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39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属于数码印花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印刷梁、印刷头、固定台、驱动电机和平台,驱动电机关于机架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固定台上,两个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丝杠,丝杠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固定设置在固定台上,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移动螺套,平台固定设置在移动螺套上,印刷梁的两端与平台固定连接,印刷头安装在印刷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印花机印花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码印花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数码印花机又名万能平板打印机,可印制任何材质及不规则软、硬性物体,例如:金属,陶瓷,水晶,玻璃,皮革等。数码打印机打印方便又快捷,只有仅仅的四个打印步骤:(1)在印图部位上涂层→(2)打印→(3)自然干(或烘干)→(4)完毕。公告号为CN2045861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成品服装数码喷射印花机,包括桁架以及安装在桁架上的打印头,在导带的上面安装有传送带,成品服装套装在平板上置于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的长度至少放置两个以上的平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对大型布料进行印刷的时候,需要利用夹辊对布料进行输送,由于布料收到夹辊的牵引拉力,对于表面张力较大的布料来说,每次移动过程中布料的形变会导致印刷时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其具有提高印花机印花质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包括机架、印刷梁、印刷头、固定台、驱动电机和平台,所述驱动电机关于机架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固定台上,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固定设置在固定台上,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移动螺套,所述平台固定设置在移动螺套上,所述印刷梁的两端与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印刷头安装在印刷梁上。<br>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刷大型布料时,只需将布料放置在机架上,同时启动两侧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丝杠旋转,进而带动移动螺套移动,移动螺套继续带动平台移动,从而控制印刷梁的移动,移动的印刷梁扩大了印刷梁上印刷头的印刷范围,在印刷过程中无需对布料进行移动,使得布料保持平整,降低了布料变形的可能,提高了印花质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杠两侧均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设置在固定台上,所述平台底面设有两个第一滑座,两个所述第一滑座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导轨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一级电机后,固定在移动螺套上的平台通过底面设置的第一滑座在两侧的第一导轨内滑动,在对平台的移动进行了导向的同时,对平台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印花时的稳定性,减少次品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固定台上位于第一导轨朝向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平台在初始位置,由于滑块均会受到限位板的限制,可以保证每次在同一个位置出发,加上同时启动的驱动电机,保证了固定在平台上的印刷梁两端的同步移动,确保了印刷精度和印刷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导轨,所述印刷梁朝向机架一面设置有分别在第二导轨上滑行的两个第二滑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印刷梁时,先将第二滑座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内,对印刷梁进行了初步限位,再将印刷梁两端固定在平台上,在不影响印刷梁正常移动的情况下提高了印刷梁固定的水平度,进一步提高了印刷的质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平台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印刷梁端部设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端部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和第三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和第三螺钉端部均与印刷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拧动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和第三螺钉,使他们的端部均与印刷梁表面抵紧,对印刷梁进行固定,三面固定的设置提高了印刷梁的稳定性,同时拧开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和第三螺钉即可对印刷梁进行拆卸和更换,简单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印刷梁朝向限位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平台上,所述第一螺钉穿过第一固定板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铰接有贴合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不同规格的印刷梁时,印刷梁端部大小、形状不固定,拧动第一螺钉时,第一螺钉会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块移动,转动块带动与其铰接的贴合板向印刷梁方向移动,贴合板能够与端面呈不同倾斜角度的印刷梁抵触,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固定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分别位于两个平台的相同位置,所述第一螺钉上设置有刻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印刷梁时,需要保证印刷梁两端处于同一位置,第一固定板固定在平台上,且两侧第一固定板位于相同位置,在固定印刷梁时给了一个参照,同时,只要确保拧进去的两侧第一螺钉刻度相同也增加了对不同印刷梁进行固定的可靠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位于印刷梁远离限位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一端铰接在平台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另一端通过第四螺钉固定在平台上,所述平台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第四螺钉的螺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板一端铰接一端固定,当安装不同印刷梁时,拧开第二固定板上的第四螺钉,将印刷梁放置在平台上后,根据印刷梁的大小和规格,将第二固定板调整至相应角度,再用第四螺钉在相应螺孔内进行固定,此时再将拧动第二螺钉至端面与印刷梁抵紧,提高了固定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平台上固定设置有压桥,所述印刷梁位于压桥下方,所述压桥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穿过压桥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朝向印刷梁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与印刷梁顶部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对印刷梁进行初步固定后,旋动螺柱,带动第一压板向下,同时固定在第一压板上的弹簧和第二压板也向印刷梁方向移动,将螺柱拧紧,在竖直方向上对印刷梁进行了进一步固定,提高了印刷梁整体固定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印刷头以移动式印刷梁为载体,可以在不移动布料的情况下对大型布料进行加工,减少了多次移动布料后带来的误差;2.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压桥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印刷梁可拆卸,以更换不同的印刷头,增加了印花机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也便于印刷梁的更换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平台和第一导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印刷梁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压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印刷梁;111、第二滑座;12、印刷头;13、第二导轨;2、固定台;21、驱动电机;22、转动座;23、丝杠;231、移动螺套;24、第一导轨;241、限位板;3、平台;31、第一滑座;32、第一固定板;321、第一螺钉;3211、刻度;322、转动块;323、贴合板;33、第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印刷梁(11)、印刷头(12)、固定台(2)、驱动电机(21)和平台(3),所述驱动电机(21)关于机架(1)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电机(21)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固定台(2)上,两个所述驱动电机(21)的电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丝杠(23),所述丝杠(23)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座(22),所述转动座(22)固定设置在固定台(2)上,所述丝杠(23)上螺纹连接有移动螺套(231),所述平台(3)固定设置在移动螺套(231)上,所述印刷梁(11)的两端与平台(3)固定连接,所述印刷头(12)安装在印刷梁(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印刷梁(11)、印刷头(12)、固定台(2)、驱动电机(21)和平台(3),所述驱动电机(21)关于机架(1)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电机(21)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固定台(2)上,两个所述驱动电机(21)的电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丝杠(23),所述丝杠(23)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座(22),所述转动座(22)固定设置在固定台(2)上,所述丝杠(23)上螺纹连接有移动螺套(231),所述平台(3)固定设置在移动螺套(231)上,所述印刷梁(11)的两端与平台(3)固定连接,所述印刷头(12)安装在印刷梁(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23)两侧均设有第一导轨(24),所述第一导轨(24)固定设置在固定台(2)上,所述平台(3)底面设有两个第一滑座(31),两个所述第一滑座(3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导轨(2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台(2)上位于第一导轨(24)朝向驱动电机(21)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2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导轨(13),所述印刷梁(11)朝向机架(1)一面设置在第二导轨(13)上滑行的第二滑座(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3)上设有第一固定板(32)、第二固定板(33)和第三固定板(34),所述第一固定板(32)和第二固定板(33)分布在印刷梁(11)的两侧,所述第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证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