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接式齿轮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04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3
本申请涉及一种卡接式齿轮轴结构,涉及机械传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金属圆杆轴,金属圆杆轴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圆杆段和连接段,圆杆段设置有两段,两圆杆段分别设置于连接段的两端上,连接段呈正多边形状设连接段的内切圆直径小于圆杆段直径;以及卡接齿轮,卡接齿轮包括互相对称设置且呈半圆齿轮状设置的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相接的一侧上均设置有限位槽,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之间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具有防止卡接式齿轮轴的卡接齿轮沿着金属圆杆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接式齿轮轴结构
本申请涉及机械传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齿轮轴结构。
技术介绍
齿轮轴是指支撑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齿轮轴一般设置为金属圆杆轴,在金属圆杆轴上设置有卡接齿轮以做传动,现有技术中,如减速箱、行星卡接齿轮组以及如起重机移动机构中的长光轴和汽车的驱动轴等均需要用到大量的齿轮轴。其中,齿轮轴的类型分为两种,一种为利用车床或浇注件一体成型的整体式,另外一种为轴件和卡接齿轮件卡接配合形成的卡接式;其中,整体式齿轮轴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一般较高,一般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上,卡接式齿轮轴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一般较低,一般在一些精度要求较低的设备上;因此,为了节省成本,在一些精度要求较低的设备上一般采用卡接式齿轮轴。相关技术中,卡接式卡接齿轮组一般采用平键卡接的方式以实现金属圆杆轴和卡接齿轮之间的卡接,通过平键不仅能够实现金属圆杆轴和卡接齿轮之间的卡接,且安装和拆卸方便,在安装平键时,需要在金属圆杆轴的外壁和卡接齿轮的内壁上卡设卡槽,平键的两侧分别卡设于两道卡槽以达到连接金属圆杆轴和卡接齿轮的效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采用上述平键连接的方式无法实现对卡接齿轮的轴心固定,在受到轴线方向上的冲击时,容易发生偏移,导致这类齿轮轴只能够适用于沿轴移动量不大的场合,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卡接式齿轮轴的卡接齿轮会沿着金属圆杆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本申请提供一种卡接式齿轮轴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卡接式齿轮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卡接式齿轮轴结构,包括:金属圆杆轴,所述金属圆杆轴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圆杆段和连接段,所述圆杆段设置有两段,两所述圆杆段分别设置于连接段的两端上,所述连接段呈正多边形状设置,所述连接段的内切圆直径小于圆杆段直径;以及卡接齿轮,所述卡接齿轮包括互相对称设置且呈半圆齿轮状设置的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相接的一侧上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之间可拆卸连接;其中,当卡接齿轮套设在金属圆杆轴上时,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互相对接,且两道限位槽均与连接段相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接齿轮安装在连接段上,然后利用设置于连接段两端的圆杆段能够对卡接齿轮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从而使得卡接齿轮无法沿着金属圆杆轴的轴线方向移动,通过将连接段设置为正多边形状,然后将卡接齿轮分隔为弧形对称设置且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并在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上设置与连接段卡接的限位槽,使得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安装在连接杆上以组成形成完整的卡接齿轮时,卡接齿轮不会沿着金属圆杆轴的周向转动。可选的,所述限位槽包括:卡接槽,所述卡接槽设置于第一半齿轮或第二半齿轮的圆心上;以及减量槽,所述减量槽与卡接槽相连通,所述减量槽与第一半齿轮或第二半齿轮靠近金属圆杆轴圆心的一侧面相通;其中,当卡接齿轮轴线水平且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分别位于卡接齿轮轴线的左右两侧时,设置于第一半齿轮上的减量槽位于卡接齿轮圆心的上方,设置于第二半齿轮上的减量槽位于卡接齿轮圆心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限位槽分割为卡接槽和减量槽,使得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的体积大大减小,有效减少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的耗材,当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配合时,两道卡接槽能够分别与连接段的两对边侧卡接,从而使得即使设置减量槽外,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也能够保持对连接段的良好卡接效果。可选的,还包括:滑槽,所述滑槽设置有两道,两所述滑槽分别设置于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相接的一侧面上,且两所述滑槽分别位于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远离减量槽的一侧上,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卡接齿轮的轴线互相垂直,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T字形状设置;以及卡块,所述卡块设置有两道,两所述卡块分别设置于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相接的一侧面上,且两所述卡块分别位于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设置有减量槽的一侧上,两所述卡块分别与两道滑槽滑移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槽和卡块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能够卡接为一体,从而简单实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的连接关系,同时可以配合其他连接方式以增加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之间的连接强度。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置有两件,两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相接的一侧面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其中,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上均设置有两道第一阶梯孔,当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对接时,设置于第一半齿轮上的两道第一阶梯孔分别与设置于第二半齿轮上的两道第一阶梯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卡接齿轮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互相连通的两道第一阶梯孔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由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组合的第一连接组件,能够将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更加牢固的锁付在一起,有效确保卡接齿轮的安全使用,避免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意外滑落,利用第一阶梯孔能够起到隐藏紧固螺母和紧固螺栓的效果。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置有两件,两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均设置为抵紧螺栓,两所述抵紧螺栓的栓体分别与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螺纹连接,所述抵紧螺栓设置于第一半齿轮/第二半齿轮远离卡接槽的一端上,两所述抵紧螺栓的栓体均与连接段抵接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上均设置有第二阶梯孔,两所述抵紧螺栓分别隐藏于两道第二阶梯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块和滑槽之间的滑移卡接关系,使得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之间只能够做相对滑移运动,然后利用抵紧螺栓抵紧连接段,使得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会受到偏离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之间滑移方向的力,同时,使得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的卡接槽受力和抵紧螺栓的受力分别位于第一半齿轮/第二半齿轮的两端上,从而起到防止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脱落的效果。可选的,还包括: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设置有两件,两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均包括弹片销,两所述弹片销分别设置于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上,所述弹片销设置于第一半齿轮/第二半齿轮设置有滑槽的一侧面上;卡接孔,所述卡接孔设置有两道,两所述卡接孔分别设置于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上,所述卡接孔设置于第一半齿轮/第二半齿轮设置有滑槽的一侧面上;其中,所述弹片销和卡接孔分别设置于第一半齿轮/第二半齿轮的两端上,当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连接为一体时,两所述弹片销分别与两道卡接孔卡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片销和卡接孔之间的配合,使得当弹片销与卡接孔相卡接时,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之间无法做相对滑移运动,然后利用卡块和滑槽使得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之间无法做除相对滑移运动外的其它故障,利用两者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在组装完成后无法分离。可选的,还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接式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金属圆杆轴(1),所述金属圆杆轴(1)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圆杆段(11)和连接段(12),所述圆杆段(11)设置有两段,两所述圆杆段(11)分别设置于连接段(12)的两端上,所述连接段(12)呈正多边形状设置,所述连接段(12)的内切圆直径小于圆杆段(11)直径;/n以及卡接齿轮(2),所述卡接齿轮(2)包括互相对称设置且呈半圆齿轮状设置的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所述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相接的一侧上均设置有限位槽(23),所述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之间可拆卸连接;/n其中,当卡接齿轮(2)套设在金属圆杆轴(1)上时,所述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互相对接,且两道限位槽(23)均与连接段(12)相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接式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圆杆轴(1),所述金属圆杆轴(1)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圆杆段(11)和连接段(12),所述圆杆段(11)设置有两段,两所述圆杆段(11)分别设置于连接段(12)的两端上,所述连接段(12)呈正多边形状设置,所述连接段(12)的内切圆直径小于圆杆段(11)直径;
以及卡接齿轮(2),所述卡接齿轮(2)包括互相对称设置且呈半圆齿轮状设置的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所述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相接的一侧上均设置有限位槽(23),所述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之间可拆卸连接;
其中,当卡接齿轮(2)套设在金属圆杆轴(1)上时,所述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互相对接,且两道限位槽(23)均与连接段(12)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接式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3)包括:
卡接槽(231),所述卡接槽(231)设置于第一半齿轮(21)或第二半齿轮(22)的圆心上;
以及减量槽(232),所述减量槽(232)与卡接槽(231)相连通,所述减量槽(232)与第一半齿轮(21)或第二半齿轮(22)靠近金属圆杆轴(1)圆心的一侧面相通;
其中,当卡接齿轮(2)轴线水平且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分别位于卡接齿轮(2)轴线的左右两侧时,设置于第一半齿轮(21)上的减量槽(232)位于卡接齿轮(2)圆心的上方,设置于第二半齿轮(22)上的减量槽(232)位于卡接齿轮(2)圆心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接式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槽(24),所述滑槽(24)设置有两道,两所述滑槽(24)分别设置于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相接的一侧面上,且两所述滑槽(24)分别位于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远离减量槽(232)的一侧上,所述滑槽(24)的长度方向与卡接齿轮(2)的轴线互相垂直,所述滑槽(24)的横截面呈T字形状设置;
以及卡块(25),所述卡块(25)设置有两道,两所述卡块(25)分别设置于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相接的一侧面上,且两所述卡块(25)分别位于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设置有减量槽(232)的一侧上,两所述卡块(25)分别与两道滑槽(24)滑移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接式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3),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设置有两件,两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分别设置于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相接的一侧面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包括紧固螺栓(31)和紧固螺母(32);
其中,所述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上均设置有两道第一阶梯孔(33),当第一半齿轮(21)和第二半齿轮(22)对接时,设置于第一半齿轮(21)上的两道第一阶梯孔(33)分别与设置于第二半齿轮(22)上的两道第一阶梯孔(33)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与卡接齿轮(2)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与互相连通的两道第一阶梯孔(33)配合。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众力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