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87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包括:存油桶,存油桶内部上方中心位置固定有螺纹套管,且螺纹套管内开有贯通于存油桶上表面的螺纹孔;存油桶上方贯穿有末端穿过螺纹孔的螺纹杆,且螺纹杆末端固定有位于存油桶内部的压盘,且螺纹杆顶部焊接有转盘,转盘顶部通过电机轴转动连接有电动机,存油桶内部下方嵌入有位于压盘下侧的海绵;存油桶外表面下方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海绵吸附润滑油可以起到储存润滑油的效果,而通过刷毛能够将润滑油均匀的刷在数控车床上,使其润滑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
,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切削加工,现有的数控机床润滑装置,通常都需要通过管道与润滑油的源头接通,导致在润滑时都比较麻烦,并且润滑油喷出在数控车床上容易出现润滑不均匀的现象,导致润滑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通过海绵吸附润滑油可以起到储存润滑油的效果,而通过刷毛能够将润滑油均匀的刷在数控车床上,使其润滑更加均匀。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所述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包括:存油桶,所述存油桶内部上方中心位置固定有螺纹套管,且所述螺纹套管内开有贯通于存油桶上表面的螺纹孔;所述存油桶上方贯穿有末端穿过螺纹孔的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末端固定有位于存油桶内部的压盘,且所述螺纹杆顶部焊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通过电机轴转动连接有电动机,所述存油桶内部下方嵌入有位于压盘下侧的海绵;所述存油桶外表面下方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油孔,且所述存油桶内表面底部开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存油桶底部固定有直径大于其直径的底盘,且所述底盘下表面中心开有至少三个底孔,所述底盘上表面外侧开有一圈圆槽,且所述圆槽内部上下面均固定有滤网,所述底盘下表面固定有至少三根与底孔和圆槽交替排布的刷毛。r>更佳的,所述螺纹杆末端贯穿出螺纹套管末端,所述压盘直径小于存油桶内部直径。更佳的,所述转盘和电动机均位于存油桶上方,且所述转盘下表面与存油桶上表面上下平行。更佳的,所述存油桶左右两侧上方插接有进油管,且两根所述进油管分别平行于压盘左右两侧上方,两根所述进油管末端均塞入有塞子。更佳的,所述圆槽上下贯通。更佳的,所述底孔与通孔数量一致,且所述底孔与通孔一一对应并相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将存油桶对准数控机床需要润滑的部位,电机轴带动转盘和螺纹杆一块转动,通过电动机带动螺纹杆在螺纹孔内沿着螺纹进行上下移动,当螺纹杆向下移动时,压盘便会慢慢对海绵进行挤压,使得海绵吸附的润滑油被慢慢挤出,挤出的润滑油通过存油桶表面的喷油孔喷出,并向下流动,通过底盘中的圆槽和滤网,从喷油孔流出的润滑油将会沿着存油桶顺势向下流动并通过滤网进入圆槽内,再通过圆槽内部下方的滤网过滤后流动至底盘下方的刷毛上;从海绵底部流出的润滑油将会通过通孔向下流出,再通过通孔流到底孔内,并流向底盘的底部并向下滴落,其部分润滑油将会顺着刷毛向下流动;利用刷毛,使用者可以将沾满润滑油的刷毛刷在数控机床的润滑部位,这样不仅能够将润滑油均匀的刷在润滑部位,并且有利于提高润滑效果,当螺纹杆向上移动时,压盘慢慢离开海绵,而海绵则慢慢恢复原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存油桶1、螺纹套管101、喷油孔102、底盘103、圆槽104、滤网105、刷毛106、底孔107、海绵108、通孔109、进油管110、塞子111、螺纹孔112、螺纹杆2、压盘201、转盘202、电动机20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是一种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所述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包括:存油桶1,存油桶1内部上方中心位置固定有螺纹套管101,且螺纹套管101内开有贯通于存油桶1上表面的螺纹孔112;存油桶1上方贯穿有末端穿过螺纹孔112的螺纹杆2,且螺纹杆2末端固定有位于存油桶1内部的压盘201,且螺纹杆2顶部焊接有转盘202,转盘202顶部通过电机轴转动连接有电动机203,存油桶1内部下方嵌入有位于压盘201下侧的海绵108,螺纹杆2末端贯穿出螺纹套管101末端,压盘201直径小于存油桶1内部直径,转盘202和电动机203均位于存油桶1上方,且转盘202下表面与存油桶1上表面上下平行,存油桶1左右两侧上方插接有进油管110,且两根进油管110分别平行于压盘201左右两侧上方,两根进油管110末端均塞入有塞子111;具体的,通过两根进油管110,使用者将其中的塞子111拔出,并向存油桶1内输入润滑油,通过存油桶1可以起到储存润滑油的作用,输入存油桶1内的润滑油将会被其内部的海绵108吸附;当使用者需要将存油桶1内被海绵108吸附的润滑油挤出使用时,先将存油桶1对准数控机床需要润滑的部位,再将电动机203通电,通过电动机203带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转动的同时带动转盘202和螺纹杆2一块转动,使得电动机203带动螺纹杆2在螺纹孔112内沿着螺纹进行上下移动;当螺纹杆2向下移动时,压盘201也在存油桶1内向下移动,而由于海绵108在压盘201的下方,所以压盘201便会慢慢对海绵108进行挤压,使得海绵108吸附的润滑油被慢慢挤出,此时转盘202距离存油桶1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当螺纹杆2向上移动时,压盘201慢慢离开海绵108,而海绵108则慢慢恢复原状,此时转盘202距离存油桶1的距离慢慢拉远;存油桶1外表面下方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油孔102,且存油桶1内表面底部开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09,存油桶1底部固定有直径大于其直径的底盘103,且底盘103下表面中心开有至少三个底孔107,底盘103上表面外侧开有一圈圆槽104,且圆槽104内部上下面均固定有滤网105,底盘103下表面固定有至少三根与底孔107和圆槽104交替排布的刷毛106,圆槽104上下贯通,底孔107与通孔109数量一致,且底孔107与通孔109一一对应并相通;进一步的,当压盘201将海绵108进行挤压后,海绵108中的润滑油挤出并通过存油桶1表面的喷油孔102喷出,并向下流动,通过底盘103中的圆槽104和滤网105,从喷油孔102流出的润滑油将会沿着存油桶1顺势向下流动并通过上方的滤网105进入圆槽104内,再通过圆槽104内部下方的滤网105过滤后流动至底盘103下方的刷毛106上;同时再通过存油桶1内表面底部开有的通孔109,从海绵108底部流出的润滑油将会通过通孔109向下流出,由于通孔109与底孔107对应并相通,所以润滑油再通过通孔109流到底孔107内,随后通过底孔107流向底盘103的底部并向下滴落,其部分润滑油将会顺着刷毛106向下流动,利用底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包括:/n存油桶(1),所述存油桶(1)内部上方中心位置固定有螺纹套管(101),且所述螺纹套管(101)内开有贯通于存油桶(1)上表面的螺纹孔(112);/n所述存油桶(1)上方贯穿有末端穿过螺纹孔(112)的螺纹杆(2),且所述螺纹杆(2)末端固定有位于存油桶(1)内部的压盘(201),且所述螺纹杆(2)顶部焊接有转盘(202),所述转盘(202)顶部通过电机轴转动连接有电动机(203),所述存油桶(1)内部下方嵌入有位于压盘(201)下侧的海绵(108);/n所述存油桶(1)外表面下方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油孔(102),且所述存油桶(1)内表面底部开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09),所述存油桶(1)底部固定有直径大于其直径的底盘(103),且所述底盘(103)下表面中心开有至少三个底孔(107),所述底盘(103)上表面外侧开有一圈圆槽(104),且所述圆槽(104)内部上下面均固定有滤网(105),所述底盘(103)下表面固定有至少三根与底孔(107)和圆槽(104)交替排布的刷毛(1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车床用润滑装置包括:
存油桶(1),所述存油桶(1)内部上方中心位置固定有螺纹套管(101),且所述螺纹套管(101)内开有贯通于存油桶(1)上表面的螺纹孔(112);
所述存油桶(1)上方贯穿有末端穿过螺纹孔(112)的螺纹杆(2),且所述螺纹杆(2)末端固定有位于存油桶(1)内部的压盘(201),且所述螺纹杆(2)顶部焊接有转盘(202),所述转盘(202)顶部通过电机轴转动连接有电动机(203),所述存油桶(1)内部下方嵌入有位于压盘(201)下侧的海绵(108);
所述存油桶(1)外表面下方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油孔(102),且所述存油桶(1)内表面底部开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09),所述存油桶(1)底部固定有直径大于其直径的底盘(103),且所述底盘(103)下表面中心开有至少三个底孔(107),所述底盘(103)上表面外侧开有一圈圆槽(104),且所述圆槽(104)内部上下面均固定有滤网(105),所述底盘(103)下表面固定有至少三根与底孔(107)和圆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勺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