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内框顶和内框底均通过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有弧形的夹板,固定框的背侧通过顶料夹持装置与两块夹板的背侧相连接;顶料夹持装置包括“U”型的支撑框,支撑框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背侧,支撑框的内框底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料盘,顶料盘的环形侧壁上对称铰接有传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工件自动顶出夹板,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同时操作人员双手无需接触夹持部件,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
,尤其涉及一种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数控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应用的广泛度也越来越大,而在使用数控车床对轴类进行加工时,由于加工工序简单,而加工数量巨大,操作人员需长时间地重复劳动,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而且操作时人员的双手经常需要接触卡盘,操作安全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需长时间地重复劳动,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而且操作时人员的双手经常需要接触卡盘,操作安全性也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框顶和内框底均通过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有弧形的夹板,所述固定框的背侧通过顶料夹持装置与两块夹板的背侧相连接;所述顶料夹持装置包括“U”型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背侧,所述支撑框的内框底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料盘,所述顶料盘的环形侧壁上对称铰接有传动杆,两根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夹板的背侧相铰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滑动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滑动件,所述限位滑动件包括相互匹配的限位滑动管和限位滑动杆,所述限位滑动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内框壁上,所述限位滑动杆滑动连接在限位滑动管中,所述限位滑动杆靠近夹板的一端穿过限位滑动管的对应管口并与对应的夹板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上端。优选的,所述螺纹管的外管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稳定环,所述稳定环内滑动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两端穿过稳定环并向外延伸,且稳定杆远离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框的内框底上。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侧壁上涂有散热涂料。优选的,所述稳定杆靠近支撑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通过设置顶料夹持装置,通过顶料夹持装置带动两块夹板相向运动,对工件进行夹持,当工件加工完毕后,顶料夹持装置带动两块夹板相背运动松开工件的同时,顶料盘向工件方向运动,将工件自动顶出夹板,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同时操作人员双手无需接触夹持部件,提高了操作安全性。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将工件自动顶出夹板,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同时操作人员双手无需接触夹持部件,提高了操作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中:1安装底座、2固定框、3夹板、4支撑框、5驱动电机、6螺纹杆、7螺纹管、8顶料盘、9传动杆、10限位滑动管、11限位滑动杆、12支撑块、13稳定环、14稳定杆、15防脱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固定框2的内框顶和内框底均通过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有弧形的夹板3,固定框2的背侧通过顶料夹持装置与两块夹板3的背侧相连接;顶料夹持装置包括“U”型的支撑框4,支撑框4固定连接在固定框2的背侧,支撑框4的内框底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管7,螺纹管7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料盘8,顶料盘8的环形侧壁上对称铰接有传动杆9,两根传动杆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夹板3的背侧相铰接,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两块夹板3之间,启动驱动电机5顺时针转动,驱动电机5带动螺纹杆6顺时针转动,螺纹管7随着螺纹杆6的转动带动顶料盘8向驱动电机5方向运动,顶料盘8运动时通过两根传动杆9带动两块夹板3相向运动,对工件进行夹持,当工件夹持完毕后,启动驱动电5逆时针转动,驱动电机5带动螺纹杆6逆时针转动,螺纹管7随着螺纹杆6的转动带动顶料盘8向驱动电机5方向运动,顶料盘8运动时通过两根传动杆9带动两块夹板3相背运动,两块夹板3松开工件的同时,顶料盘8向工件方向运动,将工件自动顶出夹板3,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同时操作人员双手无需接触夹持部件,提高了操作安全性。限位滑动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滑动件,限位滑动件包括相互匹配的限位滑动管10和限位滑动杆11,限位滑动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框2的内框壁上,限位滑动杆11滑动连接在限位滑动管10中,限位滑动杆11靠近夹板3的一端穿过限位滑动管10的对应管口并与对应的夹板3相连接,由于限位滑动杆11只能在限位滑动管10内滑动,对夹板3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使得夹板3只能做竖直方向的运动。支撑框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块12,支撑块12设置在安装底座1的上端,对支撑框4进行支撑。螺纹管7的外管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稳定环13,稳定环13内滑动连接有稳定杆14,稳定杆14的两端穿过稳定环13并向外延伸,且稳定杆14远离夹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框4的内框底上,由于稳定环13只能在稳定杆14上滑动,对螺纹管7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防止螺纹管7转动,减小传动杆19受到的到偏转力。驱动电机5的侧壁上涂有散热涂料,提高对驱动电机5的散热效果。稳定杆14靠近支撑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15,防止稳定环13从稳定杆14上脱离。本技术中,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两块夹板3之间,启动驱动电机5顺时针转动,驱动电机5带动螺纹杆6顺时针转动,螺纹管7随着螺纹杆6的转动带动顶料盘8向驱动电机5方向运动,顶料盘8运动时通过两根传动杆9带动两块夹板3相向运动,对工件进行夹持,当工件夹持完毕后,启动驱动电5逆时针转动,驱动电机5带动螺纹杆6逆时针转动,螺纹管7随着螺纹杆6的转动带动顶料盘8向驱动电机5方向运动,顶料盘8运动时通过两根传动杆9带动两块夹板3相背运动,两块夹板3松开工件的同时,顶料盘8向工件方向运动,将工件自动顶出夹板3,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同时操作人员双手无需接触夹持部件,提高了操作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的内框顶和内框底均通过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有弧形的夹板(3),所述固定框(2)的背侧通过顶料夹持装置与两块夹板(3)的背侧相连接;/n所述顶料夹持装置包括“U”型的支撑框(4),所述支撑框(4)固定连接在固定框(2)的背侧,所述支撑框(4)的内框底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管(7),所述螺纹管(7)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料盘(8),所述顶料盘(8)的环形侧壁上对称铰接有传动杆(9),两根所述传动杆(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夹板(3)的背侧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的内框顶和内框底均通过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有弧形的夹板(3),所述固定框(2)的背侧通过顶料夹持装置与两块夹板(3)的背侧相连接;
所述顶料夹持装置包括“U”型的支撑框(4),所述支撑框(4)固定连接在固定框(2)的背侧,所述支撑框(4)的内框底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管(7),所述螺纹管(7)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料盘(8),所述顶料盘(8)的环形侧壁上对称铰接有传动杆(9),两根所述传动杆(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夹板(3)的背侧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用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动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滑动件,所述限位滑动件包括相互匹配的限位滑动管(10)和限位滑动杆(11),所述限位滑动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框(2)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奕诚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