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49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级进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第一凹模腔、导柱、第一凸模芯、顶针、弹性复位件、导套、第二凹模腔及第二凸模芯,顶针突伸至第一凹模腔内,第一凸模芯的顶部突伸至下模座的顶部,第二凸模芯的底部突伸至上模座的底部,第二凸模芯能够突伸至第二凹模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产生正常冲裁时产生的踏脚带,克服了现有级进模具在最后一步切断带料的料点无法压毛刺而产生出来的毛刺问题,节省了大量去毛刺的成本和时间,简化了加工生产的工艺步骤,避免了因需要打磨带来的打磨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级进模具
,尤其是指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级进模具最后一步冲裁带料的料点无法压毛刺而产生出来的毛刺问题,不能满足产品要求与制造工艺的同时加工,需要多重加工步骤,多重步骤更换加工不但影响产品的尺寸与精度,且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的现象。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其包括上模座、位于上模座的下方的下模座、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一凹模腔、设置于上模座的导柱、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一凸模芯、升降设置于上模座的顶针、设置于上模座并用于驱动顶针复位的弹性复位件、嵌装于下模座并与导柱滑动连接的导套、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二凹模腔及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二凸模芯,所述顶针突伸至第一凹模腔内,所述第一凸模芯的顶部突伸至下模座的顶部,所述第二凸模芯的底部突伸至上模座的底部,所述第二凸模芯能够突伸至第二凹模腔内。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的顶部连接有上连接组件,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连接有下连接组件。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上托板和上垫脚板,所述上垫脚板内置有弹性顶板,所述弹性顶板经由打杆与上模座连接,所述上垫脚板与上模座抵触。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上模板、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和脱料板,所述第一凹模腔设置于脱料板,所述第二凸模芯突伸至脱料板外。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下托板和下垫脚板,所述下垫脚板与下模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连接板、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第一凸模芯设置于下模板并突伸出下模板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升降设置有浮块及用于对浮块限位的限位块,所述浮块套设于第一凸模芯外,所述连接板和下垫板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浮块复位的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和弹性复位件均为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模芯与第一凹模腔之间具有负刀口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先通过第一凸模芯与第一凹模腔配合以在带料的料点位置形成向上的折弯台阶,再通过第二凸模芯与第二凹模腔配合以向下冲裁折弯台阶的位置,直至完成裁切加工,该加工方式能够产生正常冲裁时产生的踏脚带,克服了现有级进模具在最后一步切断带料的料点无法压毛刺而产生出来的毛刺问题,节省了大量人工去毛刺或机器去毛刺的成本和时间,简化了加工生产的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因需要打磨带来的打磨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截面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座;2、下模座;3、第一凹模腔;4、导柱;5、第一凸模芯;6、顶针;7、弹性复位件;8、导套;9、第二凹模腔;10、第二凸模芯;11、上连接组件;12、下连接组件;13、上托板;14、上垫脚板;15、弹性顶板;16、打杆;17、上模板;18、上垫板;19、上夹板;20、止挡板;21、脱料板;22、连接板;23、下垫板;24、下模板;25、浮块;26、限位块;27、弹性件;28、下托板;29、下垫脚板;30、等高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其包括上模座1、位于上模座1的下方的下模座2、设置于上模座1的第一凹模腔3、设置于上模座1的导柱4、设置于下模座2的第一凸模芯5、升降设置于上模座1的顶针6、设置于上模座1并用于驱动顶针6复位的弹性复位件7、嵌装于下模座2并与导柱4滑动连接的导套8、设置于下模座2的第二凹模腔9及设置于上模座1的第二凸模芯10,所述顶针6突伸至第一凹模腔3内,所述第一凸模芯5的顶部突伸至下模座2的顶部外,所述第二凸模芯10的底部突伸至上模座1的底部外,所述第二凸模芯10能够突伸至第二凹模腔9内。实际使用时,带有料点的带料沿着加工的方向在级进模具内有序地移动,随着带料的移动,带料上的每个料点依次移动至第一凸模芯5和第二凸模芯10处,当带料上两个不同位置的料点分别处于第一凸模芯5和第二凸模芯10的位置,即带料上待初步折弯的料点处于第一凸模芯5处,带料上初步折弯后的料点处于第二凸模芯10处时,上模座1与下模座2合模,第一凸模芯5将带料上的料点朝第一凹模腔3内折弯,使得带料的料点处形成一个向上的折弯台阶,从而使得带料的背面形成踏脚带,此时弹性复位件7被压缩,顶针6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凸模芯10将带有折弯台阶的料点朝第二凹模腔9内折弯并裁切,从而使得带料的正面也形成踏脚带;当上模座1与下模座2开模后,顶针6在弹性复位件7的回弹力作用下向下复位移动,下移的顶针6抵触带料,以便于带料脱模,从而便于带料移动。通过导柱4与导套8滑动配合,不但提高了上模座1与下模座2开模或合模的稳定性,还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了对带料加工的精度。第一凸模芯5与第一凹模腔3之间具有负刀口间隙,即第一凸模芯5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模腔3的内腔宽度,使得第一凸模芯5不能够突伸至第一凹模腔3内,从而使得第一凸模芯5将带料的料点处挤进第一凹模腔3内,从而使得带料的料点处形成折弯台阶,料点的背面就会有正常冲裁时的踏脚带,第二凸模芯10与第二凹模腔9之间具有正刀口间隙,第二凸模芯10能够突伸至第二凹模腔9内,以实现冲裁的目的,第一凸模芯5和第二凸模芯10均设置成可调节刀口间隙的冲头,方便实际操作中调整刀口间隙。本技术先通过第一凸模芯5与第一凹模腔3配合以在带料的料点位置形成向上的折弯台阶,再通过第二凸模芯10与第二凹模腔9配合以向下冲裁折弯台阶的位置,直至完成裁切加工,该加工方式能够产生正常冲裁时产生的踏脚带,克服了现有级进模具在最后一步切断带料的料点无法压毛刺而产生出来的毛刺问题,节省了大量人工去毛刺或机器去毛刺的成本和时间,简化了加工生产的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因需要打磨带来的打磨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1的顶部连接有上连接组件11,所述下模座2的底部连接有下连接组件12,上连接组件11与冲压机的冲压头连接,下连接组件12固定连接于冲压机的承载台。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组件11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上托板13和上垫脚板14,所述上垫脚板14内置有弹性顶板15,所述弹性顶板15经由打杆16与上模座1连接,所述上垫脚板14与上模座1抵触,所述弹性顶板15包括优力胶件及与优力胶件连接的平板件,所述打杆16与平板件连接,该结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位于上模座的下方的下模座、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一凹模腔、设置于上模座的导柱、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一凸模芯、升降设置于上模座的顶针、设置于上模座并用于驱动顶针复位的弹性复位件、嵌装于下模座并与导柱滑动连接的导套、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二凹模腔及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二凸模芯,所述顶针突伸至第一凹模腔内,所述第一凸模芯的顶部突伸至下模座的顶部,所述第二凸模芯的底部突伸至上模座的底部,所述第二凸模芯能够突伸至第二凹模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位于上模座的下方的下模座、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一凹模腔、设置于上模座的导柱、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一凸模芯、升降设置于上模座的顶针、设置于上模座并用于驱动顶针复位的弹性复位件、嵌装于下模座并与导柱滑动连接的导套、设置于下模座的第二凹模腔及设置于上模座的第二凸模芯,所述顶针突伸至第一凹模腔内,所述第一凸模芯的顶部突伸至下模座的顶部,所述第二凸模芯的底部突伸至上模座的底部,所述第二凸模芯能够突伸至第二凹模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的顶部连接有上连接组件,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连接有下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上托板和上垫脚板,所述上垫脚板内置有弹性顶板,所述弹性顶板经由打杆与上模座连接,所述上垫脚板与上模座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进模具中实现带料点无毛刺裁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包括从上往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蒙恩彭德英方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益铭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