板上分别开设有数个通孔,竖杆分别贯穿传菜筒端面和水平隔板上的对应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所述滑轮结构为滑轮,传菜筒外周两侧分别安装有数个滑轮,滑轮分别位于对应的螺旋滑槽中并与其内腔底面滚动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所述传菜筒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缓冲垫。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所述转筒外周固定安装有环形把手,转筒与固定筒相连接的轴承为阻尼轴承。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所述传菜筒内部覆盖有保温材料。如上所述的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所述传菜筒底板顶面和所有水平隔板顶面均设有标号。本技术的优点是:本装置在安装时可将固定筒砌筑在包间与走廊的隔墙中,使前后两侧的第一传菜口分别与包间和走廊相通,在使用时不管是包间内还是外部走廊的服务员均可通过第一传菜口转动转筒,由于传菜筒与竖杆滑动配合只能竖向移动,转筒会通过螺旋滑槽和滑轮结构带动传菜筒向上或向下移动,当转筒的两个第二传菜口分别朝向正前方和正后方时,传菜筒上其中一个隔间的第三传菜口此时也恰好会与对应的第二传菜口相对齐,包间内外的服务员此时均可向该隔间内取放菜品,若该隔间已经摆满菜品,服务员只需将转筒转动180°,这时上方或下方相邻隔间的第三传菜口便会与第二传菜口对齐,以供服务员取放菜品,相比传统的传菜窗口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暂时存放菜品的容量,另一方面多道菜品可放在不同的隔间内,减少菜品之间串味以及沾染外界灰尘的可能;另外在无需上菜时只需将转筒转动约90°,此时转筒即可将固定筒前后两侧的第一传菜口封闭,避免外部环境对包间内的干扰,菜品也可以在隔间内短时间封闭保存;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来回转动向包间内食客展示一道道菜品,能够给与食客一定的趣味性和仪式感,提高食客的就餐体验,固定筒外周也可以根据酒店自身风格自行增加一定装饰提高美观度,适合作为酒店包间的传菜装置进行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竖向布置的固定筒1,固定筒1的上下两端均封闭,固定筒1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传菜口11,固定筒1内部转动设有转筒2,转筒2外周通过数个轴承与固定筒1内周转动连接,转筒2上下两端开口,转筒2内周开设有螺旋滑槽21,转筒2内部设有传菜筒3,传菜筒3通过滑轮结构与螺旋滑槽21滑动配合,传菜筒3的上下两端封闭且内部通过数个水平隔板31分为若干个隔间,传菜筒3外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数个第三传菜口32,每个隔间的前后两侧均有对应的第三传菜口32与其相通,转筒2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传菜口22,第二传菜口22与第三传菜口32的开口形状大小一致,固定筒1内部固定设有数根竖杆12,竖杆12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筒1对应端面固定连接,竖杆12均贯穿转筒2内部,传菜筒3上下两端面和所有水平隔板31上分别开设有数个通孔,竖杆12分别贯穿传菜筒3端面和水平隔板31上的对应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本装置在安装时可将固定筒1砌筑在包间与走廊的隔墙中,使前后两侧的第一传菜口11分别与包间和走廊相通,在使用时不管是包间内还是外部走廊的服务员均可通过第一传菜口11转动转筒2,由于传菜筒3与竖杆12滑动配合只能竖向移动,转筒2会通过螺旋滑槽21和滑轮结构带动传菜筒3向上或向下移动,当转筒2的两个第二传菜口22分别朝向正前方和正后方时,传菜筒3上其中一个隔间的第三传菜口32此时也恰好会与对应的第二传菜口22相对齐,包间内外的服务员此时均可向该隔间内取放菜品,若该隔间已经摆满菜品,服务员只需将转筒2转动180°,这时上方或下方相邻隔间的第三传菜口32便会与第二传菜口22对齐,以供服务员取放菜品,相比传统的传菜窗口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暂时存放菜品的容量,另一方面多道菜品可放在不同的隔间内,减少菜品之间串味以及沾染外界灰尘的可能;另外在无需上菜时只需将转筒2转动约90°,此时转筒2即可将固定筒1前后两侧的第一传菜口11封闭,避免外部环境对包间内的干扰,菜品也可以在隔间内短时间封闭保存;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来回转动向包间内食客展示一道道菜品,能够给与食客一定的趣味性和仪式感,提高食客的就餐体验,固定筒1外周也可以根据酒店自身风格自行增加一定装饰提高美观度,适合作为酒店包间的传菜装置进行推广。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滑轮结构为滑轮33,传菜筒3外周两侧分别安装有数个滑轮33,滑轮33的轮轴均与传菜筒3外周轴承连接,传菜筒3每侧的滑轮33数量不小于两个,滑轮33分别位于对应的螺旋滑槽21中并与其内腔底面滚动配合。采用滑轮33与螺旋滑槽21滚动配合的结构相比传统滑块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磨损速度,延长本装置使用寿命,同时使传菜筒3的转动过程更为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固定筒(1),固定筒(1)的上下两端均封闭,其特征在于:固定筒(1)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传菜口(11),固定筒(1)内部转动设有转筒(2),转筒(2)内周开设有螺旋滑槽(21),转筒(2)内部设有传菜筒(3),传菜筒(3)通过滑轮结构与螺旋滑槽(21)滑动配合,传菜筒(3)的上下两端封闭且内部通过数个水平隔板(31)分为若干个隔间,传菜筒(3)外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数个第三传菜口(32),转筒(2)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传菜口(22),固定筒(1)内部固定设有数根竖杆(12),竖杆(12)均贯穿转筒(2)内部,传菜筒(3)上下两端面和所有水平隔板(31)上分别开设有数个通孔,竖杆(12)分别贯穿传菜筒(3)端面和水平隔板(31)上的对应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菜旋转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固定筒(1),固定筒(1)的上下两端均封闭,其特征在于:固定筒(1)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传菜口(11),固定筒(1)内部转动设有转筒(2),转筒(2)内周开设有螺旋滑槽(21),转筒(2)内部设有传菜筒(3),传菜筒(3)通过滑轮结构与螺旋滑槽(21)滑动配合,传菜筒(3)的上下两端封闭且内部通过数个水平隔板(31)分为若干个隔间,传菜筒(3)外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数个第三传菜口(32),转筒(2)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传菜口(22),固定筒(1)内部固定设有数根竖杆(12),竖杆(12)均贯穿转筒(2)内部,传菜筒(3)上下两端面和所有水平隔板(31)上分别开设有数个通孔,竖杆(12)分别贯穿传菜筒(3)端面和水平隔板(31)上的对应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酒店内传菜用的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滨王四山朱光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安大重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