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43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包括由内而外同轴固定连接的内骨架、橡胶套和外骨架,所述内骨架为复合型结构,包括低密度且高强度非金属材质的第一内骨架和金属材质的第二内骨架,第一内骨架嵌套于第二内骨架外侧,橡胶套嵌套于第一内骨架外侧。内骨架采用复合结构,用高强度非金属材质的第一内骨架和金属材质的第二内骨架代替了纯金属材质的内骨架,在满足橡胶衬套整体强度的情况下,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橡胶衬套的整体重量,进一步提升了汽车的整体性能,适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设计,如图5所示,由金属材质的外骨架1、橡胶套2和金属材质的内骨架3构成,橡胶套2与外骨架1和内骨架3硫化粘接为一体,再通过缩径工艺达到橡胶衬套的性能要求。根据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产品的技术性能要求,内骨架设计成中间部分凸出的球形结构(重量247g),这样可以在较低的橡胶硬度条件下提供较高的径向刚度,并且能降低衬套的扭转和摆角刚度,从而提供较好的橡胶衬套性能参数,提升整车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能,满足整车性能的需求。金属材质的内骨架采用冷镦或热冲和机加工的工艺生产,以保证内骨架外形和尺寸的精度要求,这样设计,虽能满足产品性能要求,但是内骨架产品的体积大,因其为金属材质,使得橡胶衬套重量较重,影响汽车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的重量较重,影响汽车性能进一步提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包括由内而外同轴固定连接的内骨架、橡胶套和外骨架,所述内骨架为复合型结构,包括低密度且高强度非金属材质的第一内骨架和金属材质的第二内骨架,第一内骨架嵌套于第二内骨架外侧,橡胶套嵌套于第一内骨架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骨架为金属材质的管状结构,第二内骨架两端外侧具有环形结构的凸台,第二内骨架中部外侧具有防滑纹。r>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骨架为非金属材质的管状结构,第一骨架两端内侧具有与凸台适配的台阶,第一内骨架中部外侧具有锥形台结构的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顶部两端具有环状结构的弧形凸缘,凸起的上下斜面和顶部侧壁具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套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的通孔,通孔贯穿橡胶套上下表面。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具有波浪纹侧壁的异形孔,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通孔相对橡胶套轴心对称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骨架经注塑成型与第二内骨架连接固定,第二内骨架和外骨架分别与橡胶套经硫化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骨架材质为尼龙、聚甲醛或ABS塑料。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内骨架采用复合结构,用低密度且高强度非金属材质的第一内骨架和金属材质的第二内骨架代替了纯金属材质的内骨架,在满足橡胶衬套整体强度的情况下,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橡胶衬套的整体重量,进一步提升了汽车的整体性能,适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
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的结构示意图。标注部件:1-外骨架,2-橡胶套,21-通孔,3-内骨架,31-第一内骨架,311-凸起,312-弧形凸缘,32-第二内骨架,321-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如图1所示,包括由内而外同轴固定连接的内骨架3、橡胶套2和外骨架1,内骨架3为复合型结构,包括低密度且高强度非金属材质的第一内骨架31和金属材质的第二内骨架32,第一内骨架31嵌套于第二内骨架32外侧,橡胶套2嵌套于第一内骨架31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内骨架3采用复合结构,用低密度且高强度非金属材质的第一内骨架31和金属材质的第二内骨架32代替了纯金属材质的内骨架3,在满足橡胶衬套整体强度的情况下,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橡胶衬套的整体重量,进一步提升了汽车的整体性能。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二内骨架32为金属材质的管状结构,第二内骨架32两端外侧具有环形结构的凸台321,第二内骨架32中部外侧具有防滑纹。第一内骨架31为非金属材质的管状结构,第一骨架两端内侧具有与凸台321适配的台阶,第一内骨架31中部外侧具有锥形台结构的凸起311。凸起311的顶部两端具有环状结构的弧形凸缘312,凸起311的上下斜面和顶部侧壁具有防滑纹。通过设置凸台321和台阶,使得第一内骨架31和第二内骨架32的轴向定位作用,通过在第二内骨架32两端外侧设置防滑纹,起到了第一内骨架31和第二内骨架32的周向定位作用,使第二内骨架32和第一内骨架31不会发生相对运动,实现更加稳固连接;通过设置凸起311和弧形凸缘312,起到了橡胶套2和第一内骨架31的轴向定位作用,通过在第一内骨架31的凸起311的上下斜面和顶部侧壁设置防滑纹,起到了橡胶套2和第一内骨架31的周向定位作用,使橡胶套2和第一内骨架31不会发生相对运动,实现更加稳固连接。本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在不改变产品使用性能的条件下,将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轻量化设计,选用体积小于纯金属材质内骨架3的金属材质第二内骨架32作为支撑体,原内骨架3中间凸起311的球形部分采用低密度、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代替,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内骨架3的重量,从而降低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的整体重量,实现了汽车轻量化设计要求,降低了能耗和车辆的使用成本,进一步提高汽车的性能。第一内骨架31经注塑成型与第二内骨架32连接固定,第二内骨架32和外骨架1分别与橡胶套2经硫化连接固定。通过生产成本的核算,本技术的加工成本原加工成本相比相近,并未增加。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非金属材料选用为尼龙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将尼龙材料与金属材质的第二内骨架32连接为复合型的内骨架3,加工完成后的内骨架3重量为145g,相对于原设计纯金属材质的内骨架3降低了约102g,本技术的非金属材质部分,除尼龙材料外,还可以采用其他低密度、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如聚甲醛、ABS塑料等,只要能满足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的力学性能(刚度和疲劳强度)即可。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降低橡胶衬套的整体重量,橡胶套2沿其轴向开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通孔21,通孔21贯穿橡胶套2上下表面。通孔21为具有波浪纹侧壁的异形孔,通孔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通孔21相对橡胶套2轴心对称布置。通过设置通孔21,进一步降低了橡胶衬套的整体重量,增加了汽车的整体性能;另外,通孔21侧壁为波浪纹形结构的异形孔,在增设了散热通道的同时增大了散热面积,更加有利于热量的散发。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包括由内而外同轴固定连接的内骨架、橡胶套和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为复合型结构,包括低密度且高强度非金属材质的第一内骨架和金属材质的第二内骨架,第一内骨架嵌套于第二内骨架外侧,橡胶套嵌套于第一内骨架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包括由内而外同轴固定连接的内骨架、橡胶套和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为复合型结构,包括低密度且高强度非金属材质的第一内骨架和金属材质的第二内骨架,第一内骨架嵌套于第二内骨架外侧,橡胶套嵌套于第一内骨架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骨架为金属材质的管状结构,第二内骨架两端外侧具有环形结构的凸台,第二内骨架中部外侧具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骨架为非金属材质的管状结构,第一骨架两端内侧具有与凸台适配的台阶,第一内骨架中部外侧具有锥形台结构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控制臂后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庭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