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模板组件和建筑模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87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1
提供一种可移动模板组件,包括由面板和背楞构成的模板体系,还包括由滚轮支撑的底座,模板体系底部支撑在底座上并可跟随底座整体移动,还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施工方法,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效移动模板并完成周转,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模板组件和建筑模板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模板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对于墙体浇筑环节,常按照施工段的划分,采用散支散拆的模板支设方式。该方式需要根据施工情况反复的进行模板的拼装与拆除作业,例如在剪力墙施工前进行面板的配置,在剪力墙施工完毕后逐个松开背楞并移走面板。该种方法下施工的工作量较大,并且需要多次转运材料,施工效率较低,同时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安全风险高,容易出现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模板组件,可实现模板的整体移动和便携收纳,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的可移动模板组件,包括由面板和背楞构成的模板体系和由滚轮支撑的底座,所述模板体系底部支撑在所述底座上并可跟随所述底座整体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模板组件还包括倾斜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模板体系,所述倾斜支撑件一端与所述模板体系固定连接但可转动调节,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但可转动调节,所述倾斜支撑件沿轴向方向的长度可调;所述模板体系底部与所述底座铰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模板组件还包括倾斜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模板体系,所述倾斜支撑件一端与所述模板体系固定连接但可转动调节,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但可转动调节,所述倾斜支撑件沿轴向方向的长度可调;所述底座可滑动支撑所述模板体系底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支撑件包括多个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模板体系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斜撑为第一伸缩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支撑件包括多个液压剪刀撑,所述液压剪刀撑包括第二伸缩杆和液压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模板体系铰接,所述液压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液压部活动铰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支撑件包括多个斜撑和多个液压剪刀撑,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模板体系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斜撑为第一伸缩杆;所述倾斜支撑件包括多个液压剪刀撑,所述液压剪刀撑包括第二伸缩杆和液压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模板体系铰接,所述液压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液压部活动铰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可拆卸的配重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体系顶部设置吊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点两侧各设置限位插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可移动模板组件,该移动模板组件包括模板体系;运输可移动模板组件至施工现场;模板体系就位后固定可移动模板组件,安装对拉丝杆,浇筑混凝土;完成浇筑作业后,拆除模板体系上的对拉丝杆;水平移动可移动模板组件;使模板体系倾斜并被支撑以收纳可移动模板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可移动模板组件,该移动模板组件包括模板体系和底座;运输可移动模板组件至施工现场;模板体系就位后固定可移动模板组件,安装对拉丝杆,浇筑混凝土;完成浇筑作业后,拆除模板体系上的对拉丝杆;在所述底座上水平移动模板体系;使模板体系倾斜并被支撑,以收纳可移动模板组件。上述可移动模板组件将建筑施工中的面板和背楞固定为一个整体模板体系,并可在模板拆除时通过底部带有滚轮的底座方便快捷的对模板体系实现快速移动,并对整体模板体系进行收纳,不需要进行反复的模板拼装或拆除作业,极大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可移动模板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可移动模板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可移动模板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底座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可移动模板组件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可移动模板组件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符号说明2吊环3对拉丝杆10面板11木方背楞12钢制背楞20底座21滚轮22限位插销25凹槽30剪刀撑31第二伸缩杆32液压部40斜撑41旋杆46第一斜撑47第二斜撑50配重块100模板体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下面所述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此外,不同实施方式下的变换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组合。一种可移动模板组件包括模板体系100和由滚轮21支撑的底座20,模板体系100底部支撑在底座20上并可跟随底座20整体移动,可有效减少材料的二次转运,降低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滚轮21包括但不限于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模板体系100由面板10和背楞构成,在图1和图2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背楞包括木制背楞11和钢制背楞12,多根木制背楞11交叉固定在面板10的背面,多根钢制背楞12固定在木制背楞11背面,面板10、木制背楞11和钢制背楞12形成整体模板体系100。优选的,每个模板体系100的上、中、下位置各设置三排水平钢制背楞122,竖向设置两条竖向钢制背楞121。各钢制背楞12均穿孔,采用螺栓与木制背楞11固定连接。此外,面板10、木制背楞11和钢制背楞12均开有相匹配的通孔,以供对拉丝杆3穿过。优选地,建筑过程中相邻模板体系100拼接处采用角铁连接片进行加固,可有效防止面板错缝,避免胀模和漏浆,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观感质量。在图1至图4所示底座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0与钢制背楞12的竖向钢制背楞121铰接,模板体系100可以以此为铰接点转动。优选地,底座20的铰接点两侧各设置有限位插销22,限位插销22用于限制模板体系100的转动范围,避免出现模板体系100过度倾斜而产生安全隐患。在图5至图7所示的底座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底座20可以在一端设有凹槽25,模板体系100的底端置于凹槽25内并可在凹槽25内滑动。若模板体系100由图2中所示的木制背楞11和钢制背楞12组成,则竖向钢制背楞121的底端伸入凹槽25内并可在凹槽25内滑动。底座20也可以其它的连接方式滑动支撑模板体系100,例如分别在底座20和模板体系100上设置滑轨和与滑轨配合的轮等,只要可以起到滑动支撑的作用即可。可移动模板组件还包括倾斜支撑件70,用于支撑模板体系100。在图1所示的可移动模板组件的第一实施例中,底座20与钢制背楞12的竖向钢制背楞121铰接,倾斜支撑件70包括多个斜撑40,斜撑40的一端与模板体系100铰接,另一端与底座20铰接,斜撑40为第一伸缩杆,轴向长度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移动模板组件,包括由面板(10)和背楞构成的模板体系(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由滚轮(21)支撑的底座(20),所述模板体系(100)底部支撑在所述底座(20)上并可跟随所述底座(20)整体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模板组件,包括由面板(10)和背楞构成的模板体系(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由滚轮(21)支撑的底座(20),所述模板体系(100)底部支撑在所述底座(20)上并可跟随所述底座(20)整体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模板组件还包括倾斜支撑件(70),用于支撑所述模板体系(100),所述倾斜支撑件(70)一端与所述模板体系(100)固定连接但可转动调节,另一端与所述底座(20)固定连接但可转动调节,所述倾斜支撑件(70)沿轴向方向的长度可调;
所述模板体系(100)底部与所述底座(20)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模板组件还包括倾斜支撑件(70),用于支撑所述模板体系(100),所述倾斜支撑件(70)一端与所述模板体系(100)固定连接但可转动调节,另一端与所述底座(20)固定连接但可转动调节,所述倾斜支撑件(70)沿轴向方向的长度可调;
所述底座(20)可滑动地支撑所述模板体系(100)。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移动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支撑件(70)包括多个斜撑(40),所述斜撑(40)的一端与所述模板体系(10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20)铰接,所述斜撑(40)为第一伸缩杆。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移动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支撑件(70)包括多个液压剪刀撑(30),所述液压剪刀撑(30)包括第二伸缩杆(31)和液压部(32),所述第二伸缩杆(31)的一端与所述模板体系(100)铰接,所述液压部(3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0)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31)和所述液压部(32)活动铰接。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亮杨新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