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稳定的脱模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22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5
一种工作稳定的脱模辊,属于手套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摘取辊主体(1),摘取辊主体(1)的侧部设置有供手套伸入的凹槽(6),摘取辊主体(1)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5),让位部(5)为沿远离凹槽(6)的方向逐渐靠近摘取辊主体(1)中部的弧形或倾斜状,让位部(5)靠近凹槽(6)的一端与凹槽(6)的对应侧相连。本工作稳定的脱模辊的摘取辊主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在手套随手模进入到两摘取辊主体之间后,随着摘取辊主体的转动,摘取辊主体的端面逐渐远离下一相邻的手模,从而避免了摘取辊主体的端部夹住下一相邻的手模上的手套,保证手套摘取工作稳定,并且还能够避免对手套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稳定的脱模辊
一种工作稳定的脱模辊,属于手套包装设备

技术介绍
软体手套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手套从手模上摘下,然后再将摘下的手套点数并叠放到一起,最后将叠放的手套包装到包装盒内。手套的摘取通常是通过成对设置的摘取辊实现,手套摘取辊夹取手模上的手套,并将手套从手模上摘下,从而实现手套的摘取。成对的两个摘取辊通过挤压夹持手套,由于手模并排设置,且相邻两个手模之间的距离较近,手模在输送过程中输送速度很快,由于惯性无法立即停住,会继续运动一端距离,这就导致在摘取辊夹持手套并对手套进行摘取时,下一相邻的手模上的手套很容易进入到摘取辊之间,很容易出现手套无法落至下侧的输送皮带上的问题,而且由于摘取辊仅仅夹持手套的一侧,很容易撕坏手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将手模上的手套摘下时,能够避免夹到下一相邻手模上的手套的工作稳定的脱模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工作稳定的脱模辊,其特征在于:包括摘取辊主体,摘取辊主体的侧部设置有供手套伸入的凹槽,摘取辊主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让位部为沿远离凹槽的方向逐渐靠近摘取辊主体中部的弧形或倾斜状,让位部靠近凹槽的一端与凹槽的对应侧相连。优选的,所述的摘取辊主体有且仅有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优选的,所述的摘取辊主体的端面上有对称设置在凹槽两侧的两个让位部,两个让位部相邻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分别与凹槽的对应侧相连。优选的,所述的让位部和与其相邻的凹槽之间光滑过渡。优选的,所述的凹槽与摘取辊主体的辊面之间光滑过渡。优选的,所述的摘取辊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倒角。优选的,所述的凹槽在摘取辊主体上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等于180°。优选的,所述的凹槽的两侧均沿摘取辊主体的径向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摘取辊主体外包覆有毛毡,毛毡上设置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工作稳定的脱模辊的摘取辊主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在手套随手模进入到两摘取辊主体之间后,随着摘取辊主体的转动,摘取辊主体的端面逐渐远离下一相邻的手模,从而避免了摘取辊主体的端部夹住下一相邻的手模上的手套,保证手套摘取工作稳定,并且还能够避免对手套造成损坏。2、摘取辊主体有且仅有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即在手模进入摘取辊主体的端面上设置让位部即可,使摘取辊主体加工更加方便。3、摘取辊主体的同一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让位部,使成对的两个摘取辊主体可通用,在安装时不需要根据转动方向区分摘取辊主体,保证摘取辊主体的安装更加方便。4、凹槽与摘取辊主体之间光滑过渡,避免在摘取手套时对手套割伤。5、毛毡能够防止手套由于静电而吸附在摘取辊主体上,通孔能够增大手套与毛毡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手套夹持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工作稳定的脱模辊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工作稳定的脱模辊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工作稳定的脱模辊的右视示意图。图4为两个摘取辊主体配合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摘取辊主体与摘取光棍相配合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摘取辊主体2、毛毡3、通孔4、安装轴5、让位部6、凹槽7、摘取光棍。具体实施方式图1~4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工作稳定的脱模辊,包括摘取辊主体1,摘取辊主体1的侧部设置有供手套伸入的凹槽6,摘取辊主体1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5,让位部5为沿远离凹槽6的方向逐渐靠近摘取辊主体1中部的弧形或倾斜状,让位部5靠近凹槽6的一端与凹槽6的对应侧相连。本工作稳定的脱模辊的摘取辊主体1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5,在手套随手模进入到两摘取辊主体1之间后,随着摘取辊主体1的转动,摘取辊主体1的端面逐渐远离下一相邻的手模,从而避免了摘取辊主体1的端部夹住下一相邻的手模上的手套,保证手套摘取工作稳定,并且还能够避免对手套造成损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摘取辊主体1为柱状,摘取辊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内凹的凹槽6,凹槽6的截面为扇形,凹槽6的两侧均沿摘取辊主体1的径向设置,凹槽6在摘取辊主体1上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180°,在本实施例中,凹槽6在摘取辊主体1上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摘取辊主体1的辊面为用于摘取手套的摘取部。摘取辊主体1上同轴设置有安装轴4,安装轴4的两端伸出摘取辊主体1,从而方便了摘取辊主体1的安装。摘取辊主体1外包覆有毛毡2,毛毡2上间隔均布有多个通孔3。摘取辊主体1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5,让位部5为沿远离凹槽6的方向逐渐靠近摘取辊主体1中部的弧形或倾斜状,在本实施例中,摘取辊主体1有且只有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5,且让位部5设置在手模输入端,让位部5为沿远离凹槽6的方向逐渐靠近摘取辊主体1中部的倾斜状。摘取辊主体1的端面上有两个让位部5,两个让位部5对称设置在凹槽6的两侧,两个让位部5相邻的一端相连,两个让位部5的另一端分别与凹槽6的对应侧相连。凹槽6与摘取辊主体1之间光滑过渡,从而能够避免对摘取的手套造成损伤,摘取辊主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倒角。让位部5与凹槽6的对应侧之间光滑过渡。如图4所示:摘取辊主体1成对设置,摘取辊主体1的安装轴4通过轴承座安装,且两个摘取辊主体1并排设置,两个摘取辊主体1贴合并压紧,且两个摘取辊主体1的让位部5设置在同一侧,两个摘取辊主体1同步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了将手套由手模上摘下,并且能够避免摘取过程中,两个摘取辊主体1夹住下一相邻手模上的手套。实施例2如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摘取辊主体1与摘取光棍7相配合,摘取辊主体1和摘取光棍7并排设置,摘取辊主体1与摘取光棍7贴合并压紧,且摘取辊主体1和摘取光棍7均通过轴承座安装。摘取光棍7的一侧设置有与摘取辊主体1相配合的凹槽6,摘取光棍7的一个端面上也设置有沿远离凹槽6的方向逐渐靠近摘取光棍7中部的倾斜状的让位部5,摘取辊主体1的让位部5与摘取光棍7的让位部5设置在同一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稳定的脱模辊,其特征在于:包括摘取辊主体(1),摘取辊主体(1)的侧部设置有供手套伸入的凹槽(6),摘取辊主体(1)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5),让位部(5)为沿远离凹槽(6)的方向逐渐靠近摘取辊主体(1)中部的弧形或倾斜状,让位部(5)靠近凹槽(6)的一端与凹槽(6)的对应侧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稳定的脱模辊,其特征在于:包括摘取辊主体(1),摘取辊主体(1)的侧部设置有供手套伸入的凹槽(6),摘取辊主体(1)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5),让位部(5)为沿远离凹槽(6)的方向逐渐靠近摘取辊主体(1)中部的弧形或倾斜状,让位部(5)靠近凹槽(6)的一端与凹槽(6)的对应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稳定的脱模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摘取辊主体(1)有且仅有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让位部(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作稳定的脱模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摘取辊主体(1)的端面上有对称设置在凹槽(6)两侧的两个让位部(5),两个让位部(5)相邻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分别与凹槽(6)的对应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稳定的脱模辊,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华曹玉国徐云涛崔刚边继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